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永續經營(1 / 1)

王雪紅v

其實做IT產業,還有另外一種做法,就是把公司做得差不多時,轉手賣掉,這樣就可以賺到一筆錢,但我們不想這麼做。因為我們想長久發展,我們希望做世界最好的企業。

背景:

王雪紅的父親王永慶曾經說過:“對於企業,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做大了以後賣掉,一種是持續經營下去。我自己做的企業,永遠不會賣掉。”深受父親影響的王雪紅也堅定不移地選擇第二條路——永續經營。

對於“永續經營”,王雪紅是這樣看待的:“其實做IT產業,還有另外一種做法,就是把公司做得差不多時,轉手賣掉,這樣就可賺到一筆錢,但我們不想這麼做。因為我們想長久發展,我們希望做世界最好的企業。”

當她被問到,如果有機會,是否會接父親的班時,王雪紅幹脆地回答道:“當然不會了,隔行如隔山,還是IT更適合我。”不管是威盛、HTC,還是王雪紅旗下的其他幾十家企業,王雪紅都希望它們能夠持續、長久地發展下去。她相信這塊事業版圖不會萎縮,隻會擴大,因為她堅信:

第一,隻有創新才能發展,HTC一直都在追求創新,從不曾停止過。第二,企業每天隻要追求進步,哪怕隻是一點點,也是進步,這就離目標不遠了,同時也能得到永續發展。企業不要靜止不動,停留在原處,要在穩定中發展,同時還要順應時代和環境變化的趨勢。

同父親一樣,王雪紅從沒有把目光停留在一家企業上麵。正如王雪紅所說的“還是IT更適合我”,IT行業的迅速發展為王雪紅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她除了以個人名義投資一些公司外,以威盛團體參與投資的公司就多達30多家,涵蓋了IT產業從底層產品設計、基礎技術開發、整機生產到銷售等不同環節。

和父親不同的是,台塑集團旗下的各個企業之間雖然是獨立核算,但還是隸屬於一個集中的領導核心,並且相互之間有著密切的聯係。而威盛旗下的各個公司雖然在資源上有些契合之處,但卻是各自獨立經營,企業的職業經理人之間有選擇是否合作的自由權力。就像徐濤所說的:“老板花了10多年慢慢建立起這個體係,看起來很龐雜,但我們仔細看就會發現,這裏麵其實是一個有機的體係,從高端技術研發、生產,到中間的物流、IT資訊,再到最終端的品牌,這些子公司在經營上完全是獨立的,但是在產業鏈上卻是相互連接。”

永續經營就像一個願景,激勵著王雪紅不斷前進。數年前,當王雪紅剛剛成為“台灣第一女首富”時,身為父親的王永慶並沒有流露出高興的神色,而是緩緩說道:“她還差得遠呢。”幾年之後,當王雪紅獲得“亞洲之星”殊榮時,王永慶的眼裏才露出一絲遮擋不住的得意。

在外人看來,王雪紅的事業已經做得足夠大了,但王雪紅認為自己依舊在路上。她在想著,怎樣讓威盛在未來能夠獲得更大發展,如何將幾十家公司整合,讓它們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因為王雪紅追求的是“永續經營”。

點評: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個優秀的企業家首要具備的要素應該是:野心!沒有野心,企業會停止發展,會萎縮,甚至會倒閉。

然而當企業的經營進入正規時,又該怎樣使這份基業保持常青呢?這就需要“永續經營”的理念:不把經營企業看作是創業,而是以一種超乎平常的眼光和經營智慧來創造一個產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