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大病補償公平性評價評價體係(1 / 1)

第一節 概論

合作醫療評價體係的建立,有很多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根據16位專家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對前期形成的指標體係初稿進行了進一步的修訂並將此作為第一輪Delphi專家谘詢問卷基礎。之後組織專家進行兩輪谘詢,從指標重要性、可操作性和敏感性等方麵對初選指標進行評分,按照專家評分高低對指標進行刪減。

第二節 專家情況分析

1.基本情況

本次研究共遴選出16位在與合作醫療相關領域工作的專家和學者,其中第一輪發出問卷16份,回收問卷14份,專家積極係數為87.50%,第二輪發出問卷14份(即第一輪回收的專家),回收率100%。具體情況。

2.專家積極係數、權威係數和協調係數

(1)專家積極係數:即專家谘詢表的回收率,其大小說明專家對該項目研究的關心程度。本次研究的專家積極係數相當高,具體統計。

(2)專家權威程度

專家的權威程度由兩個因素決定,一個是專家對方案做出判斷的依據;一個是專家對問題的熟悉程度。判斷依據為理論分析、實踐經驗、國內外同行的了解和直覺,判斷係數總和等於1表明對專家判斷的影響程度大,判斷係數總和等於0.8表明對專家判斷的影響程度為中等,判斷係數總和等於0.6表明對專家判斷的影響程度小。專家對問題的熟悉程度分為6個等級,它們分別是很熟悉、熟悉、較熟悉、一般、較不熟悉、很不熟悉等。專家權威程度等於專家判斷係數與熟悉程度係數的算術平均值,其計算公式為:

Cr=Ca+Cs/2,其中Cr表示專家權威程度,Ca表示判斷係數,Cs表示熟悉程度。

根據計算結果,從中可以看出,對三項一級指標,判斷依據對專家的影響程度為介於中等與大之間,而專家對問題的熟悉程度均在熟悉與很熟悉之間,專家的權威程度的平均值均在0.8以上,說明本次研究專家的權威程度較高。根據專家權威程度與預測精度之間的函數關係可知本次研究的預測精度也較高。

(3)專家谘詢協調係數

專家意見的協調程度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指標,通過計算可以判斷專家對每項指標的評價是否存在較大分歧或者找出高度協調專家組和持異端意見的專家,同時也是谘詢結果可信度的指標。衡量協調程度的指標有各指標評價結果的變異係數(Vj)和專家意見協調係數。前者表示m個專家對第j個指標的協調程度,後者表示全部m個專家對全部n個指標的協調程度(W)。專家意見的協調係數介於0-1之間,一般來講,該係數越大越好。

根據自由度d.f.和顯著性水平α,從χ2值查得χ2值。如果χR2>χ2,則可認為協調係數經檢驗後有顯著性,說明專家評估或預測意見協調性好,結果可取。反之,χR2值很小,如果P>0.05,則認為專家意見評估或預測結論的可信度差,結果不可取。本次專家谘詢的專家意見協調係數計算結果。

根據以上關於專家信息情況層層分析,可以斷定專家對指標的判斷能力較高,進而推斷出指標的內容效度較高,指標可取。

第三節 層次分析法計算各級指標的權重係數

在充分進行文獻複習的基礎上,課題組已得到了相關評價指標,專家對此進行第一輪打分(CR<0.1),結果。比較各個指標權重係數大小,以此來作為第二輪專家打分的依據:

第一輪:

根據專家第一輪打分情況,得到初始的指標體係。

根據第一輪專家打分的結果,初步得到了以上初始的評價指標體係,將原來的25項指標初選到16項,專家在這16項初始指標的基礎上進行第二輪打分(CR<0.1),。以此為依據得到最終的評價指標。

第四節 最終分析指標的確定

根據調查的實際情況,結合訪談和專家谘詢結果,將上述專家第二論結果進行綜合評判。彙總評價結果,得到最終的評價指標,研究將原來的25項指標最終確定為1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