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的教育方法很嚴格,但一點也不專製。所謂專製應該是指強迫孩子盲從。我反對專製,不論在教育方法上還是在其他方麵,我都注意講道理。
我認為教育上的最重要之處就在於不蒙蔽孩子的理性,不損壞孩子的判斷力。所以我在批評孩子時,決不采取使孩子不知道為什麼挨了批評的批評方法。再也沒有比父母弄錯了事實而錯誤地批評了孩子更糟糕的事了。即使父母的斥責和禁止是正確的,如果不讓孩子知道原因也是不好的。
可是,這卻是世上常有的事,這就是專製,就是使孩子的理性蒙上陰影,判斷力失常的根源。我努力於弄清事實,避免錯誤地批評孩子。在斥責或者禁止時,總是一一說明原因,使孩子弄通思想。這樣做就用不著擔心蒙蔽孩子的理性或損害他的判斷力了。
我認為一旦孩子失去正常的判斷力,那麼一生就不能正確地判斷事物了。類似這樣的受害者,在世間是數不勝數的。這實在是社會發展的最大障礙。
如果兒子說些魯莽的話,我並不馬上斥責他,而是立即給人家道歉說:“我兒子是在鄉下長大的,所以才說出這樣的話來,請您不要介意。”這時兒子就省悟到自己說了不合適的話,事後一定會詢問原因。
那時我才對他說明:“你說的完全對,我也是那樣認為的。但是在別人麵前說就不好。因為你說了那種話,這位先生不是臊得紅了臉嗎?這位先生喜歡你,又礙著爸爸的麵子,所以沒有做聲。但他一定很生氣,這位先生後來一直沉默不語,就是因為你說了那種話。”
這樣說也就不會傷害兒子的判斷力了。
一經解釋說明,兒子基本上就會明白自己為什麼錯了。為了讓大家了解我的教育方法,假設兒子說:“可是我說的是真的呀!”這時我就進一步開導他:“是的,你說的是真的。但是這位先生可能有他自己的想法,才那樣做的。這位先生可能想:‘我有我的想法,你那麼小的孩子知道什麼。’再說即使你說的話是真的,你也並沒有理由非那麼說不可。因為那已經是人人皆知的事,別的人不都是沉默不語嗎?如果你認為那事隻有你才知道,那你就太傻了。反過來,假如別人在其他人麵前揭你的短處,你會感到舒服嗎?其實那倒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因為大人指責孩子的缺點是理所當然的,橫豎孩子有許多缺點,說出來也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即使這樣,人們對你的缺點不是都裝作不知道嗎?如果你以為人們都不知道你的缺點,那就大錯特錯了。人們知道你的錯誤而沉默不語是因為考慮你的麵子,不使你丟麵子而已。你的缺點人們是都知道的,這樣你就明白人們對你的好意了吧。而你怎麼做呢?也應當這樣。聖書上不是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嗎?所以在人麵前,說別人的缺點和過錯這是很不好的。”
假如兒子還是不理解,又提出:“那不是就得撒謊了嗎(實際上他是決不會這樣問的)?”我就繼續開導說:“不,不能說謊。說謊就成了說謊的人、偽善家。沒有必要說謊,隻要沉默就可以了。如果所有的人都互相挑剔別人的毛病和過錯,並在別人麵前宣揚,那麼世界不就成了光吵架的世界了嗎?那我們也就不能安心地工作和生活了。”像這樣,一直到說通了為止。不過對我兒子用不著說這麼多,幾句話他便能領悟到自己的過錯,含著眼淚保證不再重犯。
我的教育方法就是這樣的。由於我的教育是合情合理的,決不專製,所以沒有蒙蔽孩子的理性,傷害孩子的判斷力。由於小威特語彙豐富,通達詞義,故一點就透。世間的一般孩子,由於語彙的限製,很難實施這種合理的教育。因此,必須盡早教給孩子豐富的語言知識。
經常向孩子討教
老威特認為教育的最重要之處就在於不蒙蔽孩子的理性,不損壞孩子的判斷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經常向孩子討教他的世界裏的問題,這樣便可以培養孩子的判斷力。比如和孩子去麥當勞,你說,今天媽媽不餓,隻是有些口渴,媽媽該喝些什麼呢?他可能會給你推薦一些飲料。千萬不要認為這是一種很淺顯的提問,孩子的判斷力在這樣的一問一答中會得到很好的鍛煉,因為他給你的建議果然能解決你的問題,他以後就敢於為大人做出其他的判斷。這種能力以後運用到社會上,不得了,決策人才是社會的稀缺人才。實際上很多決策並不需要多大的智慧,更多的是需要魄力,這種魄力是長期鍛煉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