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飲食衛生要留意。月經是女子的生理現象,在行經期間,身體抵抗力相對較弱,不僅要避免過度疲勞,劇烈運動,更應保持精神愉快。忌食生冷、酸辣及有刺激性的食物,宜吃易於消化而又富有營養的東西。如黃鱔甘溫能走血脈,苦瓜苦寒生吃清熱瀉火,月經期最好暫時停食幾天。

月經早來者,宜少吃辛辣香料調味,如薑蔥、洋蔥、青椒,多食綠色蔬菜,少吃肉。

月經遲來者,應多吃肉類,少進生冷飲食,如經行的第1~2天,最好吃些生薑炒雞肝、炒豬肝之類,以養血補血。

經行腹痛。此時要特別注意飲食調節,忌吃生冷、冰凍食物如冷飲、雪糕、冰西瓜之類;而辣椒、胡椒、咖喱等辛辣大熱之品,也應遠離。建議痛經女性,每天吃2~3個香蕉,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熱牛奶,可幫助減輕疼痛,不妨一試。

準媽媽也要適當控製飲食。懷孕後的確需要增加一點營養,但是營養過多,容易引發難產,並發糖尿病等,反而給自己及腹中的寶寶帶來傷害。隻要正常飲食,防止偏食,注意葷素搭配,保證營養平衡,就是合理飲食。

如果發現體重增長過快,就要適當限製主食的攝入,少吃甜食及高脂類食品。節製辛辣刺激性食物,否則會引起胎動不安。

產後食養有講究。產後宜溫,忌食寒冷飲食。反之則寒凝血滯,引起小腹疼痛。

剛從產房出來,又幹又渴又累,可先喝一小碗紅糖湯,切忌依著性子喝冷飲。

產後應注意營養,可喝一些雞湯、鯽魚湯及蛋湯類。但是一次不要吃得太多,以免損傷脾胃。

切忌攝食過多蛋白。一天吃雞蛋以2~3隻為合適。蛋類吃得過多,會幹擾乳腺正常分泌,減少乳汁分泌量,乳汁少了必然影響嬰兒發育。請注意不管什麼代乳品,都替代不了母乳的營養。

一定要攝入綠色蔬菜,以保障維生素、微量元素的供給,蔬菜吃得少會影響乳汁分泌。

更年期的飲食宜忌。女性進入更年期應注意主食的攝取量,少吃糖和甜味食品,限製動物脂肪和肥肉的量。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維生素,如西紅柿、油菜、白菜、青椒、山楂、檸檬、大棗、蓮子,以及黑米、黑芝麻、黑木耳等,這樣有助於延緩衰老。

男性尤當把好飲食關。中年男性中約有2/3的人患有慢性病,都與飲食不當有關。頭腦裏缺少了合理飲食的保健意識,往往蛋白質過多,熱量過高,營養素不全,加上熟食品中人工添加劑繁多,結果造成機體的代謝功能紊亂,肥胖症增多,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也多了。怎麼辦呢?

對策是:粗茶淡飯、清淡飲食。少吃熏烤油炸食品、膏脂海味,切忌高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偏多,每天必須攝食蔬菜、豆製品及藻類、菌類。

搭配適量的肉類食品,每天不要超過50克,淡水魚肉每天應控製在100克之內。

隻要平衡飲食,就能吃出健康來。

(四)忌口不分疾病——瞎忌

忌口是一門學問,不同疾病有不同的忌口,可是疾病種類繁多,隻能擇要介紹如下:

1.心血管疾病

嚴格限製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如動物內髒、豬腦、蛋黃之類。

切忌暴飲暴食,晚餐不要吃得過飽。

不要酗酒,忌喝烈性酒,嚴禁吸煙。

提倡清淡飲食,炒菜時鹽要少放,每天以5~6克為最好。

多吃綠葉蔬菜、西紅柿、胡蘿卜、水果和豆製品,配合少量瘦肉、禽肉、魚肉之類。

2.慢性肝病

忌食高脂肪食物,如肥肉、炸羊肉、炸豬排等,及動物內髒之類,均以少吃為妙。

忌過甜過鹹。吃糖過多,糖分會轉化成脂肪,對肝髒不利。伴有腹水者,鹽量要掌握在3克/日以內。

忌過多攝入蛋白質,吃多了傷肝,會產生過多的氨,引起副作用——昏迷。

忌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蔥、蒜及麻辣火鍋,均不宜食用。

戒煙忌酒,喝酒傷肝,肝病喝酒等於雪上加霜。

多食蔬菜、水果和適量優質蛋白,如奶類、魚、瘦肉和蛋類。

綠色蔬菜是保肝養肝的最佳選擇。

3.慢性胃病

忌食飲無節。飲食過飽、過饑、狼吞虎咽都傷胃。

忌煙戒酒。吸煙不僅對心肺有害,對胃也有損傷。

忌過冷過燙食物。

慎食油膩、難消化食物。

忌喝咖啡、碳酸飲料、濃茶。

忌空腹喝牛奶,因牛奶會促進胃酸分泌,吃些點心再喝比較好。

三餐進食有規律,飲食以清淡軟熟、溫熱適中為好。

4.慢性咳喘病

戒絕煙酒。不肯戒煙,莫談養肺。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咖喱粉等辛辣食品,遠離為上。

忌油膩發物。少吃海鮮葷腥,如海魚、蝦、蟹、肥肉等,不要吃油炸煎烤食物。

少飲碳酸飲料。可樂、汽水喝多了,會產生頻繁噯氣,加重呼吸困難。

忌進食不分病情寒熱。

寒性咳喘,手足不溫,遇冷症狀加重者,忌涼性食物,如西瓜、苦瓜、綠豆、白木耳、荸薺、鴨肉、蟹肉等。

熱性哮喘,口幹,手足心熱者,忌溫熱食物,如羊肉、狗肉、核桃、韭菜、胡椒、辣椒、生薑等。

飲食以清淡軟熟為宜。多吃新鮮蔬菜,進食適量高蛋白質食物,如瘦肉、蛋類、豬蹄、豆製品等。口味過鹹、過甜都會加重咳喘。

5.慢性腎病

忌辛辣發物食品。忌食羊肉、鹿肉、狗肉等大熱之品;忌吃胡椒、辣椒、韭、蒜、蔥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海鮮、魚、蝦也應少食為宜。

忌飲食太鹹。每天食鹽控製在5克以下,若水腫明顯,每天鹽量應低於3克。

忌蛋白質吃得太多,每天進食的蛋白質量最好掌握在:體重(千克數)×0.8克=一天攝入量(克)。蛋白質太多會加重腎髒負擔。

忌飲食太過油膩。不要吃肥肉、豬油、奶油等食品。油炸食品如炸雞、油條也應避免食用。

忌濫用藥物。大部分藥物及其分解產物都要經過腎髒向外排泄,有了腎病再亂用藥物,好比是火上澆油。

飲食宜清淡,少吃醃製品。多吃蔬菜水果,限製飲酒吸煙,少吃醃製品。

6.外科癤腫瘡瘍

忌膏粱厚味。肥肉、豬蹄、雞蛋等高脂肪、高熱量食物,會促進火毒內生,瘡瘍加重,必須禁食。

忌海腥發物。海魚、蝦、蟹、雞、鵝、魚類、蘑菇等品,發物生風,風助火勢,會加重毒熱炎症。

有一傳說:明太祖做了皇帝後為保江山殺功臣,得知徐達元帥得了“發背”(蜂窩組織炎),發背是忌吃葷腥的,朱元璋卻下旨賜鵝,並命令太監監督吃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徐達吃下後,當夜“發背”暴散而死。傳說證明了忌口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