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蟲類咬蟄傷(三)(1 / 3)

58.絲蟲病是什麼病?

絲蟲病是由絲蟲寄生在脊椎動物終宿主的淋巴係統、皮下組織、腹腔、胸腔等處所引起的疾病。急性期為反複發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結炎和發熱,慢性期為淋巴水腫和象皮腫,嚴重危害流行區居民的健康。

59.絲蟲病好發於哪些地區?

絲蟲病是我國五大寄生蟲病之一,男女老少均可感染,高峰多在21~30歲。班氏絲蟲病(班氏絲蟲病是由班氏絲蟲寄生於人體淋巴係統所引起的慢性寄生蟲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馬來絲蟲病(也稱為遊走性腫塊或卡拉巴絲蟲性腫塊)僅限於亞洲,主要流行於東南亞。我國的山東、河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湖南、湖北、貴州、四川和台灣等地有絲蟲病流行。

60.絲蟲病早期有哪些表現?

(1)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不定時周期發作,可能每月或數月發作1次。發作時患者畏寒發熱、全身乏力,局部淋巴結腫大疼痛並有壓痛,持續3~5天後即自行消失。繼發感染,可形成膿腫。淋巴管炎以下肢為多,常一側發生,也可兩腿同時或先後發生,其症狀是沿大腿內側淋巴管有一紅線,自上而下蔓延發展,稱為“離心性淋巴管炎”。炎症波及毛細淋巴管時,局部皮膚出現彌漫性紅腫、發亮,有灼燒感及壓痛,類似丹毒,稱“丹毒樣性皮炎”,俗稱流火,持續2~3天消退。

(2)絲蟲熱。周期性寒戰、高熱,持續2天至1周消退。

部分患者僅低熱但無寒戰,在屢次發作後,局部症狀才漸漸顯露。

(3)精囊炎、附睾炎、睾丸炎。常見於班氏絲蟲病。患者自覺由腹股溝向下蔓延的陰囊疼痛,可向大腿內側放射。睾丸及附睾腫大,陰囊紅腫壓痛,一側或兩側精索可觸及1個或數個結節性腫塊,有壓痛,炎症消退後腫塊縮小變硬。

(4)肺型絲蟲病。由發育移行的未成熟幼蟲引起的變態反應所致,表現為畏寒、發熱、咳嗽、哮喘、肺部有炎症陰影等。

61.流行性乙型腦炎是什麼病?

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為乙腦,是由乙腦病毒所引起的,經蚊蟲叮咬傳播的急性中樞神經係統傳染病。臨床特征為高熱、意識障礙、抽搐、腦膜刺激症狀。

62.流行性乙型腦炎早期有什麼症狀?

潛伏10~15天。大多數患者症狀較輕或呈無症狀的隱性感染,僅少數出現中樞神經係統症狀,表現為高熱、意識障礙、驚厥等。

本病起病急,3天即進入毒血症期,一般無明顯前驅症狀,可有發熱、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不振、輕度嗜睡等症狀,體溫在39℃左右,持續不退,常被誤認為是感冒,少數患者出現神誌淡漠,激惹或頸項輕度抵抗感。病發開始後的3~10天,此期患者除全身毒血症狀加重外,突出表現為腦損害症狀明顯,具體症狀如下:

(1)高熱:體溫持續升高達40℃以上並持續不退直至極期結束,高熱持續7~10天,輕者3~5天,重者可在3~4周以上,一般發熱越高,熱程越長,臨床症狀越重。

(2)意識障礙:患者全身症狀加重,且出現明顯的神經係統症狀和體征,患者意識障礙加重,由嗜睡轉入昏迷,發生率為50%~94%,昏迷越早、越深、越長,病情越重,持續時間大多在1周左右,重症者可達1個月以上。

(3)驚厥:發生率為40%~60%,是病情嚴重的表現,重者驚厥反複發作,甚至肢體強直性痙攣,昏迷程度加深,也可出現錐體束症狀及四肢不自主運動。

63.登革熱是什麼病?

登革熱是登革熱病毒引起、由伊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特征為起病急驟,高熱,全身肌肉、骨髓及關節痛,極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傾向和淋巴結腫大。本病於1779年在埃及開羅、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及美國費城發現,並據症狀命名為關節熱和骨折熱。1869年由英國倫敦皇家內科學會命名為登革熱。

64.登革熱有什麼表現?

我國近年來所見的登革熱可分為典型登革熱、輕型登革熱和重型登革熱。

(1)典型登革熱。①發熱:所有患者均發熱。起病急,先寒戰,隨之體溫迅速升高,24小時內可達40℃。一般持續5~7天,然後驟降至正常,熱型多不規則,部分病例於第3~5天體溫降至正常,一日後又再升高,稱為雙峰熱或鞍形熱。

兒童病例起病較緩、熱度也較低。②全身毒血症狀:發熱時伴全身症狀,如頭痛、腰痛,尤其是骨、關節疼痛劇烈,似骨折樣或碎骨樣,嚴重者影響活動,但外觀無紅腫。消化道症狀可有食欲下降、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脈搏早期加快,後期變緩。嚴重者疲乏無力呈衰竭狀態。③皮疹:於病後第3~6天出現,為斑疹或麻疹樣皮疹,也有猩紅熱樣皮疹、紅色斑疹,重者轉變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於四肢、軀幹和頭麵部,多有瘙癢感,皮疹可持續5~7天。疹退後無脫屑及色素沉著。④出血:25%~50%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如牙齦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⑤其他:多有淺表淋巴結腫大,約1/4病例有肝髒腫大及穀丙轉氨酶升高,個別病例可出現黃疸,束臂試驗呈陽性。

(2)輕型登革熱。表現類似於流行性感冒,短期發熱,全身疼痛較輕,皮疹稀少或無疹,常有淺表淋巴結腫大。因症狀不典型,容易誤診或漏疹。

(3)重型登革熱。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熱的所有表現,但於3~5天後病情突然加重,劇烈頭痛、嘔吐、譫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壓驟降、頸項強直、瞳孔散大等腦膜腦炎表現。

有些病例表現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65.被蚊子叮咬後如何止癢?

被蚊子叮咬後,會在叮咬處起紅疹或紅包,瘙癢難忍,此時應盡量不要抓撓,以免感染,可用如下方法止癢:

(1)用切成片的大蒜止癢。在被蚊蟲叮咬處用切成片的大蒜反複塗擦1分鍾,有明顯的止痛去癢消炎作用,即使被咬處已成大包或發炎潰爛,均可用大蒜擦,一般12時後即可消炎去腫,潰爛的傷口24小時後可愈合,皮膚過敏者應慎用。

(2)用西瓜皮反複擦拭蚊蟲叮咬處,也可止癢。

(3)取少量藿香正氣水,塗抹於被叮咬處,半小時左右,瘙癢即可減輕或消除。

(4)取少許牙膏,或用碾碎的薄荷敷在被叮咬處,立刻會感到清涼愜意,癢意頓消。

(5)取一兩片阿司匹林,碾成粉末,用涼水調成糊狀,塗抹於患處,也可減輕或消除瘙癢。

(6)喝粥的時候,不妨等上幾分鍾,等粥的表麵凝成了一層薄膜後,將其塗在蚊蟲叮咬處,亦可止癢。

(7)肥皂塗抹止癢。蚊蟲叮咬時,在蚊子的口器中會分泌出一種有機酸——蟻酸。這種物質可引起肌肉酸癢,而肥皂中含有高級脂肪酸的鈉鹽,這種脂肪酸的鈉鹽水解後呈堿性,肥皂的堿性與蟻酸的酸性中和後會迅速消除痛癢。

66.如何預防蚊子叮咬?

(1)避蚊驅蚊。①勤洗澡可以去除體表分泌物的味道,減少被蚊子襲擊的可能。②穿黃色、白色等淺色衣服可以降低被蚊子叮咬的幾率。③針對蚊子趨光、喜高溫及陰暗潮濕環境和晝伏夜出的習性,可在傍晚關閉室內燈光,打開門窗,待蚊蟲飛到室外,再緊閉紗窗紗門,避免蚊子飛入。④在臥室內放置幾盒揭蓋的清涼油和風油精,或將樟腦丸磨碎撒在屋內牆角可以驅蚊。⑤擺放一兩盆驅蚊鮮花。⑥燃燒曬幹後的殘茶葉和柑橘皮等可以熏跑蚊子。⑦用適量薄荷、紫蘇或西紅柿的葉,揉出汁後塗於人體裸露的皮膚上,可以防止蚊子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