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東方出版社的阿姨們都對他有印象,叫他“小博士”或“小天才”。一直到6歲多一點時,有一次他去東方,阿姨們開玩笑地說:“王乃慶,怎麼辦?我們東方已經沒有你可以看的書了。”
那時他的求知已進入第三階段,東方出版社的兒童讀物的確已經很難再滿足他的求知領域了,因此我們另尋書源,找到了商務印書館。商務印書館是專門賣大專用書及專門學科叢書的。我們走進去,王乃慶開始找尋他所想要的書時,有趣的事發生了。王乃慶拿了一本《中山自然生物學大辭典》到櫃台時,小姐很客氣地對我說:“先生,這是大專用書,恐怕不適合這位小弟弟吧!”
“沒有關係,他需要用這本書,麻煩你包一下。”我笑著對她說:她似乎認為我沒有聽懂剛才的話,於是又說:“先生,我是說小弟弟才這麼小,這是大學生用的書,不太適合他。”再強調一次。
“小姐,他識字很多,懂得也很多,這本書他是看得懂才買的。如果你有所懷疑,這樣吧!你隨便翻一頁,讓他解釋給你聽。”我隻好這麼建議。
瞪大眼睛,一臉的好奇與不信,促使她翻開書中的一頁。
王乃慶看了一會兒,就將書中所寫講給這位阿姨聽。
在接受與難以置信之間,她為我們包好書,結束了這有趣的場麵。
在王乃慶的書櫃上,有我們在他才1歲兩個月時為他買的一本書——讀者文摘發行的《自然界奇觀》;在他3歲左右,我們為他買的一套名人出版社的《名人偉人傳記全集》(120本),目的是希望王乃慶能夠體會這些偉人成功的真精神。
天文方麵的書都是他自己買的,我們對天文也隻限於一般常識而已。從王乃慶4歲開始接觸天文方麵的知識起,圓山天文台就是我們3個人經常光臨的地方了。
總括起來,4歲以前的書大部分是我們買給他的,因為那時他還沒有選書的能力;有一些則是我們在他未識字之前,覺得那書還不錯,先買了放著,等他看得懂時再給他,另有一些是帶著他一起選購的。
但4歲後,由於智力快速地發展,他以自己看書的經驗,加上思考,決定了自己閱讀的方向。我們做父母的,給予他自由選擇的權利,隻要不是有不良影響的書籍,都不加幹涉。
8歲的他坐擁3書櫃的書,每天一定抽出一兩本來閱讀,有些書甚至看過四五遍還在繼續研究。這時正是他求知若渴、智力發展的加速時期,預料3個書櫃很快就會不夠用了。
王乃慶的“書香世界”會慢慢擴展,香味也會愈來愈濃,希望做父母的您能聞到,也幫自己的孩子建立一個屬於他的“書香世界”。不過書擺在那兒不動是不會飄香的,鼓勵他時常閱讀,時常購買新書,這樣才能書香飄得久、飄得遠。
如何延長孩子的注意力
神童之父王則敏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有足夠驕傲的資本——8歲的王乃慶坐擁三書櫃的書,這是任何一個與他同齡的孩子都無法企及的。通過讀書王乃慶注意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可能不會遇到和王乃慶一樣的情況,也無法通過讀書來訓練注意力,那麼家長就要知道,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就是10分鍾左右,但凡他非常感興趣的東西,可以延長他的注意力,所以家長一方麵要進行注意力方麵的訓練,一方麵多給他創造一個好的環境,鼓勵他多做一些他感興趣的事情,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如何延長孩子的注意力,家長可以這樣做:
1.防止無關刺激的幹擾。一次讓孩子注意的東西不可太多。
2.想辦法使孩子學習的任務變得十分有趣,兒童對有興趣的東西注意時間就長得多。
3.盡量讓孩子手腦並用。看一看、聽一聽、做一做,能維持注意力。
4.指導孩子學會一些注意(指有意注意)的方法。
5.把要他學習的任務遊戲化。兒童在遊戲情景中,注意力會提高很多。
6.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幫助他集中注意力。
7.不要勉強他集中注意於他不喜歡的任務很長時間。
8.想辦法逐漸改善他的注意力“長度”。比如:設置短時可以完成的任務,並且幫助完成,再逐漸加長。
9.用一個小小的定時器,調到你認為他可以完成一個任務(如拚搭一座高樓)的時間,當他已完成了,而定時器還還沒有響,說明他提前完成了,就大力表揚,這對他集中注意、完成任務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