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四(1 / 3)

布依戲

布依戲布依語稱“穀藝”為貴州獨有的民族戲曲藝術,起源於興義巴結,流傳於南盤江沿岸的布依村寨。1984年,國家曾派專家小組親臨黔西南審定,得出“是戲,是布依戲”的結論。2006年,由貴州省冊亨縣申報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989年,興義市將其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布依戲起源於黔西南布依族的宗教祭祀。據《布依族簡史》載,“清朝乾隆年間年,冊亨州同的秧壩和普安州判今興義的巴結,開始編演布依戲,以後推廣其他地區”。《興義縣誌》載“老摩跳神時的祭祀詞中,含有類似折子戲的本民族民間唱段。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歸流後,巴結王姓土司仍世襲其亭目之職,其宗支王孝五等常召請族人參加傳統祭祀,在老摩的主持下,讓部分族中子弟參與吹打唱跳的祭祀活動。”沿至清嘉慶二年1797年時,王姓土司族子王金龍等,與族人就祭祀跳神中的唱段補充改編,加上情節和人物,在節日或酒宴中作消遣跳唱。自此,布依戲已具雛形,並從祭祀中分離出來,在巴結民間出現,曆經數代,逐漸分行當,配樂隊,吸收部分祭祀樂曲來豐富曲牌。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在族人王壽山等倡議下,多人出資首次製作一批服裝,在巴結老場壩搭台演唱,並在南盤江兩岸流動演出,劇目有《八仙賀壽》、《七仙女下凡》、《雙貴圖》等。據統計布依戲劇目有120餘出,因種種因素,現存不多,經常演出的不過十幾出。

布依戲的音樂,起源於布依族“報暮”活動中的“摩公調”。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步吸收了南盤江流域的民歌主韻衍變而成的“浪哨腔”、“苦調”,繼而又吸收八音坐唱的一些曲牌,形成“起落調”、“喊板”、“燈調”等。布依戲的表演,分“特有身段譜”及“舞台處理”計13項,分別為布依戲的手、眼、步、身各法及“留溜留”、“立掌”、“亨彎”、“繞令”、“棍術對打”、“武行出場”等,別具特色。

布依戲獨具民族特色,有著特有身段譜及舞台處理。它已收人《中國戲曲誌民族戲曲》、《中國少數民族戲劇》等書。

布依戲第一代女花旦韋宗國布依戲在清朝乾隆年間,就活躍於興義巴結一帶,清末至民國時期比較繁榮。新中國成立初期,政府文化部門重視,活動頻繁。“文化大革命”中,活動中斷。1983年,巴結建民族文化站,重組布依戲隊。目前,在民族節日中,布依戲仍有演出。

韋宗國,女,布依族,生於1939年8月,原居於巴結鎮中心組,現移居於興義城區坪東街道辦事處。

韋宗國係巴結王姓土司後人,布依戲傳人王友益親侄女,韋宗國14歲時出演布依戲《七姊妹》漢譯《穆桂英》戲中穆桂英一角,打破了布依戲“傳男不傳女”的傳統,成為布依戲第一代女花旦。

現年72歲的韋宗國老人,仍然摯愛本民族文化,在巴結移民中間悉心教授布依戲表演藝術。

傳統劇目《一女嫁多夫》選場馮景林收集整理第二場小海龍、打雀鳥從不同方向上。

咿呀咿—打雀鳥小海龍同唱臘月初八到,高高興興快快跑。

繞台,相碰。

打雀鳥吔!小夥,你慌些哪樣又不是七月半,忙去搶水飯小海龍我是忙去—打雀鳥忙去當新姑爺?

小海龍對對,我正是忙去當新姑爺。我要到盤江寨去成親。

打雀鳥說的好,來得巧。我也是去盤江寨成親的。

小海龍這樣說來,我們同路?

打雀鳥同路。

小海龍同喜?

打雀鳥同喜。

小海龍如此說來,我二人一同—打雀鳥小海龍同時叫板走,走上走!

同唱二人同走一條道,盤江寨中把親招。

繞台。翁先生上,與二人相遇。

翁先生二位老兄喜氣洋洋,滿麵紅光,要去哪點?

二人我們要去盤江寨接老婆,你老兄要去哪點?

翁先生我也是去盤江寨相親的。

二人如此三人同路,三個同喜。走!

三人喜歡地下。

看山穿上。

看山穿走,走上走!

唱臘月初八到,趕去湊熱鬧。

前頭走三人,有說又有笑。

喊前頭三位老兄慢點走,請等我一下。台打雀鳥等三人上。

看山穿三位老兄,高高興興,喜喜歡歡,莫非要去盤江寨討老婆?

三人我們正是要去盤江寨討老婆。你呢?

看山穿我呀,也是要去盤江寨—念事情巧又巧,盤江風光好來看風光,二把老婆討。

二人啊!是去討老婆!

看山穿不是去討老婆,是老婆討我。

眾人笑。

三人如此說來,我們四人同行?

看山穿同行。

三人四個同喜?

看山穿同喜。

四人叫板走,走上走!

唱四人同走盤江道四人都把老婆要。

繞場,四人高興地下場。

文琴戲文琴,又稱揚琴,民間稱為“打揚琴”、“玩揚琴”,是漢民族的一種說唱曲藝,曾被稱為“文人雅士之樂歌”。

文琴戲,其在興義活動始於清光緒年間,光緒十四年年興義府轄之安義鎮總兵蔣宗漢南鶴慶人,酷愛文琴,由他組織了第一個文琴坐唱團體,成員係其部屬中喜好文琴者,加上當時的民間藝人一也是蔣宗漢的幕僚丁丁盆盆藝名,把川劇劇本移植、改編,供坐唱使用。從此,文琴坐唱在城中興起,波及盤江八屬。

文琴坐唱,以揚琴為主,輔以琵琶、三弦、二胡、高胡、月琴、鼓板、碰鈴、梆子、鑼、鈸等。演唱者圍席而坐,分別扮生、旦、淨、醜角色,自彈自唱,唱中夾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