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正向激勵——鼓舞士氣的法則(2)(2 / 2)

故事是真、是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夠傳達人們所隱蔽且不願直接承認的感覺或懷疑。因此,你應當花點時間去傾聽這些故事。

一旦你了解說故事的重要性,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個創造故事的人。

任何一個組織都生動地活在故事和圖畫之間。以講故事的形式激勵,就應該留心故事、傳說,以及圖畫的重要性。

語言激勵的妙用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際的主要工具,企業家在向職工傳遞信息時,主要是使用語言。因此,要十分注意語言激勵。這種激勵使用廣、效果快、不需代價、不受限製,隨時隨地都能進行。

語言激勵主要有以下幾種:

正激

這是運用最多的一種激勵方式。這種方式與表揚不同,但它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施程度上,表揚一般較為鄭重,正激則較為隨便;在接受對象上,表揚是確實做了成績,取得進步,正激則不一定。正激,就是使用讚美的語言,多說職工的優點和長處,使其受到鼓舞,從而進發出工作熱情。恰如其分的讚美是管理者激勵下屬的最好方式之一。

原無錫協新毛紡織染廠黨委書記劉吉就成功地激勵了一大批職工,使先進的更先進了,後進的變成了先進。有一次,他與一位聞名全廠的“特殊”青年談話時,就與眾不同地找出了這位青年的幾條優點,他針對這位青年自暴自棄的思想激勵說:“你一不偷,二不搶,三不搞腐化,怎麼會是壞蛋呢!”針對這個青年救過人的事實,劉吉同誌指出:“你有誌氣。過去,你曾經是個好漢。”這樣一次談話,竟成了這位“特殊”青年轉變思想的轉折點。

反激

反激就是反麵激勵,與心理學裏的“反暗示”或者“負強化”相仿,但又有區別。它是用刺激性的言語,鼓動人們去做原來未打算做、不情願做或者不敢做的事。這種激將法在古書中常有描繪。《三國演義》寫諸葛亮反激趙雲、魏延二將一段十分精妙:孔明率師平定南蠻叛亂時,剛到蠻地,便受到十五萬敵軍的阻擊。他令人把趙雲、魏延喚來,可是當他們來到大帳後,孔明卻搖了搖頭,又令人把王平、馬忠叫來說:“現在蠻兵分三路而來。我本想遣趙雲、魏延前往迎敵,可他二人不識地理,未敢擅用。你們倆可分兵兩路,左右出擊迎敵。”孔明見趙雲、魏延在一旁極不自在,便對他倆解釋說:“我不是不相信你們,蠻地山險難窺,地形複雜,你們是先鋒大將,若令你們涉險入深,一旦被敵軍暗算,會挫傷我軍元氣的。你們要謹慎從事,不可亂動。”

趙雲、魏延兩人越想越不是滋味,心想既然是先鋒,如今卻讓晚輩去迎敵,不如先捉幾個當地人問明路徑,今晚就去破敵營寨。當二將手提敵將首級向孔明請罪時,孔明不但沒有責怪他倆違反軍令,卻哈哈大笑:“此乃吾激遣你二人之計也,若不如此,你們怎肯細心打探路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