正文 在中國藝術研究院(2 / 2)

1978年冬天,文化藝術研究所招收第一批研究生。王朝聞深切地意識到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尤其對於美術理論來說,更是一個令人振奮的訊號。王朝聞等待這一天的到來已經足足等了大半輩子,他迫切希望有那麼一幫積極向上,對美術理論充滿興趣的年輕人來接過他的衣缽。說實話,王朝聞產生這樣迫切的願望是很容易理解的。新中國成立以來,創作人才層出不窮,一年換一撥,出現了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可喜局麵。然而,理論人才培養的斷層直接造成了美術理論研究始終停滯不前。基於現實的緊迫感,王朝聞根本沒有多考慮自己當時的身體狀況,決定多帶一些“美術學”的研究生。

王朝聞是一個對工作極度認真的人,一絲不苟的態度成為了他治學的標誌。對於自己,他總是高標準、嚴要求,對於學生,他更是不敢馬虎。對於學生的學習計劃,王朝聞總是和學生商量著製定。他總是希望學生能夠充分利用寶貴的學習時間,打好紮實的基礎,為今後的工作儲備知識。對於學生的研究選題,王朝聞總是費盡心思。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好的選題,對於整篇文章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王朝聞在經過反複閱讀之後,總會耐心地給學生指出問題,並提出一些修改意見供學生參考。到了論文的審稿階段,王朝聞更是高度關注學生們的論文質量。在為學生講授研究方法的同時,王朝聞也非常注重理論結合實際,從生活實踐中獲得更加經得起考驗的理論。1982年,王朝聞親自帶領兩位博士生趕到南京博物院和鄭板橋紀念館進行實地考察,通過結合實踐的講解,讓學生們對於藝術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王朝聞不僅在學業上關心學生,同時他也非常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畢竟,學會做人也是一門重要的課程。王朝聞依照自身的經驗,時不時地為學生們講述為人處世的道理。有一次,一個學生因為碩士論文未獲通過,甚是沮喪。王朝聞見狀,即刻對其進行了耐心的開導,讓他不要氣餒,鼓足信心再接再厲。直至這位同學想通,王朝聞才默默離開。後來,王朝聞為了這件事情,還特地給美術研究所負責管理研究生工作的華夏同誌寫信說:“需要安慰,需要鼓勵。”王朝聞還詳細地幫助這位學生分析個人的具體情況,經常勉勵他應該堅強,不應因小小的挫折而垂頭喪氣。這位學生在王朝聞的鼓勵幫助之下,漸漸從失敗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不僅在第二年順利地拿到了研究生學位,還在後來的工作中取得了成功,成為了著名的美術評論家。

1979年春,文化部“文化藝術研究所”改組為“文學藝術研究院”,王朝聞擔任副院長一職。在1981年至1985年的五年中,王朝聞受聘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文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參與審核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學位授予單位及其學科專業、指導教師的工作。1988年10月,王朝聞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