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家指出,他的《愛因斯坦》更令人看重的是始終高揚著對自由的靈魂、創造的精神的高度讚賞和推崇,寫出了不朽的愛因斯坦成功背後的根本原因,愛因斯坦的崇尚自由、醉心創造、追求美好事物的精神,這會影響青少年去追求美好事物。鄂華寫出了科學之神的內在精神。這不僅因為鄂華造詣深厚,更因為他有著一顆赤子之心。
總之,從鄂華作品中我們不僅看到了他對殖民主義、法西斯主義的仇視,也看到了他對世界和平、公平、人道的向往。他的作品集中表現了渴望和平、渴望真、善、美,珍惜生命的人文理性和人道情懷,體現了時代的訴求、體現了曆史的智慧和眼光,充滿了對人的肯定和讚揚,認定人類最終可憑理性戰勝和征服自身,走向共產主義,走向人類大同。(原載《文藝報》2001年10月30日,署名寧逸。)
建設·創新·引導
——民族偉大複興進程中的文藝理論批評
引人注目的第六次作代會勝利閉幕了,人們普遍感到,這次大會標誌著新世紀的中國文學開啟了雄壯的遠航。在這一遠航中,文學理論批評將占有多大的分量,將發揮怎樣的作用?記者特采訪了參加六次作代會的部分理論批評家。從他們的話語中,記者感受到了理論批評家的信心。
一、時代對文藝理論批評和文藝理論批評家的要求
多數理論批評家認為,我們處在繁榮奮進的時代,這個時代已對文藝理論批評以及文藝理論批評家提出了新的要求。雷達認為,要發展文藝理論評論工作,首先要解決理論發展和時代要求的關係,理論應該是更有實踐性和時代性的理論,批評應該是體現先進文化要求和代表一定精神高度的批評。南帆指出,文學批評無疑會對整個文學產生影響,但批評對文學的影響和介入方式在每個時期是不同的。在我們這個時期,特別是現在,文學批評的功能不僅僅是對文學發言,批評已超出文學的範圍,是對整個社會文化曆史表達自己的看法,批評要參加到整個社會文化的建設過程中。文學批評的起點雖然是文學,但文學批評的功能卻不僅僅是對文學發言,在今天,再談論“文學就是文學,與社會無關”的觀點是落後的。文學批評的功能是多方麵的,是與創作並駕齊驅、相互影響的。要實現民族的全麵複興,既要有經濟實力也要有偉大的文化。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在今天如何成為再生資源,這就要看我們怎樣理解世界、如何理解自己。實現民族的全麵複興,對一個民族來說是一個宏大工程,文學批評雖隻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介入其中,總會對民族文化多多少少有所改變,文學批評家可以做一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洪治綱認為,人世後,我們整個社會文明發展麵臨很大衝擊,網絡的發展已使我們處於與世界同步發展的境地,麵對這樣的境況,文藝批評要警惕一些泛自由主義者的論調,也要警惕全球化過程中的後殖民情結,還應真正站在自己民族文化立場上尋找我們富有生機的有民族性格、民族尊嚴的東西,使批評在自身的民族發展過程中發揮作用。作為批評家,我們應緊密關注我們民族偉大複興過程中表現出的精神動向、精神軌跡,開創出富有活力的直接體現民族特點的全新的批評思想和批評體係。
何向陽對於時代對批評家的人格要求有深入的思考,她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塑造好自我的人格才能把好的作品介紹給大家,與創作共同發揮作用。理論批評的作用就是人文關懷,要體現愛心,批評家在自己的批評文字中應傳達出對我們民族文化的熱愛,這樣的批評家才是合格的。真正的批評是沉澱的、對我們民族有大愛的,是先進文化的一部分。理論批評對批評家的文化、人格、耐力的考驗其實比對作家的考驗還嚴苛,這項工作對民族文化精神發展有推動力,經過眾多的手的推動,民族複興指日可待。
二、批評切中時弊。要明快直言、要講真話
談到當前文藝理論批評的現狀,曾鎮南認為,我國文學創作狀況是正常的,文學批評工作也是正常的,是一直存在並發展著的。這次作代會金炳華書記的報告中列舉了那麼多作家作品,這裏已隱含著文學評論的功績,是文學評論篩選的結果,這些大量評論之作的結晶對於將來人們研究這5年的文學、研究當代文學史都有價值。
有的理論批評家談到理論批評存在的問題,對現狀表示憂慮。陳遼認為,目前文學評論家流失得很多,堅守崗位、說真話說實話的不多了。有的文學評論寫得小家子氣,缺少大氣,文學評論的陣地也太少。洪治綱也認為,現在的文學批評與80年代有距離,批評的主體力量在學院,但由於文化體製的影響,直接幹預創作現狀、對具體現狀進行批評的相對較少,麵對現實說話的批評隊伍弱,批評風氣不是很純正,有浮躁之氣,捧殺棒殺得多,真正解讀作品富於創見的批評少。謝冕也說當前批評大而空的不少,批評有值得檢討的地方,批評是否讀了文本,能否講出作家創作的甘苦,對作家苦心經營的東西是否能體察,對於批評來講都是很重要的,但目前這些東西做得非常不夠,批評缺乏對文本的研究。一方麵是批評脫離了自己的對象,一方麵有的批評成了西方文論的雜湊,還有的則脫離了中國的文論基礎。中國批評家應該是中國的,應該講自己的話,有自己的特點才能對世界有貢獻。許覺民也談到,現在有的年輕批評家,在中國的語言修養上,在中國文學傳統營養的攝取上是不足的,批評文字西方語言多;有的批評文風不好,是八股式的“一、二、三、四”羅列,缺乏風趣幽默,評論的藝術成分差,語言流於一般,難以吸引讀者。韓子勇認為,所有的批評都是建立在閱讀的基礎之上,現在批評界閱讀嚴重不夠,缺少氛圍,應重提閱讀,重提閱讀中的長期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