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普·吉列聽了老板的話後,受到了強烈的震撼,他心想自己做了20多年的推銷員,每天不辭辛勞忙忙碌碌,卻仍沒有任何建樹,既然這樣,為什麼不自己發明一種“用完即扔”的一次性產品來賺大錢,擁有屬於自己的一份事業呢?想到這裏,坎普·吉列內心變得不安分起來,一連幾天都在思考著自己的出路。
有一天,坎普·吉列正手托下巴在思考什麼產品適合“用完即扔”時,那刮不幹淨的胡須紮了一下他的雙手,這一紮突然讓坎普·吉列聯想到自己平時刮胡須的苦惱。
理所當然,男人都需要刮胡子,而刮胡子就需要用到剃須刀,但是當時市麵上銷售的剃須刀都是有柄可折式剃刀,使用這種剃刀,不僅要學會怎樣在皮條或者石頭上磨刀,而且還要隨身攜帶裝肥皂沫用的杯子和塗敷皮膚割傷的止血劑,使用起來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因此,很多人都放棄了自己剃胡子的想法,定期去理發店剃須,甚至有些人幹脆不剃胡子,造成當時男人們蓄須成風。
這種苦惱倒是提醒了坎普·吉列:為什麼不發明研製一種更方便、更鋒利的剃刀呢?
想到做到,坎普·吉列立即從商店買來了製作剃須刀用的銼刀、夾鉗以及製作剃須刀所需的鋼片,開始關起門來潛心研製剃須刀。經過冥思苦想,坎普·吉列將剃須刀設計成一個像耙子一樣的“T”形架子,下麵是圓形刀柄,刀柄上方是放刀片的凹槽,刀片用超薄鋼片製作,凹槽兩端有兩塊薄金屬夾片,將刀片夾在中間,隻露出刀刃,這使得在使用剃刀時,刀刃始終與臉部形成固定的角度,既能輕鬆刮幹淨胡須,又不容易刮破臉。而且放在凹槽中的刀片可以拆卸、更換,用完即扔。
將自己設計出來的方案做成樣品後,坎普·吉列便四處遊說人們投資自己這個項目。1901年,坎普·吉列終於結束了自己24年的推銷生涯,創辦了吉列保險剃刀公司。1902年,坎普·吉列開始批量生產自己研製出來的新型剃須刀,然而產品卻出人意料地滯銷了,經過反複的思考,坎普·吉列找到了產品滯銷的原因,並針對問題的症結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通過連續不斷的產品改進以及廣告的大力宣傳,坎普·吉列慢慢打開了新型剃須刀的消費市場,並且最終在美國廣大消費者心中占據了一席之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坎普·吉列又趁機大力推銷自己的產品,使吉列剃須刀進入上千萬男人的視野,銷售額也隨之大幅度上揚。
不管是和平時期還是戰爭時期,坎普·吉列都使用他聰慧的腦袋抓住商機,獲取源源不斷的財富。
如今,吉列剃須刀行銷全球,已然成為世界上公認的最好的剃具,在美國市場的份額高達90%,在全球市場的點有率也高達70%以上。
坎普·吉列一生的親身經曆,非常鮮明地向我們道出了普通人和成功的經營者的區別:普通人用蠻力做事,成功的經營者用腦袋做事。正因為使用蠻力做事,坎普·吉列做了整整24年的推銷員依舊沒有任何成就和建樹;也正因為懂得思考,使用腦袋做事,坎普·吉列才能抓住機遇,設計出方便安全的新型剃須刀,最終撕下了窮人的“標簽”,獲取了源源不斷的財富。
試想,如果坎普·吉列還是像早年一樣一味地埋頭苦幹,用蠻力做事,他還能在40多歲的時候結束自己的推銷生涯,開始自己的事業嗎?他還能想到發明研製新型剃須刀的點子,將其投入市場嗎?他還能在產品陷入滯銷困境時,通過改進產品、加大宣傳來打破僵局嗎?他還能實現自己的財富夢想嗎?
當然不可能。不但不可能,而且會繼續當著業績平庸的推銷員,默默無聞地度過一生。
由此可見,如果不用腦袋做事,隻使蠻力,那麼就算工作再認真,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就像40歲之前的坎普·吉列一樣,盡管天天埋頭苦幹、忙忙碌碌,還是擺脫不了普通人的身份。
所以,想要脫貧致富的朋友們,在追求財富的道路上,一定要學會用腦袋做事,而不是一味用蠻力做事。
財富語錄
俗話說:“富人靠腦袋吃飯,窮人靠力氣活命。”著名的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就曾寫過一本《思考致富》的書。富人之所以是富人,就是因為他們善於用腦袋做事,注重思考,懂得用“巧勁”,擁有豐厚的“腦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