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文化消費的症候(2 / 3)

2.藝術解碼策略上的症候

藝術解碼策略,是藝術接受者在傳媒文本的選擇和享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行動意向和運作實踐。其中,情境式解碼、身體化解碼和身份性解碼是三種基本的藝術解碼策略。應該看到,在藝術傳播活動中,這些藝術解碼策略本身並不必然地帶來負麵的效應。但是,在具體的決策和行動過程中,卻時常會因片麵或錯誤的操作而出現各種文化消費的症候。

首先是情境式解碼策略上的症候。情境式解碼是一種具有理性話語取向的解碼策略,而解碼者的行為又要受製於特定情境的規定。一方麵,如果解碼者隻是被動地接受傳媒文本,缺乏相應的感性反思和對話溝通的解讀態度,那麼,解碼者不僅不能現實地確立起藝術接受者在藝術傳播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無法通過傳媒文本的感性解讀,訓練和提高個人的感性判斷和話語溝通的能力,而且會受到一些傳媒文本中意識形態話語的操控,迷失了獨立的自我意識;另一方麵,如果解碼者的行為超出了傳播情境的範圍,在不恰當的時間或空間中、通過不適合的傳媒方式,從事解碼活動,那就會帶來各種負麵的後果,以至於危害他人,違背社會的道德倫理,觸犯國家的法律製度。例如,未成年人進入成年人娛樂的場所;成年人在家裏的未成年人麵前觀看成人級的影視片;等等。

其次是身體化解碼策略上的症候。身體化解碼是一種身體意向性的藝術解碼策略,解碼者側重於在自己的身體感官層麵上解讀傳媒文本。顯然,這是一種休閑娛樂型的藝術解碼策略。其文化消費的症候表現為,一方麵,身體化解碼是一種缺乏深度感的文化消費策略,它並不適宜於用來解讀一些經典的藝術作品,而主要適合於那些通俗的、娛樂的傳媒文本,所以,身體化解碼策略往往無法真正地感受和體驗到經典的藝術作品中所蘊涵的審美意義;另一方麵,身體化解碼是一種有所節製的文化消費活動,長期沉迷於某種類型的身體化解碼活動,解碼者不僅會形成不良的文化消費行為,而且將損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狀況,甚至帶來某種視聽感官方麵的疾病。例如,整天用隨身聽耳麥收聽樂曲,會影響個人的聽覺能力;超時收看電視節目,也會影響個人的視覺能力;等等。

再者是身份性解碼策略上的症候。身份性解碼是一種主體身份意向性的藝術解碼策略。藝術接受者試圖通過藝術作品的欣賞活動,提高個人的藝術修養和文化趣味,進而開發自我的感性判斷力和審美反思能力,實現主體身份的重構。但是,倘若人們將身份性解碼活動隻是用於社會地位的編碼途徑,僅僅滿足於社會位置、社會名譽等的占位目的,而取消了藝術解碼活動中感性審美和娛樂享用的意義,這就會帶來各種文化消費的症候。例如,參觀一場美術館展覽,並不是出於欣賞美術展品的需要,而是為了向他人顯示自己的“藝術品味”;購買了裝幀豪華的或名家簽名的文學經典書籍,放置於自己家中客廳的書架上,並不是出於文學閱讀的喜好,而是企圖以此來博得某種社會聲譽;等等。

總之,在文化消費中,藝術接受者應該合理地製定和實施藝術解碼策略,綜合地運用多種藝術解碼策略。這不僅因為情境式解碼、身體化解碼和身份性解碼有著各自的優越性和局限性,而且在於,這三種藝術解碼策略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

3.場域位置上的症候

文化場域是一種結構性的社會文化公共空間。一方麵,精英文化、主導文化、民間文化、大眾文化等社會文化形態通過自身的運作邏輯和合法化競爭,在文化場域中占據著各自的位置;另一方麵,文化場域中的藝術傳播活動是由藝術生產、藝術傳遞和藝術接受三個環節構成的,這些藝術傳播的環節也有著自身的運作機製,在藝術傳播的公共空間中占據著各自的位置。雖然,不同的社會文化形態會在一定的層麵上和一定的領域內進行對話和溝通,甚至出現矛盾和衝突;雖然,藝術傳播三個環節之間也存在著交叉互動的關聯,並且,不同的社會文化形態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也時常體現在藝術傳播的各個環節之中。但是,當這種矛盾和衝突危及藝術創造的運作邏輯,危及不同的社會文化形態在文化場域中的位置,那麼,文化消費的症候便由此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