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健康的生活,無論大人孩子都是很倒黴的。身體不健康,對大自然的美和人工的美都不能欣賞。因此,孩子的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對孩子的健康最重要的是新鮮的空氣和新鮮的水。
新生兒最好的食物是母乳。除非母親沒有奶,否則都應當喂孩子母乳。若沒有母乳,調理好的牛乳是最佳代用品。
最好讓孩子多喝水,我從女兒4個月時起,在喂她吃母乳之前,先給她點蜜柑汁。再過一段,開始給她喝湯、吃煮熟的雞蛋、馬鈴薯等。大多數孩子愛吃穀類食物,這是他們最好的食物。然而,女兒卻不愛吃。我認為孩子愛吃的食物就是最好的食物,所以隻給她吃喜歡的食物。但是在她兩周歲之前,不讓她吃肉。
德國有句諺語,意思是“人的性格取決於食物”。看來,食物同人的性格確有關係。
有人主張“菜食療法”,他們說選擇不同的食物,就能使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按照他們的理論,給孩子多吃胡蘿卜,牙齒和皮膚就會美麗;吃馬鈴薯就能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吃菜豆就能發展孩子的美術興趣;吃洋白菜和花菜會使孩子思想簡單,成為平凡的人;吃青豆易形成輕率的性格。因此,可以讓厭惡數學的孩子多吃馬鈴薯,讓缺乏美術興趣的孩子多吃菜豆。同時,沒常性的孩子禁食豌豆,粗暴的孩子禁食洋白菜。
這個菜食療法雖然沒有理論根據,但是從經驗來看,也並不是無任何道理。例如,俄國的農民因經常吃胡蘿卜,牙齒和皮膚非常美麗。若讓孩子過多地吃鹹菜、餡餅、生蘋果、點心,會變得精神失常。
有的母親,孩子一哭,馬上給東西吃。這個方法很不好。絕對不能讓孩子吃東西無定時。這樣做孩子不好養活。有的母親,孩子一要吃的就給。這樣做的結果,孩子長大後會成為無節製的人。
吃得過多對孩子的健康有害。許多母親給的糖果是有損於孩子的胃口的,因為便宜的糖果用的是有毒的染料,女孩子愛嚼的口香糖也是不好的。
有的人曾說:“不同的胃,可以使人成為樂天派或厭世派。”胃病能使孩子憂悶、不愉快、不幸福,胃不好的人絕對享受不到健康者的幸福。
有一次,法國路易十五世在外散步,乞討者到他跟前伸出手說:“先生,請幫幫忙吧。”國王給了他一些金子說:“餓漢,我很羨慕你。”我們不可以把孩子變成路易十五世那樣腦滿腸肥的人。
消化不良使大人難受,尤其使孩子難受。為了預防消化不良,最好在吃飯時能愉快地吃。當然,快活並不隻是在吃飯時,但是吃飯時必須尤其高興。心情好,消化得就快。有句諺語:“早起能使人健康、富裕、聰明。”然而,笑也能使人健康、富裕、聰明。因此,笑是富貴長壽的秘訣。
翻開曆史看看國家興亡的規律,我們就可以發現,一個國家的衰亡,必定是由於國民健康狀況的下降。國民健康水平下降的國家,盡管擁有許多財富,又有悠久的文化,但是卻不能保住國家。因此,國民的健康是國家繁榮昌盛的關鍵。我們應竭盡全力宣傳健康的重要性。學校教師要熱心地向學生講國民健康問題。做母親的為了撫養健康的兒童,應當通過讀書、聽講演掌握衛生知識。
如何糾正孩子挑食的習慣
斯特娜夫人認為對孩子的健康而言,最重要的是呼吸新鮮的空氣,喝到幹淨的水,以及擁有高效而充足的睡眠。這話看起來簡單,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家庭的孩子還對零食念念不忘,對自己不愛吃的食物不屑一顧。這種情況讓很多家長著急。其實這種不良的飲食習慣,開始多發生在幼兒及兒童時期,偏食會導致營養素攝入不足或過剩,從而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糾正孩子偏食,家長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
2.不要給孩子過多的選擇。孩子的口味固然要照顧,但是不用多,有一種他喜歡的東西做搭配就夠了。
3.正確估計孩子的食量。孩子雖然活動量大,但胃口小,要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則,在下一餐給他提供含維生素較多的水果。
4.適度放權,讓孩子跟隨家長一起買菜,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食物,同時在準備午飯時讓孩子參與進來,做點擇菜、洗菜的工作,讓孩子體會到自己動手的快樂。
5.盡量減少零食,在進餐前專門挑選一些與飲食有關的兒歌,引導孩子吃掉兒歌中提到的蔬菜。
6.用故事引導孩子,或者讓孩子接觸一些大孩子。告訴孩子偏食會導致營養不良,個子長不大被人欺負。孩子的本能是自我保護,知道這些,他會在心理上鼓勵自己不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