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水生動物蟄(毒)傷(1 / 2)

1.海蜇會蜇人嗎?

答案是肯定的,海蜇在海邊蜇人的時間層出不窮,海蜇蜇死人的報道也不罕見。

海蜇有刺細胞,刺細胞是腔腸動物特有的一種攻擊及防衛性細胞。刺細胞內有一刺絲囊,囊的頂端為一蓋板,囊內為細長盤卷的刺絲。當刺針或刺細胞受到刺激時,刺絲囊由刺細胞中被排出,同時刺絲也由刺絲囊外翻出來,形成不同長度的刺絲,用以捕食及防衛。

海蜇在熱帶、亞熱帶及溫帶沿海都有廣泛分布,我國習見的海蜇有傘麵平滑口腕處僅有絲狀體的食用海蜇或兼有棒狀物的棒狀海蜇,以及傘麵有許多突起的黃斑海蜇。

2.海蜇有哪些毒性成分?

海蜇毒素在刺絲囊內貯存和分布,1克刺絲囊含有5500萬個單刺絲囊,其毒素由多種多肽類物質組成。研究發現,海蜇毒素為四氨絡物、5-羥色胺及多肽類物質,有較強的組胺反應。其擴張血管及增強毛細血管通透性的作用較5-羥色胺分別大10倍及15倍,還可使平滑肌收縮,或發生超敏反應(即異常的、過高的免疫應答),導致嚴重的肺水腫及過敏性休克。人被海蜇蜇傷後因毒性大小和毒素多少以及個體敏感程度不同而症狀各異。

3.被海蜇蜇傷後有什麼症狀?

(1)局部症狀:人體皮膚薄嫩處最易被蜇傷,一般可在數分鍾後出現觸電樣刺痛感,且在傷區逐漸出現線電樣刺痛感,數小時後傷區逐漸出現線狀排列的有紅斑的血疹,癢而灼痛,輕者可在20天左右自愈。敏感性強的患者局部可出現紅斑水腫、風團、水泡、淤斑,甚至表皮壞死。

(2)全身症狀:患者全身表現可有煩躁不安、發冷、腹痛、腹瀉、精神不振及胸悶氣短。重者多咳喘發作,吐白色或粉紅色泡沫痰,並伴有脈數無力、皮膚青紫及血壓下降等過敏性休克征象,若搶救不及時,這類蜇傷病人可在短時間內死亡。

4.被海蜇蜇傷後如何處理?

(1)被海蜇蜇傷以後,千萬不要用淡水衝洗,因淡水可促使刺細胞釋放毒液。應盡快用毛巾、衣服、泥沙擦去黏附在皮膚上的觸手或毒液,也可以用海水衝洗。

(2)用堿性溶液於蜇傷處冷敷,可用5%~10%碳酸氫鈉溶液、明礬水或1%氨水。

(3)應用抗組胺類藥物(如撲爾敏等)有一定作用。重者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4)盡快到當地醫院進行治療。人一旦被毒性強的海蜇蜇傷後,容易產生急性喉頭水腫,導致呼吸暫停,影響生命安全,必須馬上送往醫院搶救,嚴重的患者還需要進行喉部切割,進行機械呼吸救護,才能脫離險境。生命力越強的大型海蜇具有的毒素越多,5.如何預防海蜇蜇傷?

預防海蜇蜇傷最重要之處在於避免與海蜇接觸,尤其是作業漁民要做好個人防護,切勿麻痹大意。捕撈時盡量用工具而不直接接觸海蜇須,有特異敏感體質的人應禁止下海作業。海濱旅遊地在海蜇汛期應設浮標欄網,並在海邊建立醒目宣傳警戒標誌,並配合防傷害的科普教育宣傳廣播,以提高遊人自我防護的能力。下海遊泳或在海中乘船者若發現海蜇千萬不可碰觸,更不能捕撈,因在海上一旦發生意外,更不易搶救。

6.海葵會蜇人嗎?

雖海葵看上去很像花朵,但它其實是捕食性動物。這種無脊椎動物沒有骨骼,錨靠在海底固定的物體上,如岩石和珊瑚上。它們可以很緩慢地移動。海葵非常長壽。寄居蟹有時會把海葵背在背上作為偽裝。

海葵沒有主動出擊的能力。但事實上,海葵並不都是永久附於一處,有的在緩緩滑行,有的靠觸手做翻轉運動,還有的能在水中做短距離的遊泳,極個別的海葵還會靠基盤分泌的氣囊倒掛在水層中浮遊。

海葵的呈放射狀的兩排細長的觸手伸展開來,在消化腔上方擺動不止,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向那些好奇心盛的遊魚頻頻招手。雖然不能主動出擊獲取獵物,但是當它的觸手一旦受到刺激,哪怕是輕輕的一掠,它都能毫不留情地捉住獵物。

海葵的觸手長滿了倒刺,這種倒刺能夠刺穿獵物的肉體。它的體壁與觸手均具有刺絲胞,這是一種特殊的有毒器官,會分泌一種毒液,用來麻痹其他動物以自衛或攝食。

海葵所分泌的毒液,對人類傷害不大,如果我們不小心摸到它們的觸手,就會受到拍擊而有刺痛或瘙癢的感覺。

7.被海葵蜇傷後怎麼處理?

被海葵蜇傷後不用驚慌,治療原則同海蜇蜇傷。

8.海膽刺傷有什麼症狀?

(1)皮炎:被海膽刺傷後會立即感到灼熱、劇痛,疼痛可持續數小時之久,並見有皮膚出血,不久在傷口周圍出現水腫性紅斑,偶有水泡,經1~2周皮疹逐漸消退,這種局部的皮膚症狀為速發型變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