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某某,男性,某廠廠長,因績效不佳,患精神抑鬱症,成天悶悶不樂,愁眉苦臉,去了很多名醫院診治,吃了不少的藥但病情卻始終沒有好轉。一天本廠中醫路過其家,家人請他為廠長治病。這位中醫進入廠長之家,按脈良久,沉吟不語,好一會才恍然大悟似的對病人說:噢,你得的是月經不調症嘛!”這位廠長一聽,禁不住捧腹大笑,並且邊笑邊說:
“我堂堂男子漢,身為廠長,怎麼會得月經不調呢?”此後,每當提及此事,這位廠長總是大笑不止,就在這一次次的開懷大笑中,他的精神抑鬱症不吃藥而自愈。
案例:某君,患了“脊髓性感覺缺乏症”(痛覺、溫覺、觸覺缺乏等),這種病幸存者隻有0.2%,盡管他到處求醫,仍無結果。正在絕望之際,他找到了一種自我治療法——大笑療法。
他在一家旅館裏定下一個房間,每天有條不紊地閱讀幽默書籍,觀看滑稽可笑的電影、電視,並有規律地捧腹大笑,幾年後他奇跡般地恢複了健康。
笑是一種特殊的行為,也是一種運動。笑可使腹部、胸部、肩部、麵部肌群,甚至全身肌肉、關節都得到有益的活動,對機體各係統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笑使腹肌收縮,橫膈下降,雙肋上提,胸廓變長,胸腔容積增大。笑聲中止,各髒器仍處興奮狀態,從而有效地鍛煉了各髒器的功能;笑使肺部擴張,肺活量增加,有利於呼吸道清潔通暢,使心髒功能增強,血液循環加快,心搏穩健有力,血壓恢複正常;笑對神經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可消除有害健康的緊迫感,使肌肉放鬆,驅散憂愁,忘卻煩惱和不悅;笑可緩解疼痛,當麵部、手臂、足部肌肉痛時,笑可以使這些病痛緩解。
“笑聲入心心自俏,遇事心煩煩自消。”笑是一劑“靈丹妙藥”。全自世己界歡科笑,健家身的益注神;,與德人國歡成笑,處處笑生聯春。”笑,英的作用引了“幽默空間”,法國成立了“幽默協會”,日本成立了“笑天地”機構,有些國家還設立了“笑中心、笑廣場”等。美國一些研究機構推廣“笑療法”,洛杉磯一家醫院在病人出院醫囑單中寫上每天笑15分鍾。
(3)轉移法:讓膽囊炎、膽石症病人安排好業餘生活,把興趣轉移到賞花、養魚、寫字、繪畫、集郵、收藏、釣魚、旅遊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實質上就是轉移法的具體應用,是很有效果的。
(4)安慰法:安慰療法也是心理療法的一種,目前已在臨床上廣泛采用。癌症病人如果經常注射嗎啡止痛,可以成癮;如果醫生巧妙地將嗎啡量減少,加用一支普通的安痛定給癌症病人注射,往往也能起到止痛作用,並可減少成癮機會。神經質、意誌薄弱、心理缺陷、易受暗示的病人若應用安慰劑,療效則會更好。特效藥應用時間過長,劑量較大,病人易產生不良反應,如果與安慰劑交叉應用,可減輕其不良反應。案例:某君,患膽道癌症病人,請自稱攻克癌症的某醫生給他治療,並乞求給他服用這位醫生“發明”的抗癌特效藥——克癌靈。當時人們對這種藥都信以為真,認為服用少許,癌症即會像陽光下的白雪,緩緩地融化了。這位病人服藥前病情嚴重,服藥後竟神奇般地振奮精神,病情好轉。不久,病人從一本書上見到克癌靈並無療效時病情立即加重,不得不再次住院。那位醫生了解到上述經過後,一麵勸說病人不要相信書上的結論,一麵又告訴病人將給他服用一種比克癌靈療效更佳的藥物。說來也奇,服後病人明顯好轉。這種良好的心理狀態和健康狀況持續了許久。直到後來,藥監部門以大量事實證明克癌靈根本無抗癌效果時,這位病人的精神立即崩潰,不久便去世了。現在市場上叫賣的一些保品,實際上就是像克癌靈一樣,如果有效,它也隻起安慰作用罷了。
安慰劑是一種心理療法,能給病人以心理上的安慰,促其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確能調整某些病人的心理因素,使機體免疫作用增加,增強抗病能力。研究發現,人在感受心理暗示之後,大腦能產生一種特殊的麻醉物質,作用像鴉片樣。
(5)行為療法:行為療法是根據“獎勵學習”(獎勵的事經常做)和“逃避學習”(懲罰的事逃避之)的理論,對個體進行反複訓練,以達到矯正不良行為的一種心理療法。
一位嗜酒成癖的老人,天天“人倚案頭酒半熏”,每餐必醉。家人、朋友屢勸戒酒,他“死不悔改”,每當見到杯中之物,如同雙腿灌鉛,飲之方舒。後來醫生用行為療法,在酒中放了一種能引起他惡心的藥物,使他飲後惡心不止。由於這種療法,他終於對酒產生了厭惡,將酒戒掉。這種療法也叫矯正療法,是近幾年來發展較快的一種心理療法。
行為療法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不需要借助儀器設備的行為療法,例如模仿法、厭惡法、脫敏法、暴露法、獎勵法、處罰法、行為指導法、技能訓練法等。這些方法,既可單獨使用,也可聯合應用。聯合應用的效果更好。另一類是必須借助儀器設備的行為療法,通過開動儀器,使病人在熒光屏上見到自己未曾見到的人體生理變化和髒器活動。例如,血管收縮、血壓波動、溫度上升、呼吸節律、腦電波形、肌電圖形等,並能學會如何控製這些變化與活動,使其維持在正常理想水平上,從而達到治療疾病、恢複健康的目的。目前臨床上較盛行的生物反饋療法,即是以行為療法為基本原理進行的一種心理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