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六章(2 / 3)

4.絕經前後諸症:用當歸拈痛湯加減:當歸、葛根、豬苓、羌活、知母各12克,白術、黨參、苦參、澤瀉、枸杞子各15克,女貞子、旱蓮草、茵陳各18克,黃芩10克,炙甘草6克。治療絕經前後淋漓不斷,腰酸膝軟,四肢乏力等症有較好療效。

四、皮膚科

1.濕疹:用當歸拈痛湯加減內服及外用藥治療濕疹47例,結果:痊愈38例(皮損完全消失,僅留暫時色素沉著,自覺症狀消失;);顯效5例(皮損大部分消退,無新皮疹出現,自覺症狀基本消失、有效2例(皮損部分消退,但時有瘙癢),無效2例。

用當歸12克、防風12克、羌活10克、葛根30克、夏枯草30克、茵陳24克、豬苓15克、丹皮15克、黃芩15克、地膚子15克、蛇床子15克,每日1劑,水煎服。治療濕疹樣皮炎1例,服藥3劑後,皮炎、瘙癢減輕,僅見少許疹子。原方加丹參30克、烏梢蛇15克,連服9劑而愈。

2.蕁麻疹:用當歸拈痛湯加減:當歸15克、澤瀉15克、茵陳15克、地膚子15克、葛根15克、羌活10克、防風10克、黃芩10克、苦參10克、知母10克、升麻9克、土茯苓30克、白蘚皮20克,每日1劑,水煎服。隨症加減,治療蕁麻疹,有較好療效。

3.膿皰瘡(:黃大瘡):用當歸拈痛湯加減:當歸3克、羌活3克、防己3克、升麻3克、茵陳3克、蒼術5克、白術5克、葛根5克、澤瀉5克、黃芩7克、雲苓7克、苦參7克、白花蛇舌草10克、蒲公英10克。治療本病1例,服藥5劑後,膿液明顯減少,繼服15劑而愈。

4.脂溢性皮炎:用當歸拈痛湯加味:苦參30克、葛根30克、當歸15克、防風15克、刺蒺藜15克、升麻12克、豬苓10克、澤瀉10克、蒼術10克、白術10克、黃芩10克、蟬衣10克、羌活10克、360白芷10克,每日1劑,水煎服。治療本病1例,服藥5劑後癢減,再進10劑,癢止,丘疹消失獲愈。

五、男科

睾丸鞘膜積液:用當歸拈痛湯加味:羌活、防風、茵陳、豬苓各6克,蒼術、白術、胡蘆巴、升麻各10克,苦參、澤瀉、黃柏、當歸各7克。治療本病1例,服5劑囊腫漸消,再服7劑,陰囊腫大消失,透光試驗轉陰。

此外,用當歸拈痛湯加減治療丹毒、手足癬、頭癬、扁平疣、老年性陰道炎、陰癢等均有一定療效。

【注意】①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之物;②治療痛風期間禁食嘌呤類食物及禁酒,多飲水。

當歸四逆湯

【處方來源】漢,張仲景《傷寒論》。

【藥物組成】當歸9克、桂枝9克、芍藥9克、細辛3克、炙甘草6克、木通6克、大棗5枚。

【功能】溫經散寒,養血通脈。

【常規用途】用於血虛受寒,寒邪阻滯經絡,血脈不暢,手足厥寒、四肢冷痛,脈細弱或沉伏。

【常規用法】水煎,1日1劑,分2次溫服。

【藥理研究】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有抑製血小板聚積、抗血栓形成、抗炎、抑菌、解毒、解痙、止痛、抑製胃酸分泌的作用。

【臨床新用】

一、內科

1.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本病屬於中醫脫疽範疇,中醫分寒凝型(相當於缺血期)、血瘀型(相當於營養障礙期)、鬱火型(:相當於壞疽期》和氣血虧損型(久病體質虛弱)等四型,均以當歸四逆湯為基本方加減治療15例,治愈13例,顯著好轉1例,進步1例。將本病分為寒瘀型以當歸四逆湯加活血化瘀藥,瘀熱型以四妙勇安湯加清熱解毒藥治療。.共55例,寒瘀型33例,臨床治愈22例,好轉10例,無效1例。瘀熱型22例,臨床治愈8例,好轉7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55%,好轉率31%。另用本方加減配以清熱解毒、補氣益血藥,治療10例,除1例因其他原因停藥外,其餘9例均獲痊愈。

2.肢端動脈痙攣症:用本方加減治療肢端動脈痙攣症均取得療效。

3.坐骨神經痛、紅斑肢痛病:用本方合桃紅飲加減治療坐骨神經痛14例,治愈12例,顯效2例,總有效率100%。服藥最少6劑,最多40劑,平均14劑。本方加幹薑、紅花治愈1例紅斑肢痛病。

4.血管神經性頭痛:本方治療偏頭痛70例,服藥15~20劑,平均18.6劑,抑製症狀27例,滿意19例,有效16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88%。本方治療顱外傷血管擴張的種周期性發作神經血管性頭痛一叢集性頭痛,共30例,平均服藥19劑,控製11例。

4.黴菌性腸炎:用當歸四逆湯治療黴菌性腸炎21例,獲較好療效。

5.雷諾病:用當歸四逆湯治療雷諾病的個案報道較多,其中有4例用本方加減治愈。

6.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膽囊炎:本方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屬陽虛血虧型病者50例,對疼痛及消化不良有效率達100%,且對60外的病人能使病灶影消失和潰瘍斑痕化,臨床治愈率達86%。用本方佐以疏泄之品治愈1例急性膽囊炎。

二、外科

凍瘡:用當歸四逆湯加減,煎湯內服或熏洗治療凍瘡,有較好療效,如用本方加生薑煎湯熏洗治療學齡兒童手足凍瘡100餘例,均獲痊愈。

三、婦科

痛經、不孕症:許多個案報道用本方加減治療痛經有效。用本方治療原發性不孕症連服2個月即懷孕。本方加味治療雙側輸卵管不通所致不孕症有效。

四、神經科

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用本方加減治療20例肩周炎,服藥15~30天,痊愈者10例,好轉8例,無效2例。本方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屬寒痹有效。

五、皮膚科

慢性蕁麻疹:本方加味治療慢性蕁麻診23例,治愈11例,好轉6例,無效6例。其他也有個案報道有效。

六、男科

睾丸鞘膜積液、腹股溝斜疝、附睾炎、精索靜脈曲張:本方加減治療睾丸鞘膜積液、腹股溝斜疝、附睾炎、精索靜脈曲張有效。

此外,當歸四逆湯還可用於治療小兒麻痹症、中風偏癱、陳舊性心肌梗塞、心衰、心絞痛、血虛寒閉而有瘀阻的冠心病、大動脈炎、肺心病心衰、運動性癍癇、皮質硬化症、肥大性脊椎炎、月經周期性水腫、寒冷性多形紅斑等病症。

【注意】本方隻適用於血虛寒凝的四肢逆冷,其他原因不明的肢厥不宜使用。

芍藥甘草湯

【處方來源】漢·張仲景《傷寒論》。

【藥物組成】芍藥12克、甘草12克。

【功能】和營散逆,舒攣止痛。

【常規用途】急、不能伸諸疾。

【常規用法】用於胃氣不和、腹中攣痛和發汗不當而致腳攣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有解痙、抗潰瘍、鎮靜、催眠、鎮痛、解熱、鎮咳、降低血糖的作用。

【藥理研究】

一、內科

1.支氣管哮喘:用白芍30克、甘草15克、共為細末,每次以30克加開水100~150毫升(或再煮沸3~5分鍾)澄清溫服,治療支氣管哮喘35例。結果:服藥30~120分鍾後顯效8例,有效23例;2小時以上仍無效者4例。

2.病毒性肝炎:用本方衝劑(按現代工藝製成,武漢唐樂製藥廠生產的健康樂衝劑即是)治療病毒性肝炎148例,成人每次口服15克,每日2次,兒童減半,經用藥1.5~6個月後,獲愈119例,好轉15例,無效14例。其中急性黃疽型肝炎臨床治愈率88%;急性無黃疸型肝炎臨床治愈率80.4%;慢性遷延型肝炎臨床治愈率71.4%,2~6個月隻徹八8轉陰率30.1%。

3.消化係潰瘍病:以芍藥甘草湯為主治療潰湯病120例,治愈率69.3%,總有效率為96%。又有用本方加陳皮、白芨為基礎方,隨證加味治療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湯54例。結果:治愈33例,顯效6例,好轉11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