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紅v
至善就是美好,美好有不同的層麵,我覺得對社會的責任、效率,還有創新,都是美好,止於至善對我來講影響很大。
背景:
作為“最像王永慶的女兒”的王雪紅,在企業經營管理理念上也盡得父親真傳,始終以“凡事要追根究底”、“永續經營”和“止於至善”作為自己的經營理念。
前麵的兩條在上麵已經提及,這裏就不再重複了。對於“止於至善”,王永慶是這樣理解的:“如果企業的經營理念隻是單純為了賺錢,那麼當它在賺到龐大的財富以後,由於目標已經達成,在經營態度上就有可能因為感覺不錯而停滯不前,甚至產生懈怠,造成衰退。反之,如果企業在其經營理念上,能夠同時兼顧本身利益的追求以及對社會的貢獻,它才有可能基於對社會的使命感,持續不斷努力追求更為良好的投資績效,在賺取利潤的同時,也同步對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止於至善”的原意是修養育人都必須達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動搖。這其實是一種追求卓越的管理境界。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認為“善”是第一推動者,指一切事物最後的目的和運動的最終原因。這個“善”也是一種思想,它是永無止境的。企業若遵循“止於至善”這一條經營理念,便能時時給自己以警示,不貪圖現實的安逸,追求無窮的“至善”——完美境界。
這條經營理念在王永慶的經營管理中,分別以兩種形式呈現出來,一是檢討能力,二是改善能力。對員工來說,檢不檢討是“真”,如何檢討以達到“善”,最終達到“美”的境界才是管理哲學中所要追尋的。王雪紅同樣將這條經營理念融進了自己的經營管理中,她的“止於至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不管做什麼事,都不能短視,要有一種追求長遠發展的眼光。不能被短期的一點點成功所誘惑,一定要堅定信念,往前走,這樣才不會停滯不前。
第二,一定要追求完美。“完美”是一種境界,雖不能至之,但心向往之,追尋完美的過程是見證自己努力的過程,同時也是修身育人的過程。
正因為對“止於至善”的追求,王雪紅才能為企業布置一個大的產業格局,超越企業的短期目標,朝著長遠的“至善”境界發展,其中她低調入股TVB(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在業界看來,是王雪紅在內容方麵為將來布局做出的一個重要步驟。盡管隔行如隔山,但王雪紅對這一場跨界運營很有信心,因為未來的IT業將是內容提供商大顯身手的機會。要想謀發展,就必須要與內容提供商緊密聯合在一起。
此外,王雪紅深深懂得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因此,她始終秉承著“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理念,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汶川、玉樹地震時,王雪紅捐贈了很多善款和物資;在貴州建立了內地第一所慈善大學;支持全國兒童計算機大賽;啟動“PC—1計劃”的主題活動等。
點評:
止於至善,其實在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東西,正是由於沒有完美的東西,才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可以去追求完美的理由。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眼光不能局限於某一點,更不能自私地認為,這個過程隻是一味地追求功利和榮譽,它其實是一種和諧發展之美。
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這種和諧,不僅是對於企業內部衝突和矛盾的化解,更是外部的良好戰略聯盟和產業鏈以及履行社會責任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