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離鄉(2)(2 / 2)

中原北方的少數民族一旦強大起來,必然是揮師南下。雖然並不見得能夠得逞,但躍躍欲試的興奮卻是怎麼都按耐不住的。以南北朝的曆史為鑒,實際上,隻要有雄才大略的人物統率,占據中原並不是登天一般的難事。如今契丹一心漢化,與大宋結成兄弟之盟。遼國能與中原之國和平共處,對大宋子民來說,實在是大幸至極。

眾人從遼國現況聊到大宋的現況,來自兩浙一帶的一個壯年開口道:“要不是方天師,兩浙的日子是真沒法過了。我家本是蘇州孫老橋一帶的中農,祖上有十幾畝良田,日子也算過的可以。那該死的朱勔朱扒皮,竟然說什麼孫老橋方圓幾裏都是那道君皇帝詔賜給他了得,要修建什麼朱家園,強迫我等周圍幾百戶人口五日內清拆搬遷。害得我們家破人亡,幸虧有摩尼教的方天師收留,救濟,我才活了下來。說起來,這方天師真是神人啊,是上天派來拯救我們的啊!”

朱勔,又是朱勔!他真是無處不在,起初盧升每次聽到這個名字都會恨的直咬牙,這幾日來那種憤懣的情緒似乎也平淡了不少。

經過幾番了解,盧升才弄明白,他所說的摩尼教也就是明教在兩浙的名號,方天師是指睦州青溪人方臘,據說是當地的一個大善人。

但這摩尼教教眾可不是如他所說僅僅隻有農民,實際上他的教眾還包括秀才、吏員、兵卒、綠林好漢、江洋大盜、武林俊彥等。他們信奉的教義是追求“清淨、光明、大力、智慧”。這摩尼教現在已經發展成江南一帶最大的宗教,日後必成朝廷的心腹大患。

朝中知曉這些的官員也不在少數,但平日裏都不敢提這些東西,可笑的是他們遍書還宣稱著江南盛世太平前所未有,不過是自欺欺人,至多蒙騙得了不出門死讀書的秀才罷了。

盧升得了獨處的空閑,找了機會與師傅交流這些聽聞。

王崇羽也感慨道:“那些出書作傳的,哪個不是居廟堂之高,個個遠離百姓,哪裏又知曉百姓的想法。殊不知平民百姓生活疾苦,哪裏來的心思歸附誰誰。”

盧升反問:“這朝堂內,難道就沒有體察民情,敢說實話的了?”

“就算有些人就是知曉這些,也斷然不會說。想想,誰心裏不是跟明鏡似的,做到什麼位置當說什麼話。話糙理不糙,人呐,永遠是屁股決定腦袋啊!”

……

對啊,屁股決定腦袋!有些話隻是師傅沒有直說罷了。這趙家的天下穩定了,百姓日子過得好了,我哪裏還有什麼行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