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領導者欲求上進.除了力求充實自己的能力、學識之外。更應隨時提拔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才,努力將他鍛煉成有用的人,日後可以得到一臂之助。
地位高的人,往往是最知道如何借助別人力量的人。當遇到困難,非自己能夠解決時,就知道如何獲得援手。他自己決不做過於繁重的工作。因為知道分工合作,他隻做那些別人不會做的事。
伊麗莎白的人才分配
治國之道,在於用所當用,人盡其才,不悖物理,不逆天時。
英國“血腥女王”瑪麗留給伊麗莎白的是一個爛攤子。正如愛德華六世在位時的一位樞密院官員所說:“女王經濟拮據,王國耗盡財源,貴族貧窮沒落,軍隊缺少優秀官兵;民眾混亂,法紀廢弛,物價昂貴,酒肉和衣服滯銷;我們內部互相傾軋,對外同法國和蘇格蘭同時作戰。法國國王一隻腳站在加來,另一隻腳站在蘇格蘭,橫跨在我們的王國之上;我們在國外隻有不共戴天的敵人,沒有堅強忠實的盟友。”困難重重,百業待興,治理國家,從何人手?伊麗莎白認為,用什麼樣的人是頭等大事。必須依靠一批有真本事的大臣,王位才能鞏固,國家才能向前發展。即位前多年的坎坷經曆,使伊麗莎白具備了一個政治家、外交家和謀略家應有的基本素質,那就是機智、審慎和善於用人。
她首先選中了在即位前就比較了解的前秘書大臣威廉·塞西爾,塞西爾是個謹慎、善於應變的政治家。他以國事為重,勤於職守,判斷準確,是當時英國最傑出的人物。女王交給38歲的塞西爾國務大臣的重擔,並且一直與他密切合作達40年之久,直到他去世。女王對他說:“我可以肯定,你不會為任何禮物所收買,會忠心報國,同時不受任何個人意誌的影響,能對我直言進諫。”塞西爾任職期間果然頗有政績,在英國新教教會的最後確立和英西大海戰等重大事件中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針對當時國內外各種敵對勢力的不斷挑戰,伊麗莎白還重用了塞西爾的助手弗朗西斯·沃爾辛厄姆,把他放在特務機關首腦的位置上。沃爾辛厄姆是一位才思敏捷、行動果斷的新教徒,在瑪麗女王執政期間一直流亡國外,他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和特工專家,對歐洲各國政治十分了解。以後,他曆任英國駐法大使、國務秘書等要職。他組建了第一流的秘密警察隊伍,對外搜集歐洲各國政治情報,對內探查、監視、鎮壓反對女王的地下活動,為維護英國的安全和鞏固伊麗莎白女王的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
伊麗莎白女王繼承了祖父亨利七世的長處,善於理財,她經常“用極為精審的目光核查賬目上的細節”。是她發現了富商湯姆斯·格勒善在財政、金融和商業上的超人才幹,提拔他擔任女王的財政顧問和王室交易所的主人。他是當時英國財政、金融、商業、外貿等方麵重大政策的參與者和決策者,有了格勒善的指揮調度,英國的財力得到不斷地增強。
伊麗莎白從小就是新教徒,登上王位後,她身邊馬上聚集了一批最能幹的新教徒,馬修·帕克就是其中之一。女王任命他做坎特伯雷大主教,讓他參與建立英格蘭教會方麵的工作,成為女王宗教方麵的高級助手。此外掌璽大臣尼古拉斯·培根、著名學者羅傑阿夏姆,也被女王所器重。
有了這樣一批忠心耿耿、頗具才能的大臣,再加上英國新興資產階級、新貴族以及廣大人民的擁護,伊麗莎白女王便雄心勃勃地開始實施她的治國方略了。
伊麗莎白女王識任塞西爾、沃爾辛厄姆等人正是說明這樣的道理:國家大政,沒有各方麵的賢才就得不到治理;天下大事,沒有各方麵的賢才相佐就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