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蟥常生活在稻田、溝渠、淺水、坑塘等處,嗜吸人畜血液(螞蟥吸血量很大,可吸取相當於它體重2~10倍的血液),行動非常敏捷,會波浪式遊動,也能作尺蠖式移行。每到春暖即開始活躍,6~10月為其產卵期,到冬季往往蟄伏在近岸濕泥中,不食不動,生存能力強。
21.螞蟥是如何致病的?
螞蟥叮咬人時,其唾液腺中含有的水蛭素具有抗凝血的作用,使傷口麻醉、血管擴張、流血不止,並使皮膚出現水腫性的疹,稍有痛感,但螞蟥是不會通過傷口進入人體的,但易使咬傷處繼發病菌感染,引發疾病。螞蟥還可以通過人的口、鼻、耳等對外開放器官進入人體,給人體造成傷害。女性還會因在河溝遊泳使螞蟥寄生於尿道、陰道內,引起尿血、疼痛、尿閉等。
22.水蛭素有什麼成分?
螞蟥唾腺中所含的水蛭素是一種多肽,由多種氨基酸組成,呈酸性,對變性反應比較穩定,易溶於水,幾乎不溶於醇、丙酮及苯,遇熱或在稀酸中均易變質,此外,尚含肝素、抗血栓素。螞蟥吸附在人體表麵時主要是水蛭素中的肝素和抗血栓素使傷口流血不止。
23.被螞蟥叮咬後能強行將其拔掉嗎,應如何處理?
被螞蟥咬叮後的處理措施為:
(1)千萬不要企圖將它強行拔掉,因為越拔螞蟥的吸盤吸得越緊,這樣,一旦螞蟥被拉斷,其吸盤就會留在人的皮膚內。如被叮咬,應在被叮咬部位的上方輕輕拍打,使螞蟥鬆開吸盤而被震落下來。
(2)將食鹽、濃醋、酒精、煙油等撒在蟲體上,使其放鬆吸盤而自行脫落。
(3)待其脫落後,將被咬傷處的汙血用力擠出,再用清水洗淨傷口,最好再塗以碘酒、酒精或紅汞,以防傷口感染。
(4)如出血不止時,可用幹淨紗布包紮壓迫止血,或用棉球沾染麻黃素溶液壓迫止血。
(5)當螞蟥鑽進鼻腔時,可將麵部伏於水麵,由鼻孔向外呼氣,螞蟥遇到水會自動爬出。也可用2%普魯卡因加0.1%腎上腺素液的棉棒塞入鼻腔,數分鍾後當螞蟥失去活動能力,再將它取出。
(6)萬一螞蟥侵入人的肛門或陰道內也不要驚慌,可在被侵入處塗些香油或蜂蜜,等螞蟥伸出人體外後將其除去;或到醫院在內鏡直視下,用1%~2%的丁卡因或2%~4%的利多卡因塗於螞蟥的頭部,使其麻醉後,再用鑷子取出。
(7)肌內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24.如何預防螞蟥咬傷?
(1)在叢林中行走要穿長褲,將襪筒套在褲腿外麵,以防螞蟥鑽附人體。走路時,應經常注意查看有無螞蟥爬到腳上。如在鞋麵上塗些肥皂、防蚊油,可以防止螞蟥上爬。塗一次的有效時間為4~8小時。此外,螞蟥和蛇類對生蒜的氣味也不敢靠近,將大蒜汁塗抹在鞋襪和褲腳上,也能起到驅避螞蟥的功效。
(2)宿營的地方應選擇在比較幹燥、草不多的地方,不要在湖邊、河邊或溪邊宿營。
(3)休息時經常檢查身上有無螞蟥叮咬,如有螞蟥應及時除去。
(4)經過有螞蟥的河流、溪溝時,應紮緊褲腿,上岸後應檢查腿部是否附有螞蟥。
(5)盡量喝開水,不喝有寄生螞蟥的水。細小的幼螞蟥不易被發現,喝進後會在呼吸道、食道、尿道等處寄生。
25.蜘蛛都有毒嗎,我國常見的毒蜘蛛有哪些種?
全世界的蜘蛛已知約有35000種,中國記載約2800種,分屬66個科,我國生存的有39個科。蜘蛛絕大多數有毒,但隻有少數種類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我國毒性較強的蜘蛛有以下幾種。
1)虎紋捕鳥蛛
虎紋捕鳥蛛,又名廣西虎紋捕鳥蛛,顏色棕色,個體特大,一般長5~8厘米,有的可達10厘米。背甲有花紋,是一種負趨光性大型穴居、不耐寒的劇毒稀有動物。虎紋捕鳥蛛主要分布在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亞熱帶山區和半山區,如越南、緬甸以及我國廣東、廣西、雲南、海南等地。
2)海南捕鳥蛛
其形態與虎紋捕鳥蛛十分相似,僅體色比虎紋捕鳥蛛更黑,雌蛛體長45~51毫米,頭胸部長29~31毫米,寬22~24毫米,腹部長16~20毫米,寬26~29毫米,背部呈黑褐色,密布灰白色長毛和稀疏的淺黃色毛,邊緣具密集的黃褐色硬長毛。性情凶猛,有“地老虎”之稱。分布於廣西、海南等地。
3)綠色紅螯蛛
雌蛛體長6毫米左右,頭胸部呈褐色,螯肢背外側具褐色縱帶,胸板呈黃色,其前緣兩側呈黑色。步足細長,呈黃褐色,第1對步足長於第3對步足,第1、2對步足腿節背麵無刺,第3對步足脛節腹麵無刺,腹部背麵呈黃色或淡綠色,心髒斑呈赤黃色。分布於山東、河南、湖南、廣東、四川等地。
4)穴居狼蛛
穴居狼蛛是一種大型劇毒蜘蛛,多生活在森林、草原、荒漠、半荒漠地帶,在農田、山坡也時有發現。其築穴而居,多在平原地區的小麥、水稻田以及湖泊附近挖掘洞穴,洞口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2~3厘米,洞深20~40厘米,深者可達60厘米。
穴居狼蛛分布於新疆、內蒙古、甘肅、吉林等地。在繁殖季節(烏魯木齊附近5~7月,伊犁尼勒克山區7~8月)母蛛常係小蛛外出活動,此時其毒液的毒性也最強,容易傷害人、畜,在伊犁和哈密地區均有人、畜被咬傷的報道,嚴重的可致人死亡。
其中,中華狼蛛,雌蛛19~30毫米,雄蛛15~21毫米,體態粗壯、活動敏捷、捕食凶猛,在魯西南有“地俠”之稱,是金龜(蟲甲)、夜蛾類等多種農林害蟲的重要天敵,具有一定的保護利用價值。廣泛分布在中國北方田間,蒙古也有發現。
5)台灣長尾蛛
雌蛛體長約23毫米,背甲略呈橢圓形,黑褐色具有光澤;頭部隆起,中窩深凹陷,橫向,略呈三角形;胸板暗褐色,步足黑褐色,密生黑褐色長毛;腹部長橢圓形,褐色,上麵有一些黃褐色斑紋。雄蛛體型較小,體長約15毫米,體色與雌蛛大致相同,但是腹部背麵的黃褐色斑紋不明顯。廣布於台灣各地中、低海拔山區,築巢於樹根、樹洞和岩石縫隙中。
6)棒絡新婦蛛
這種蜘蛛毒性不大。雌蛛體長17~25毫米,雄蛛體長4~8毫米,雄蛛體型隻有雌蛛的四分之一。雌蛛背甲前緣和後緣之間為一很寬的黑褐色縱帶,並密被白色細毛;中窩前方具1對黃褐色腎形斑,胸部兩側緣具較寬的黃褐色邊;腹部的背麵有5條藍綠色橫帶。雄蛛體色較暗淡,背甲呈淺黃褐色,中央的兩側各有一暗褐色縱帶,腹部長卵形,背部呈青褐色。
棒絡新婦蛛在山區林間、灌叢間結網,果園以及庭院也常見到。分布於北京、河北、山西、遼寧、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及台灣等地。
7)黑寡婦蛛
黑寡婦蛛屬於球腹蛛科及狼蛛科中的穴居狼蛛。廣布於蘇聯南方、歐洲東南部與中亞細亞、美洲及我國的海南、新疆等地。
在毒蜘蛛中,最有名且毒性最強的便是黑寡婦蜘蛛。黑寡婦蜘蛛全身大多為黑色,腹部有紅斑,所以又稱紅斑毒蜘蛛。其實,黑寡婦雄蜘蛛性格較溫和,毒性很小,不會襲擊人;而黑寡婦雌蜘蛛性情“歹毒”,它們不但襲擊其他昆蟲,而且還吞食自己的“丈夫”,甚至敢攻擊招惹它們的人。黑寡婦雌蜘蛛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毒蜘蛛之一,它的毒液比響尾蛇毒還強15倍,它們隻需0.006毫克的毒液就足以殺死1隻老鼠,任何動物一旦被它咬傷,就會出現從肌肉到整個神經係統的劇烈疼痛,乃至死亡。
另外,台灣民間傳說白額高腳蛛的尿液可能造成皮膚(尤其是嘴角)潰爛,多視為害蟲而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現今研究發現,嘴角的潰爛是由隱翅蟲引起的,與白額高腳蛛無關。事實上白額高腳蛛並不具備對人有影響的毒性,而且習性膽小,被人類追打時會迅速逃離,但用手直接抓的話,可能會被白額高腳蛛基於防衛而咬傷,而傷口有可能感染細菌而發炎、化膿。
26.蜘蛛毒有哪些成分?
蜘蛛毒的成分相當複雜,其主要成分有:①蛋白質和多肽類占蜘蛛毒物質的50%以上。②酶類有堿性磷酸酶、蛋白質水解酶、磷酸二酯酶、脫氧核糖核酸酶、神經磷脂酶等,不同的蛛毒中所含的種類不盡相同,但在所有的蛛毒中都有透明質酸酶。③小分子有機物和活性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