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遼西夏金元禦醫故事(1 / 2)

既給皇上治病,又幫皇上治國

曆史上能夠以一個禦醫身份參與朝政,一邊照顧龍體的健康,一邊輔佐皇上治理國事,而且深得皇帝的信賴,這樣的禦醫史上罕見,許國禎就是這樣的一位出色的禦醫。

許國禎的祖父、父親都曾任朝中官員,而且也都會行醫治病,所以許國禎得了家傳,年輕時就已經以醫術出名。元世祖忽必烈還未登基時,許國禎就已經授命來掌管醫藥。她的母親韓氏是一位食醫,曾經侍奉忽必烈的母親莊聖太後的飲食,深得太後的信賴。莊聖太後五十三歲時,生了一場大病,許國禎為其診治,很快就治愈了。太後病愈後還特別賜給許國禎白銀五十三錠。

許國禎為人正直,當時有個禦醫在治療王妃的眼疾時,因為用針不當,使王妃的眼睛失明,忽必烈大怒,立刻就要殺了這個禦醫,許國禎這時站出來說:“雖然論他的罪應該死,但是禦醫也是一個普通人,治療王妃的貴體,心情難免會緊張,一時造成了失誤,如果因為這件事情殺了他,以後誰還敢給皇親國戚來看病呢?”忽必烈到底還是一個通情達理的明君,平心靜氣之後,覺得許國禎說得有理,就赦免了那個禦醫。還誇讚許國禎性格耿直,適合做個諫官。

蒙古族是遊牧民族,非常喜歡喝馬奶,忽必烈因為喝馬奶過多,患上了一種腳病,許國禎給他開了一付藥,忽必烈剛喝了一口,覺得實在是太苦了,說什麼也不肯再喝了。許國禎勸說忽必烈說,古人雲,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今天皇上如果不喝下這藥,以後病情加重還是一樣要受苦的呀。忽必烈聽不進去許國禎的勸告,一直沒有吃藥,結果腳病越來越重,最後忽必烈隻好再次叫來許國禎,對他說,當初沒有聽你的話,現在真的讓這個病折磨得夠嗆,看來還是你說得對,為了治好病,藥再苦也得吃!許國禎借機又對忽必烈說,既然已經知道了良藥苦口的道理,那麼忠言逆耳我不說皇上也能明白了!在治病的同時,還不忘給皇上灌輸治國之道,可謂用心良苦的禦醫,忽必烈也確實是非常器重許國禎,不管他說什麼,都不會怪罪他,相反隻要說的有理,就會嘉賞他。

在忽必烈出征時,許國禎也會輔佐在他的身邊,給忽必烈出謀劃策,立下不少功勞,在後來忽必烈即位後的朝政治理中,許國禎也提出了很多建議,並向皇上推舉了很多有識之士,忽必烈還授予他集賢大學士、光祿大夫,召見他的時候,都稱他為許光祿,許國禎在朝中的地位非常顯赫。

許國禎主持編纂了《禦藥院方》一書。《禦藥院方》以宋、金、元三朝禦藥院的醫方為基礎,進行校勘,修改了其中錯誤,並補充了遺漏。全書共11卷,收方1000餘首,包括內、外、婦、兒、五官、養生、美容等多方麵內容。這本書收集的驗方,主要是宋、金、元三代的宮廷秘方,較全麵地反映了當時宮廷用藥的經驗。光是美容方麵就有60多個方子,其中黑發方37首,潤發方7首,生發方1首,美麵方18首,潔牙方4首。黑發方以丸劑為主,潤發方以湯劑稍多,生發方僅膏劑1首,美麵方亦以膏粉劑為主,潔牙藥多為粉劑或湯劑。對於美容方的使用方法也提出了很多注意事項。比如黑發多用溫酒或鹽湯送下,染發類均須少量多服,潤發多為湯洗,美麵則以膏塗之,亦可用湯洗之,美容的同時還應注意飲食禁忌,如何首烏丸忌豬肉、無鱗魚,巨勝丸忌羊血、生蔥、蘿卜,神仙六子丸忌蘿卜、生韭、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