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拍四,我拍四,一鼓作氣能成事;
……
我把成語拍手歌寫下來教給小祥應,她很快就學會了,並且玩得非常高興。
因為這種耳濡目染,日常生活中的小祥應詞彙十分豐富——
餓了的時候她會說:“姥姥,我饑腸轆轆、饑不擇食了。”
冬天看到草莓,她說:“水靈靈、紅彤彤的草莓真漂亮,我都饞涎欲滴了。”
秋天看到滿地的落葉,她說:“這落葉這麼多,鋪天蓋地的。”
國慶節看禮花,她說:“這禮花五彩繽紛的,真好看。”
她讓你幫忙而你又不爽快的時候,她會說:“求求你了,舉手之勞的事你就幫幫我吧!”
看到爸爸媽媽因為意見不統一而爭吵,她說:“你們兩個不要針鋒相對的!”
……
小祥應說話不但詞彙很豐富,有的時候還很幽默。一次望著她剩下的米飯,媽媽說:“怎麼不吃幹淨?不知道‘粒粒皆辛苦’嗎?”她說:“不是我不吃,是這些飯被幾個fly(蒼蠅)咬髒了。”“咱屋裏一個fly都沒有,你狡辯。”生活中的小祥應就是這樣,經常妙語連珠,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說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話來,因此和她交談是一種樂趣。
很多成年人認為孩子還小,學習成語對學齡前的幼兒來說是不是太難了?孩子能理解嗎?其實沒必要有這種顧慮。很多流行歌曲,孩子雖然不理解,但經常聽也會唱,這與掌握成語的道理是一樣的。通過多年實踐,我們發現,孩子的情景領悟本領實在是讓人驚歎,很多詞彙我們在教的時候並沒有任何解釋,但是孩子仍能運用得非常恰當。看來,我們人類真的要重新認識嬰幼兒了。
如何教孩子學習成語
成語的內涵比較深刻,小的幼兒難以接受,但是成語語言精練,內涵豐富,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認知,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習成語,要采用符合幼兒學習特點的方式,列舉如下:
1.采用故事的手段教學。選取淺顯、有趣的成語故事,邊講故事邊解釋,孩子就很容易接受。
2.配合圖畫學成語,利用成語故事書,邊看圖邊講述,更符合孩子形象思維的特點。
3.將成語穿插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和孩子比賽賽跑,家長就可以把“遙遙領先”“奮起直追”“望塵莫及”等成語穿插在比賽中,使孩子在玩的過程中也理解了這些成語的意思。
4.與孩子做成語接龍的遊戲,形如:“珠光寶氣、氣象萬千、千軍萬馬、馬到成功、功德無量”等。在家庭中,你說一句,我說一句,積少成多,也會提高孩子的語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