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縣:貧困線=6889元/年×1/2=3444.50元/年
2.恩格爾係數法
這裏套用恩格爾係數法模擬貧困線,因為滿足人的生活需求的最低營養攝取量標準已經超出了本課題組的研究能力範圍,所以這裏用最低收入組的食品總支出代替最低生活營養品的攝取量標準(最低收入組食品總支出費用的絕對值在各個組中是最低的),作為貧困線的一個參考。
X縣:最低收入組的恩格爾係數=2500元/3750元=0.667
貧困線=2500元/0.667=3748.13元/年
Y縣:最低收入組的恩格爾係數=1396元/2900元=0.481
貧困線=1396元/0.481=2902.29元/年
Z縣:最低收入組的恩格爾係數=2200元/3786=0.581
貧困線=2200元/0.513=3786.57元/年
3.ELES(擴展線性支出係統)法
整體上可以看出:各項支出隨著收入的提高而提高。越是低收入戶,食品支出的比重越大,伴隨著收入的提高,家庭在衣著、日用品等方麵的支出越來越大。除了食品,教育文化娛樂與醫療保健的支出比例依次排第二和第三。其它服務也是不小的一筆開支,據調查得知,其它服務的支出主要是人情費的支出,無論是紅白喜事家家戶戶都要有人情費。
對比來看,X縣比Y縣和Z縣在醫療保健的支出上相對較少,X縣處於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支付能力相對較低。X縣比Y縣和Z縣在教育文化娛樂的支出上相對較多,可能的原因的貧困地區計劃生育政策落實的不好,孩子比較多,支出也較大,在調研的過程中得知:在相當多的相對貧困家庭中,幾乎家家都有負債,平均額為1萬,這也是貧困老百姓生活窘困的一麵。
二、大病風險臨界線的確定
可得結論:用ELES法算得的貧困線與用其它兩種方法算得的貧困線都有所出入,平均收入法和恩格爾係數法都是理論化的貧困線計算方法,計算過程比較粗糙,與實際情況存在明顯的誤差,隻能做參考,而ELES法是根據居民的實際生活消費支出,一步步推導得出的結果,所得的結論更符合當地居民實際情況,對於確定大病風險臨界線具有現實意義。
因此,本章確定3縣的貧困線標準以ELES法結果為準。
3縣風險臨界線為:
X縣=(5502.00元/人-3824.40元/人)×4.7人/戶=7884.72元
Y縣=(5717.75元/人-3063.00元/人)×4.27人/戶=11335.78元
Z縣=(6889.00元/人-3955.65元/人)×4.5人/戶=13200.08元
三、大病界定
根據本書理論基礎(第三章)及風險臨界線的確定,對大病進行係統界定:
1.一次性花費或一年內持續吃藥治療的總花費超過本縣測算的風險臨界線的疾病。
2.患者需要常年(距今至少三年)吃藥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
3.貧困家庭某成員得病治療及藥費總額超過該家庭一年的總收入額但是沒有超過該縣測算的風險臨界線的患者所患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