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六章(1 / 3)

當歸補血湯(丸)

【處方來源】金·李杲《內外傷辨惑論》。

【藥物組成】黃芪30克、當歸6克。

【功能】補氣生血。

【常規用途】用於勞倦內傷引起的低熱,麵赤或大失血後麵色萎黃、神疲乏力、脈虛無力等氣血兩虛證。

【常規用法】湯劑;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蜜丸:每丸9克,成人每次1丸,每日2次;水丸:每次6克,每日2~3次,空腹溫開水送服。

【藥理研究】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品有提高機體免疫、增強造血功能、保肝作用。

【臨床新用】

一、內科

1.眩暈:用當歸補血湯加首烏12克、朱茯神9克、白菊花9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治療1例眩暈患者,屬營血不足,腦失所養三證。服藥1劑後即減輕,服藥4劑而症消痊愈。

2.局限性水腫:用當歸身15克、當歸須10克、黃芪30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一患者下肢局限性水腫伴神疲乏力,小便清長,苔薄白,脈細澀。辨證屬宿傷留瘀,瘀阻絡道,水液停滯證。服藥3劑後病情明顯好轉,6劑而痊愈。

3.白細胞減少症:用當歸補血湯加三棱、甘草治療原因不明性白細胞減少症20例,其中多數病例曾用西藥治療效果不佳。結果服藥3周後顯效8例,有效11例,總有效亭為95外。而對照組服利血生總有效率為55%。

蔣氏用當歸補血湯加三棱分別治療原因不明性白細胞減少症5例,治療後外周血白細胞計數顯著增加,神疲乏力等症狀顯著改善。

4.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用當歸補血湯加血餘炭、仙鶴草等,治療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24例,服藥42~115日。結果:臨床治愈7例,顯效12例,有效5例,總有效率為100外。其中7例隨訪1年,血小板正常,未見出血現象。

5.風濕性關節炎:用當歸補血湯加桂枝、海風藤、秦艽、製川烏等,治療風濕性關節炎51例。隨證加減,服藥10~45劑,其中36例痊愈,10例好轉。總有效率為90%。

6.便血:用當歸補血湯加柏葉炭、仙鶴草各15克,黃芩4.5克,每日1劑,水煎服。用治便血患者,有一定療效。

二、婦科

1.功能性子宮出血:用當歸補血湯加黃芩9克、蒲黃炭9克、生地榆18克、田七粉3克,每日1劑,水煎服。治療本病患者1例,服藥3劑,血止痛定。但仍感頭暈體倦,心悸等症。以原方去田七、地榆、蒲黃炭,加酸棗仁9克、朱獲苓9克、麥芽9克、甘草3克,繼服5劑而愈。

2.產後血崩:用黃芪90克、邊條參(另外兌入、15克、當歸20克、田七(研粉)10克、失笑散20克,每日1劑,水煎服。治療產後血崩1例,服藥1劑,下一大血塊,乃胎盤殘留物,、出血漸止,小腹痛除,再用十全大補湯加炮薑調治半月而康複。

3.產後高熱:用黃芪100克、邊條參(另外兌入)15克、當歸’20克、龍骨30克、社蠣30克,每日1劑,水煎服。治療1例產後高熱患者,療效甚好。

4.月經過多:用當歸補血湯加生地榆15克、焦山梔6克、田七粉3克(分2次衝服)。治療1例月經過多患者,1劑血減,3劑血止。

三、其他

1.腓腸肌痙攣:用當歸補血湯加白芍12克、何首烏12克、續斷12克、甘草3克,每日1劑,水煎服。治療1例患者,夜間兩小腿轉筋,每夜1~2次,伴下胺酸痛、精神萎靡等症,服藥7劑而愈。

2.指肌麻痹:用當歸補血湯合身痛逐瘀湯化裁:綿黃芪20克、炒桑枝30克、川桂枝10克、秦艽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川芎10克、香附10克、羌活10克、沒藥10克、地龍12克、當歸12克,每日1劑,水煎服。並配合針刺右手大陵、四縫穴,中等度刺激。治療本病1例,共服藥18劑,手指關節功能恢複,屈伸活動如常而痊愈。

3.電擊傷後體虛:用當歸補血湯加味:炙#芪30克、雞血藤30克、穀芽30克、麥芽30克、龍眼肉24克、當台6克、阿膠16克,每日1劑,水煎服。治療1例電擊傷昏迷伴電灼傷患者,治療後仍見身體羸瘦,麵萎黃,肌熱而煩,口渴欲飲,脈洪大虛而芤。服上方10劑而症消痊愈。

此外,有報道用本方加減治療惡露不盡、慢性舌炎、口腔炎、視網膜炎、心動過速等都有較好的療效。

【注意】本方為補氣生血之方,故陽虛潮熱或濕熱證者忌用。

當歸拈痛湯

【處方來源】金·張元素《醫學啟源》。

【藥物組成】人參6克、苦參6克、升麻6克、葛根6克、蒼術6克、炙甘草15克、黃芩15克、茵陳蒿15克、羌活15克、防風9克、當歸9克、知母9克、澤瀉9克、豬苓9克、白術4.5克。

【功能】清熱利濕,祛風止痛,益氣養血。

【常規用途】肢體腫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

【常規用法】每日1劑,水煎早晚服。

【藥理研究】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人參有降低膽固醇、抗過敏、解熱、鎮痙、利尿、降低血糖、鎮靜、降壓、抗結核、利膽、抗炎作用。

【臨床新用】

一、內科

1.風熱濕:用當歸枯痛湯治療風濕熱24例,結果:痊愈11例(症狀消失,血沉恢複正常,行走自如),占仍.8外;顯效6例(僅關節微痛,其餘症狀消失,血沉正常)占25%;有效5例(症狀及血沉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占20.8%;無效2例,占總有效率達91%。

2.痛風:用當歸拈痛湯加減治療40例痛風。尿酸均在6毫克乂以上,結果:痊愈7例,症狀全部消失,尿酸恢複正常,一年未複發,有效29例,症狀消失,但關節活動欠佳,血液尿酸3個月內仍高於正常值;無效4例,總有效率達90%,症狀緩解最短2天,最長10天。尿酸恢複正常需14~33天,多數在3個月以上。

3.淋證:用當歸拈痛湯加減:當歸、升麻、豬苓、澤瀉、知母、瞿麥、黃芩、蒼術、白術各10克,羌活、防風各8克,木通6克,肉桂、358琥珀(研末分吞)各2克,六一散30克,苦參、茵陳各15克。每日1劑,水煎服。治療本病1例,證屬濕熱下注膀胱,服藥3劑後,諸症大減,繼服3劑愈。

4.過敏性紫癜:用當歸拈痛湯治療本病2例,其中1例反複發作,經用激素及清熱涼血法,服20餘劑效果不顯著者,改用本方去豬苓、苦參、知母、加生地,3劑後紫瘢減輕,再服3劑而愈,另1例服10劑而愈。

二、外科

1.結節性紅斑:用羌活6克、防風10克、豬茯苓10克、澤瀉10克、蒼術10克、丹參10克、當歸10克、茵陳15克、黃芩6克、知母6克。每日1劑水煎服。治療下肢結節性紅斑1例’服藥5劑,皮色正常,結節縮小,疼痛消失。繼服5劑而愈。

2.皮下脂肪瘤:用當歸拈痛湯加味:當歸20克、羌活10克、防風10克、升麻10克、豬苓10克、茵陳10克、黃芩10克、澤瀉10克、白芥子10克、夏枯草10克、蒼術15克、白術15克、葛根30克。治療本病1例,水煎服15劑,腫塊縮小2/3。原方加黨參,再服20劑,腫塊完全消失而愈。

三、婦科

1.帶下症:用當歸拈痛湯加減:羌活、防風、升麻、黃芩、葛根、蒼白術、澤瀉、茯苓、貫眾炭各10克,墓回頭12克,煆牡蠣30克,椿根白皮、黨參、苦參、茵陳各15克。另用苦參30克、生明礬20克、蛇床子20克、黃柏10克,煎湯熏洗坐浴,早、晚各1次。治療帶下病,療效甚好。

2.痛經:用當歸拈痛湯加味:當歸、防風、蒼術、白術、豬苓、知母、牛膝、澤瀉各12克,苦參、蒲黃、五靈脂各15克,葛根、羌活、黃芩各10克,甘草3克。治療本病1例,證屬濕熱瘀阻胞宮,經脈不通,氣血運行不暢。服藥1劑後,疼痛大減,經未通暢,連服3劑而愈。

3.惡露不絕:用當歸拈痛湯加減:當歸、木通、防風、升麻、蒼術、白術、豬苓、丹皮各12克,生地、苦參各18克,淡竹葉、益母草各30克,甘草3克。每日1劑,水煎服。治療本病1例,連服5劑惡露止,食欲增加,伴隨諸症均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