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班克博士主張在小學裏開辟庭院,分派給每個學生,讓他們在這裏栽培花草。讓孩子搞園藝確實是很好的教育方法。我讓女兒從小搞園藝,栽培花草和馬鈴薯等,女兒每天給它們澆水、除草,觀察它們的生長情況,感到非常高興和有趣。
每年夏天我帶女兒到山中過幾天野營生活,讓她在那裏研究自然。我還經常帶她到原野去,在草叢中觀察野花和小蟲。草叢中有歌德所說的“草叢小世界”,即各種小蟲組成的世界。
幸而我們有幾年是住在森林附近。森林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教科書。每逢晴天,我帶女兒和女傭人去樹林中玩,在這裏教給她各種樹木和小鳥的名稱。我們還帶去照相機,拍攝好看的風景和花草。照片洗好後,再上顏色,這也是她的一種樂趣。
在樹林中,我教給她詩人歌頌自然的詩。在晴朗的天氣中,呼吸著新鮮空氣,立足於肅靜的大地朗誦古人的詩,是非常愉快的事情。女兒還在樹林裏繪畫,以樹木和鳥類為素材寫出各種散文。
如何讓孩子親近大自然
斯特娜夫人像老威特一樣推崇“自然教育”,她認為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大自然更博學更無私的老師了。把孩子帶到大自然中去,既可以正確疏導孩子們過剩的精力,也可使孩子心地高尚。然而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從小缺少接觸自然的機會,作為家長可以這樣做:
1.常去山間水邊度假。家長們可以利用周末或節假日去山間水邊走走,讓孩子們親眼觀察田野是如何向人類提供糧食、蔬菜和水果的,森林是如何向人類奉獻木材和更為寶貴的新鮮空氣的,江河湖泊是如何向人類供應水源以及魚蝦等水產的,大山是如何向人類敞開自己的懷抱呈獻上無價的礦藏的……
2.把大自然帶回家中。如在家裏添置一個魚缸,養幾盆小花,喂養幾隻小動物等等。孩子們在與動物、植物的親密接觸過程中,自然會對大自然產生越來越親密的感情。
3.少買玩具多買儀器。比如可以為孩子購買望遠鏡,方便孩子探索星空,並由此讓孩子在小小年紀就對浩大繁複的宇宙的構成和來源做深刻的思考。
4.有目的地引導閱讀跟大自然有關的圖書,教會孩子通過書籍來解答疑難、查詢資料,由此也增添了對大自然的崇敬、向往和好奇。
5.鼓勵孩子投入相關的活動。如在清晨或傍晚,用望遠鏡觀察各種各樣的鳥兒如何哺育子女,如何談情說愛,如何交配繁殖。或者讓孩子錄下種種“動聽的自然聲音”,聽聽飛翔蜜蜂的嗡嗡聲,雨打芭蕉葉的啪啪聲,夜鶯銀鈴般的啼鳴,輕若遊絲的風聲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