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兩個胸針兩隻船(8)(1 / 2)

“他收的還不都是給你攢下了啊,電業局人都有錢,尤其是農電站的,哪個不是幾百萬的富翁,過年都是送一萬吧。我們單位也就是局長收的多,副局長們隻不過就是兩條煙啦或者是幾箱奶,還沒有局長的零頭呢。我告訴你啊,不管任何行政單位不管單位大小,隻要是一把手那就行,寧當雞頭不當鳳尾嘛,我家裏都是給別人送,沒有給我們送的,我爸給人送,我給人送,我弟弟在外地也是給人送。”

王錦花接著劉姍姍的話茬:“今天我還和單位劉姐聊天呢,你見過的,她男人也是政府的頭頭,轉過來轉過去的,你給他送,他給你送,年前就是這樣,其實我總結了一下年關忙碌的人就是越能弄下事的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壞人。你看啊,領導們很忙,年關了,不是檢查就是慰問,還要在家裏等著收禮。行政單位的中級幹部們很忙,他們除了應付年關的檢查等等工作,還要到能管轄的地方虧些東西呢,虧的東西一是自己過年,二是再進貢給領導。還有就是我們這些條管單位包括俊玲她們煙草公司,都是關乎民生社稷的,年關電路要是出點問題,不僅群眾要罵娘,縣裏領導也要追問,她們煙草公司也一樣,年關了都需要購買高檔煙,也是要理順各種渠道。還有我姨那個廣電中心,雖然每年都是臘月前要求用戶交下一年的閉路費,不交就在臘月底停你的閉路,讓你看不成春晚,人們都有非議,可是大家並看不到他們單位的維修工數九寒天的整修線路,製播人員每天堅守在那麼多台熒屏前的困頓。所以啊,不要看到別人得好處,要看到人家的付出。”

“好家夥,小媳婦兒三天不見刮目相看啊,哪裏來的這麼多理論呢,中毒了吧,有能力的想忙碌的人多著呢,哪怕是給他們一半的工資,他們也願意。不說這個了,你家裏有啥好東西啊,給我也來一點。”

“米麵油、麻花、頭肉、蔬菜咱們都不缺,茶葉你又不愛喝,你說你要什麼啊?對了,醋能美容,山裏有人送了兩桶柿子醋,我明天給你一桶,每天喝點醋,你會早點找到婆家。”

“吃醋了我吃醋了,我吃你的醋了。別人聽起來好像咱倆情敵了。好吧,為了感謝你的盛情,明天我給你一個包包吧,才在淘寶上買的,很時尚的。”姍姍在淘寶上買了兩個不同款式的包,本來是想給倩倩一個,可是忽然覺得給不給已經沒意思了,也沒必要了,剛好給這個包包找個出路。

這幾天任俊龍也很忙,這個臘月他和馬師傅的“荀縣綠”箱裝蔬菜也掙了一點錢,雖然沒有當經紀人販運蔬菜掙的錢多,但是這也算是開辟了一條新路。盧倩倩上班也忙,剛去了新單位,她也很珍惜,她知道自己隻是一個公益崗位,其實這隻是政府部門對他們的一種好聽的稱呼,說白了還不就是合同工嗎?原來倩倩也沒有考公務員或者進事業單位的想法,但是自從上班後,她看著周圍幹部們悠閑的生活,緊張快樂的工作,自己內心對公家人的那種向往油然而生,她知道自己考不上公務員,但是事業編製也可以啊,所以她不時地向周圍的老同誌打聽如何才能進入事業編。大家不約而同地指出了兩條選擇道路:每過幾年縣裏都會統一招考一批事業編製的教師或者某些事業單位的人員,第二條路就是大中專畢業生找縣長簽字直接成事業編。盧倩倩覺得隻有走第一條路了,所以她又重新拾起了久違的課本,開始學習有關招考的書籍,在一旁仔細觀察的藺保才覺得這個女孩雖然出自農村,但她也是很有誌向的,不由得對倩倩更生愛意。要說任俊龍和盧倩倩,他們倆還是那麼親熱,每天手機消息不減,不過就是見麵的機會少了。盧倩倩晚上一般在城裏住,任俊龍在村裏住,大冬天的俊龍騎摩托車進城,盧倩倩都舍不得讓勞累一天的俊龍著凍,用俊龍的話說:“我不怕凍,你上班後咱們親嘴的時候都少了。”其實任俊龍還沒意識到何止親嘴的機會少了,自從在市裏送禮回來後,盧倩倩親嘴都沒有那麼激情了,俊龍問:“今天怎麼了,親了幾下就停了,你嘴裏也那麼幹燥,一點口水都沒有,我就想親你的口水。”木訥的倩倩說:“沒啥,這兩天單位心裏亂。知道你單位忙,剛去的也有個適應過程,不像咱們村裏一天沒人管,自由。”

兩個人年前最後一次相跟著走路,是在臘月二十七的中午,這天他們汾河灣鄉逢集,由於是年前最後一個集市,所以汾河灣鄉的大街上可謂是人山人海,年貨豐富。汾河灣鄉的集市就位於鄉政府所在的東西大街上,這個三十多米寬窄的大街上擁堵得想騎個摩托車過去都很難。大街西南邊的一片空地是牲口市場,前些年多以牛、騾子、豬仔、羊交易為主,現在不是大棚蔬菜就是種田機械化,牛都成了農村的稀罕物,至於騾子、驢更是難得一見。在汾河灣鄉每年鬧社火的時候有個傳統節目,就是幾十頭騾子拉個鼓車,車上坐著敲鑼打鼓的漢子,滿街撒歡地跑,這個節目是每年社火的壓軸戲,可是現在敲鑼打鼓的人不缺,就是找不下騾子。至於驢就更是找不到了,有個成語是卸磨殺驢,現在哪裏還有磨啊,連磨都沒有了,驢的存在還有意義嗎。但是這個牲口市場並沒有消失,既然是牲口市場,那就是家裏養的一些畜生,狗也算是畜生,這個畜生這幾年卻是比他主人的爹媽還吃香,尤其是藏獒在荀縣、在汾河灣鄉尤其的紅火,所以這個牲口市場逐漸成了汾河灣鄉的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