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三叉神經痛:以防風通聖丸每次6克,1日2次口服。治療風熱型三叉神經痛,療效較好。
12.風濕熱痹:用生石膏、黃芩、滑石各15克,牛膝,甘草各12記.麻黃、防風、荊芥、連翹、川彎、當歸,白芍、蒼術、白術、拮梗、焦梔、黃柏、大黃各9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治療1例患風濕熱痹1年的患者,3劑後紅腫熱痛均消失,原方續進3劑而愈。隨訪未複發。
13.肥胖症:以防風通聖散或丸口服,每次6克,1日3次,連服3個月,有較好的減肥效果。日本人以防風通聖散合防己黃芪湯內服,治療68例女性肥胖症患者,其中30%的人體重得到減輕。尤其對20~30歲的女性患者療效顯著。
14.食物過敏:黃氏報道1例患著,食紅莧菜後引起麵部泛發紅腫,有細碎紅斑塊高出皮膚,雙眼瞼腫起,並述麵部有繃急感,雙上肢前臂及手背紅疹散布,皮膚潮紅,瘙癢刺痛等症。以防風通聖丸內服,每次6克,1日3次,連服2天。囑服藥時忌食油膩、溫燥之品。服藥後,當日下午得瀉大便2次,次日熱退,而後逐漸疹消癢止。
15.慢性砒霜中毒:對慢性礎霜(砷)中毒,可用防風通聖丸每次9克,1日3次口服。或易丸為湯劑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其療效更加迅速。
二、外科
1.瘡瘍腫毒:對氣血怫鬱型瘡瘍腫毒患者,用防風通聖丸,每日3次,每次6克口服,療效顯著。
2.腸風痔瘺瘀血便血:對於腸風壽瘺引起的瘀血、便血,用防風通聖丸口服,每次6克,1日3次,有較好的療效。
3.多發性癤腫:用防風通聖丸,每次9克,1日3次口服。體壯者加量,以服藥後得輕瀉為度,5天為1療程,休息5天,再服下1療程。治療多發性癤腫患者,有較好效果,一般3個療程左右,可控製癤病續發。
4.膽囊炎:慢性膽囊炎患者常急性發作疼痛,尤其是膽結石所致疼痛更為劇烈。用防風通聖丸15克口服,以後每次10克,1日2次,一般得輕瀉後疼痛緩解,其它症狀也消除。
三、婦科
1.肥胖型無排卵症:日本佐藤芳昭用防風通聖散每日5克,從月經周期第5天開始連服5天。治療肥胖型無排卵症,選擇超過414標準體重20%,且經克羅米芬150毫克治療無效的10例患者。結果有3例達到了排卵效果。
2.產後中風:用防風、荊芥、連翹、麻黃、薄荷、山梔、川芎、當歸各10克,大黃12克,芒硝10克,石膏15克,黃芩、桔梗、甘草各10克。每日1劑,水煎服。治療1例產後中風患者,服藥1劑後好轉,共服20餘劑而痊愈。
3.胎動不安:用防風、荊芥炭、桔梗、黃芩、白術、山梔、大黃、芒硝、石膏、連翹、當歸、白芍、甘草各10克,麻黃、薄荷各3克。去原方中川芎之辛,滑石之墜,溫服。治療1例患者,懷孕4個月,感胎動不安,陰道點滴出血,2劑好轉。改服安胎飲(柴胡、黃柏、知母、黃芩、白術、甘草各10克),3劑而安,囑其每月服3~5劑,足月順產1男嬰。
4.濕熱帶下:用防風、荊芥、連翹、麻黃、薄荷、桔梗、川芎、白芍、山梔、大黃、芒硝、石膏、黃芩、甘草各10克,當歸15克,白術20克,滑石30克。水煎服。治療1例濕熱帶下患者,藥進4劑,熱退痛止,帶下全無。
三、五官科
1.急性結膜炎:對風熱型急性結膜炎患者,以防風通聖丸,每次6克,1日2次口服,療效顯著。
2.春季結膜炎:用防風通聖丸,成人每日2次,每次9克;不足16歲者每次6克;不足10歲者每次3~5克,療程2~3個月。治療15例,其中瞼結膜型者7例,角膜緣型5例,混合型3例。一般自覺症狀於7~14天後開始減輕,20天後基本消失。2個月後自覺症狀和眼部體征完全消失。
3.潰瘍性眼緣炎:用防風通聖丸,每次6克,每日2次口服,配合黃連素眼膏外搽,治療潰瘍眼緣炎有較好療效。
4.副鼻竇炎:對屬風熱犯肺型者,以防風通聖丸,每次6克,1日2次口服,療效較好。
5.咽炎:對風熱型咽炎,以防風通聖丸口服,每次6克,1日2次,有一定療效。
6.聚星障:用防風、大黃、芒硝各毛5克,梔子、薄荷、膽草、歸尾、川芎、黃芩各6克,連翹9克、草決明12克。治療聚星障屬肝膽濕熱,外受風邪之證,收到較好療效。
7.耳聾:用麻黃、梔子、當歸、大黃(後下)、芒硝、(衝)各6克,防風、荊芥、薄荷、連翹、黃芩、川貝、桔梗、桑白皮、甘草各9克,蔞仁12克,石膏15克。每日1劑,水煎服。治療1例耳聾患者,屬風熱犯肺,肺失清肅,痰熱上擾,耳竅失聰之證,15劑後聽力恢複,諸症消失。
四、皮膚科
1.神經性皮炎:對屬熱之證者,可口服防風通聖丸,每次6克,1日3次。治療神經性皮炎有較好的療效。
2.扁平疣:用防風通聖丸每次10克,1日2次,溫開水送服。1周為一療程,一般1~3療程可見效.如服藥4療程無效者改用其他療法,共觀察治療94例,結果:痊愈59例;顯效13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81%。
3.急性蕁麻疹:對胃腸實熱型患者,可給予口服防風通聖丸,每次6克,1日2次,溫開水送服,療效肯定。
4.慢性蕁麻疹:用防風通聖丸每次10克,1日3次口眼,飯後溫開水送下。治療慢性蕁麻疹患者1例,服月餘後,癢疹止,頭眼頑疾亦明顯好轉。
5.斑禿:用防風通聖散原方生藥酒浸1夜,焙幹研為細末,每日2次,每次6克,開水送服。另以醇酒500克、半夏60克,浸1夜後塗搽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治療斑禿患者50例,痊愈49例,無效1例,治愈率達98%。
6.痤瘡:用防風通聖丸,每次6克,1日2次口服。全身症狀明顯可配合服牛黃解毒片,每日2次.每次4片。待其他症狀好轉時,停服牛黃解毒片。一般服藥月餘即好轉,3個月可痊愈。或易丸為湯劑,水煎服,則療效更佳。
7.玫瑰糠疹:對炎熱內盛,外感風邪所致的玫瑰糠疹患者,用防風通聖丸每次6克,1日2次,連服2周,皮疹均見消失,收效良好。
8.禮酒皴鼻:用防風通聖丸每次6克,1日2次,溫開水送服。治療酒皴鼻患者,有一定療效。
9.帶狀皰疹:用防風通聖散改白芍為赤芍,去川芎、白術、麻黃,加丹皮、地丁、生地。每日1劑,水煎服。治療1例屬肝脾鬱熱之證的帶狀皰疹患者,5劑後症狀大減,續脤3劑而痊愈。
此外,用防風通聖散(丸)加減治療扁桃腺炎、麻疹合並肺炎、盆腔膿腫、接觸性皮炎、膿皰瘡、藥疹、丹毒等也有一定療效。
【注意】孕婦忌服。
導赤散
【處方來源】宋·錢乙《小兒藥證直訣》。
【藥物組成】生地、木通、甘草、淡竹葉。
【功能】清心涼血、利水通淋。
【常規用途】用於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心胸煩熱,渴欲冷飲,小便短赤而澀,尿道灼痛,大便秘結。
【常規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藥理研究】本方具有抗菌消炎、強心利尿、解痙止痛、降低血糖等作用。對革蘭氏陽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杆菌、痢疾杆菌、傷寒杆菌、皮膚真菌均有抑製作用。還有抑製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
【臨床新用】
一、內科
1.病毒性心肌炎:以導赤散為主隨症加減,藥用:生地15克、木通6克、甘草梢6克、竹葉10克。加減:16歲以下者減量。胸悶加丹參、枳實、川芎;心悸氣急加遠誌、棗仁、茯神;心律失常者甘草加量(可用至20克);熱甚口幹加銀花、連翹、黃連、麥冬;納差加陳皮、建曲等,水煎服,每日1劑,煎2次液汁混勻,早晚分服。治療64例,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齡12~30歲48例,31~40歲12例,40歲以上4例。結果:痊愈55例,好轉9例,總有效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