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拆了千家萬戶,也撈了不少灰色收入——正像很多同行的官員一樣,享受著於自己工資完全不相稱的富足生活,但張全林顯然還沒有實力穿著古奇(GUCCI)去深圳觀瀾湖去欣賞美金打造的老虎,悠閑地揮動高爾夫球杆,便能抓下一隻隻小鳥和老鷹。
但憑借對是時尚流行風敏銳的關注(韓倩兮那裏的大量品牌雜誌比如《瑞麗》、《男人幫》自然是功不可沒),張全林還是在某些大亨身體力行的感召下,因地製宜地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拉風運動:戶外攀登。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不管正經運動搞的怎麼樣,玩時尚的人總要先打造一套像樣的裝備。奧索卡的搖粒絨上衣是啥時候都要套上的,現在在皮衣裏麵,張全林就套著它。由於衝鋒褲看起來有點臃腫,也挺重視風度的張全林這次沒穿著它來山西。而這雙天目蘭的疾走鞋以及始祖鳥45升的背包,正是張全林最滿意的裝備,在寶雞很難買到正版,使他大老遠托孔令龍從燕京城的“山顛戶外器材裝備”專業店搞到的。頗在身邊炫耀了一番。
有了新玩意兒的小資們,往往會像水仙花一樣自戀成狂,可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別人對他引以為傲的東西視而不見。“明月何曾照溝渠”,使他們往往發出的哀歎,卻不知他們的這些“小東西”早已經遠遠超出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必需品的範疇,對大多數努力朝著小康方向蹦達的人民來說,就是糟蹋大把銀子換來的衣褲鞋包。
這回竟然在車上遇到了識貨的“明月”,深有作為“溝渠”自覺性的張全林自然是像遇到了潘金蓮的西門慶——起碼也像是遇到了鍾子期的俞博牙,二話不說,就緊緊貼了上去:“吘,佘先生,您也玩戶外?”
“隻是喜歡,強身健體而已。象做咱們這個的得要個好身板啊,啥樣的山溝說不定都得鑽啊。”佘先生回答道。
“做咱們這個的”,張全林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但看起來這個佘先生是把自己當作是同行了,可他又是作什麼的呢?張全林當下還看不出來。可他也沒有當即點破,隻是隨聲附和:“可不是嘛,在這方麵,我們這些年輕的還要多和前輩學啊。”
佘先生顯然對這個小夥子謙虛的態度很滿意,這也挑起了他說話的興趣:“小張啊,我問問你,你知道天目蘭這個牌子是怎麼來得嗎?”
張全林搖搖頭,以最恭敬的目光望著買了個關子的佘先生。就他眼裏含著的那高濃度的求知欲而言,恐怕是就連軍情六處的首腦來了,也會忍不住把連詹姆斯·邦德的內衣顏色都會透露給這個看起來很恭敬的小子吧。
佘先生自然就更挺不住這灼熱的目光倆秒鍾的注視,哇啦哇啦地來了個知無不言:“曆史咱們應該都挺熟的,歐洲古代三次大規模的蠻族入侵你都知道吧,第一次是維京海盜和北歐黑森林的野蠻人直接攻破羅馬帝國的王城;第二次是被我們大漢的衛青、霍去病趕走的匈奴人遷徙到哪裏,直接成就了‘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大名;第三次就是蒙古帝國的‘瘸子’鐵木兒汗的大規模入侵,那之後百年中歐洲貴族一提起他的大名還瑟瑟發抖。”
張全林一邊聽著一邊頻頻點頭,假裝知曉地迎合著講得興高采烈的佘先生。心裏卻在暗自盤算,這人講起曆史來侃侃而談,看來這方麵知識還很豐富,這像是幹那行的呢?
佘先生卻不知張全林的勾當,隻是講下去:“這鐵木兒的彪悍和勇忍和凶猛,給歐洲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於是在建立一個戶外品牌的時候,就是借用鐵木兒(Tamerlan)這種來去如風,百折不撓的形象,確立了天目蘭(Timberland)這個牌子。”
“奧,原來是這樣啊。”張全鄰座恍然大悟狀,緊接著又從眼中和嘴裏向佘先生密集發射了不下百枚赤裸裸的欽佩。
佘先生剛眯著眼睛盡情享受了張全林送上來的吹捧,突然問了張全林一句:“小張,你是做那各行當的,通銷還是自藏?”
這可把張全林問住了,啥是通銷,啥時自藏,這類似黑話的東西,他可是一點也摸不著頭緒啊。
Ps:這章寫的比較鬱悶,4天時間前後重寫了4回,終於沒有了再次刪除的勇氣,就這樣掛上來了。請多見諒。文中關於天目蘭和鐵木兒汗的關係,隻是地震在讀古代史中的一點聯想罷了,小遊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