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胎教音樂鑒賞(2 / 3)

此作品的思想內容充實,個性鮮明,深刻展示了貝多芬內心的矛盾、痛苦和鬥爭。在樂章的安排上,作曲家打破了一般古典奏鳴曲“快—慢—快”的各樂章結構布局,代之以表現使情緒不斷增長的樂章安排:第1樂章為慢板代替快板的奏鳴曲式,第2樂章為稍快板,第3樂章為激動的快板,奏鳴曲式。這種大膽布局,更增加了音樂的動人魅力。

[作品欣賞]

全曲共分為3個樂章。

第1樂章為慢板,表現出的抒情感是獲得“月光”的浪漫主義特征的主要依據。全曲沒有主題對比和力度對照,均勻的運動造成延綿不斷的流動感。樂曲的伴奏音形成平靜和諧的和聲背景,在這個背景下,出現如歌般的主題。

這個主題旋律具有浪漫主義夜曲的特點,色調是暗淡的,仿佛作者心弦的波動,整個樂章通過音區、和聲、節奏的變化,將作曲家內心的悲哀、激動、幻想細膩地表現出來。

第2樂章為稍快板,具有小步舞曲的特征,情緒比較和悅,與第1樂章形成對照。同時,作為連接環節,緩和了第1樂章的憂鬱氣氛,完成了到樂曲終章的過渡。

第3樂章為急板,是最富於戲劇性和矛盾衝突的樂章,它是全曲的重心,各種鮮明的音樂形象都在急速的運動中表現出來。

結束部力度的急驟變化,造成了呈示部的緊張性,羅曼·羅蘭稱之為:“一場大冰雹傾盆而下,震撼人的靈魂。”在結束部的末尾,幾個結束樂句,使緊張氣氛緩和下來,進入發展部。

展開部內心的激動更為強烈,感情更為奔放。它肯定了人的意誌,堅定了克服困難的信心,在全曲結束處,當音樂突然沉寂下來之後,又一次響起了結束部的主題,新的情緒又在高漲,這是最後的衝擊,最後的抗爭。隨之是2個強有力的主和弦——意誌和力量的象征,結束了全曲。

[欣賞提示]

這是一首不算簡單的樂曲,它的不簡單是指它內含的深刻主題:人的意誌和力量的不可戰勝性,因此這又是一首益智樂曲。孕婦欣賞它時更多地需要理解和想象,以促進胎兒的智力發展。

《降E大調夜曲》(肖邦)

[作品簡介]

鋼琴曲《降E大調夜曲》為肖邦所做21首《夜曲》中最早的2首中的第2首,創作於1830~1831年。

這首明朗的、田園風格的夜曲有著寬廣如海的旋律,其搖擺、蕩漾而新穎的和聲伴奏,猶如一首無詞歌。全曲安逸平靜,幾乎毫無對比,表現了一種凝神沉思的情趣。

[作品欣賞]

樂曲一開始,恬靜優美的音樂旋律(主題A)就把人們帶入了寧靜的月色之中,使人忘卻了一切憂愁和煩惱。

這一優美的主題在整個樂曲中反複了3次,輔以大量裝飾音,帶有較強的即興色彩,使旋律更為流暢,樂思更加深化。這種即興特點,在主題B中有所減弱,與主題的音調略有對比,帶有沉思和抒情的色彩。

接著,主題A的音調又相間出現了2次,而每一次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裝飾和變化。而後出現了主題C,形成臨近尾聲的氣氛。

在主題C變化重複一次後,出現了一段富有熱情的華彩段落,樂曲結束在安逸、恬靜的氣氛中。

[欣賞提示]

這首樂曲安逸平靜,尤其適合於孕婦在孕晚期聽,也適合給胎兒聽。由於它表現了凝神沉思的意境,因此孕婦在孕晚期情緒急躁時欣賞它能使自己鎮定下來,而胎兒聽則能減輕胎動,對胎兒性格培養有好處,也適宜於晚間幫助孕母和胎兒入眠。

《鱒魚》(舒伯特)

[作品簡介]

《鱒魚》是舒伯特寫的一首富於戲劇性的藝術歌曲,作於1817年,當時他才20歲。歌詞取材於詩人舒巴爾特的一首浪漫詩,它以敘述式的手法向人們揭示了善良和單純往往被虛詐和邪惡所害。借對小鱒魚不幸遭遇的同情,抒發作者對自由的向往和對迫害的憎惡,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

1819年,舒伯特又采用這首歌的曲調,作成A大調鋼琴五重奏,使得這首《鱒魚》更為著名。

[作品欣賞]

歌曲弱起的節奏貫穿全曲,旋律明快。在歌聲出現之前,有6小節活潑、輕快的前奏。它還一直貫穿在整個第1、第2部分的伴奏音樂之中,旋律流暢而活躍,形象地描繪了潺潺流水以及小鱒魚在水中暢遊的神態。

歌曲第1部分由5個樂句組成,音樂活躍而又靈巧,體現了小鱒魚天真活潑的動態。第2部分的旋律是第1部分的重複,但歌詞不同,它描述了漁夫在思忖如何引魚上鉤,表達了作者暗中的希望:希望河水又清又亮,他別想用那魚鉤把小魚釣上。第3部分先渲染了河水被攪渾和鱒魚上了鉤的痛苦掙紮的情景,最後表達了作者看到魚兒受騙上鉤的不平而惋惜的複雜心態。尾曲與前奏、間奏基本相同,全曲前後呼應,完整統一。

[欣賞提示]

《鱒魚》這首藝術歌曲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它適合孕婦在懷孕中、晚期聽。孕婦在欣賞時要對歌曲進行一定程度的理解,對提高胎兒的智力發展大有益處。

《搖籃曲》(舒伯特)

[作品簡介]

這首廣為人們喜愛、熟悉的《搖籃曲》,是舒伯特在19歲時創作的作品,作於1816年。後被改編為鋼琴、小提琴等獨奏曲以及合唱曲等,成為廣泛流行的樂曲之一。

搖籃曲一譯“催眠曲”,最早為母親撫慰嬰兒入睡時詠唱的歌謠,後由舒伯特、勃拉姆斯等作曲家等發展為藝術歌曲。19世紀,搖籃曲成為一種特性曲風格的器樂體裁。其特點為3/4拍或6/8拍、4/4拍,速度中庸或徐緩,主旋律親切溫柔,伴奏音型多模仿搖籃擺動的節奏。

[作品欣賞]

此曲輕而徐緩的旋律,非常甜美,表現出安詳、溫馨的意境,充滿著無限溫存和愛撫。伴奏聲部用穩定和不穩定的2個和弦的不斷交替,形成了搖籃的晃動感,進一步烘托了樂曲平穩、寧靜的氣氛。

[欣賞提示]

搖籃曲尤其是舒伯特的這首搖籃曲特別適合孕婦在晚上用音樂與胎兒交流,讓胎兒安靜入睡,它能增強母親與胎兒的感情,能平靜胎兒的躁動。

《第一弦樂四重奏》第2樂章“如歌的行板”(柴可夫斯基)

[作品簡介]

柴可夫斯基一共寫了6首室內樂作品,以《D大調第一弦樂四重奏》最為優秀,作於1871年。其中又以第2樂章“如歌的行板”最為突出,常單獨演出,是作者著名的音樂小品之一。

作者創作這個作品時,沙俄的反動統治令人窒息,柴可夫斯基感到苦悶壓抑,沒有出路,這首緩慢悲哀的第2樂章正是這種痛苦心靈的傾訴。1877年,列夫·托爾斯泰來到莫斯科音樂學院,當他聽到這首樂曲時,被感動得流下了熱淚。

[作品欣賞]

曲名為原曲的速度表情術語——如歌的行板。

第1部分基本上是民歌主題的呈示和變奏。第1部分的第2主題是第1主題的自然繼續,但是,第一小提琴與中提琴交替奏出一種祈求、疑問的音調。

第2部分(中部)是主調風格的。開始,由大提琴、中提琴撥弦表現出不可排遣的鬱悶心情,第一小提琴祈求式旋律,充滿熱情和幻想,後半段感情更為沉鬱而悲切。

第3部分是第1部分的壓縮再現。在最後的尾聲中,又時斷時續地出現嗚咽般的民歌音調。最後,樂曲以2個清澈的和弦,平和地在夢幻般的音樂聲中結束。

[欣賞提示]

這首作品本身想表達作者對帝俄時代人民的痛苦的關懷,因此有些旋律顯得憂鬱。孕婦在聽這首音樂時重點要放在體會音樂對人物內心世界的反映上,要帶著深切的關懷去理解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孕婦最好在孕晚期時配合聯想胎教聽。

《天鵝湖》(柴可夫斯基)

[作品簡介]

四幕芭蕾舞劇《天鵝湖》的音樂由柴可夫斯基作曲,完成於1876年。故事為:美麗的公主奧傑塔及其女友們在天鵝湖畔采鮮花,被惡魔羅特巴爾德用魔法變成天鵝,她們隻有在夜晚才能恢複人形。一天,王子齊格弗裏德在湖邊打獵時與奧傑塔相遇,他們互相傾慕,並產生了愛情。奧傑塔向王子敘說了自己的不幸遭遇,並告訴他,唯有真誠的愛情才能破除魔法。王子發誓忠貞不渝,永遠愛她。王子決定在次日挑選新娘的舞會上宣布奧傑塔為新娘。惡魔用詭計把女兒奧吉莉婭扮裝成奧傑塔的模樣,欺騙了王子。王子發覺受騙後,立即奔向天鵝湖畔,他用堅定忠貞的愛情終於戰勝了魔法。隨著一聲巨響,惡魔隕滅,奧傑塔及其女友們恢複了人形,奧傑塔與王子終於贏得了幸福。

[作品欣賞]

舞曲音樂共29小分曲,現擇其《小天鵝舞曲》賞之。

《小天鵝舞曲》是舞劇第2幕“天鵝之舞”(第13分曲)中的第4首舞曲。描述了奧傑塔向王子表達自己的不幸遭遇後,王子發誓要以自己的忠貞愛情營救奧傑塔和所有被魔法變成天鵝的少女們,4隻小天鵝在滿地銀輝的天鵝湖畔翩翩起舞的場景。

這首舞曲精巧別致,諧謔活潑。開始,在大管吹奏的短促的頓音背景上,由2支雙簧管輕盈地奏出主題曲調,栩栩如生地刻畫出小天鵝純潔、天真可愛的形象。

中段順著第1段旋律末尾的音,由弦樂器奏出對比的主題旋律。放寬的節奏和力度的變換猶如舞姿和場麵的變化,音樂情緒達到高潮。

第3段是第1段的再現。最後以很強的力度幹脆利落地結束了全曲。

由於各樂段間的結束小節與開始小節剛好巧合(重疊),因此銜接得縝密精巧,珠聯璧合。

[欣賞提示]

《小天鵝舞曲》歡快明淨,適合孕婦在孕早期或晚期時聽,也適合給胎兒聽,形象生動的音樂語言給胎兒描述了4隻小天鵝純真可愛的形象,音樂形象鮮明可觸,能促進胎兒的感知能力和智力的發展,也能給性格抑鬱的胎兒一個歡快的刺激。

《A大調鋼琴奏鳴曲》暨《土耳其進行曲》(莫紮特)

[作品簡介]

這首奏鳴曲寫於1778年,格調明朗,由於作曲家沒有采用快板樂章,而采用變奏形式寫成第1樂章,因而作品更富於詩意和幻想色彩。全曲共分3個樂章,其中第3樂章就是著名的《土耳其進行曲》。

莫紮特的音樂充滿熱情和樂觀的情緒,音樂語言通俗易懂,樸素親切,不乏深邃的情感,他十分強調音樂的自然、和諧、均衡,因此他的音樂又具有典雅、含蓄的特點。正像莫紮特1781年9月給他父親的信中所說:“因為感情——不論是否激烈——永遠不可以令人厭惡的方式表現,所以即使在最驚心動魄的場麵中,音樂也永遠不能引起耳朵的反感,而仍應當引人入迷,換句話說,要始終成為音樂。”這就是莫紮特的音樂。

[作品欣賞]

樂曲分3個樂章。

第1樂章為主題與變奏。音樂主題抒情明朗,富於歌唱性,並略帶舞曲特點。

這個主題旋律線條平穩,起伏不大,柔和的音樂中又略帶歡快的氣氛,主題一共變奏了6次,形象基本保持原樣,但在第3次變奏時,音樂有了變化,好似音樂的對比中部,使整個樂章充滿了詩意的幻想。

第2樂章為小步舞曲。全曲共分3段,從音樂情緒上看,好像是前一樂章最後一個舞曲性變奏的繼續,但是更明亮、更抒情。

第3樂章為回旋曲式。這個樂章就是廣為流傳的《土耳其進行曲》,它具有當時比較時髦的所謂東方異國情調。它激奮有力,具有一往直前的精神。

[欣賞提示]

這首樂曲適合孕婦在妊娠中、晚期聽,也適合給胎兒聽。《土耳其進行曲》是莫紮特的代表作之一,它能使胎兒在追逐樂曲奇幻般音符時,腦部流動活躍,促使其腦部的“網路”聯絡迅速,對智力發育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