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動物園裏,一隻獵狗獨自溜達,看者那些昔日自己一看就魂飛膽喪的動物如今都被關在了籠子裏,不禁洋洋得意起來。
它來到老虎的籠子上麵,心想:這可是森林之王啊,如今卻也被困在這裏。它想的入神了,一不留神掉進了老虎的籠子裏,圍觀的人都以為獵狗死定了,獵狗也絕望地叫起來。
既然無法逃脫,獵狗恨恨地想:反正也是死,就和它拚了吧。於是呲牙向老虎示威。步步進逼,不可一世;而凶猛的老虎卻一味退縮,流露出恐懼的神情,雄風不在。
危機的存在是必然的,且危機的來臨是無聲無息的。這就要求我們時刻保持高度的危機感和緊迫感,變壓力為動力,不斷變革,不斷提高“獵食”技能。
在工作中也是一樣,緊急時候用適當的辦法向上司表達你的見解,隻要方法正確,上司就會聽你的。
規則25、和鯊魚相處的幾點準則
每個公司上司都需要員工,但你卻需要上司,每個人都會被換掉,上司也如此,但你卻更容易有此種下場,看明白一些事實,能讓你更容易成功,而不是掉進失敗的深淵。
如果你不想失敗,就要和上司好好相處,就必須采取下麵又積極的應對措施,下麵介紹幾種對的態度,希望能幫助你更好地與上司和平相處。
你要想有一個好的開始,你就必須接受“你沒有其他選擇”的事實,很多人工作是為了生活的好,不愁吃穿,如果硬要說工作是為了樂趣,你要熱愛自己的工作也行,但對於一般人來說,工作隻是為了生活所迫,隻是因為我們需要工作。因此,即使上司瞧不起你,讓你討厭,你也不必要為此而炒他的魷魚。因為你要弄清楚這樣一個事實:你需要他的程度往往甚於他需要你。這就是現實。你比你上司更容易有炒魷魚的下場,弄清楚這些事實,你為什麼不好好調整心態呢?不要一味認為自己在忍耐,而是要想方設法利用眼前的形勢讓自己走向成功,遠離失敗。
每個人都是天生的自戀。往往把事情想象得跟自己有關,在與別人相處時,也認為自己是最重要的,就算隻是一個配角,也覺得自己是所有人的焦點,有好多次,當上司發脾氣時,即使不關自己的事,我們也會躲在角落裏不停地責罵自己,也許這是因為自我膨脹才會有這些不符合事實的自大感吧!即使我們隻不過是戲劇中的配角,也會認為自己演的是靈魂人物,很少有人認為,上司之所以會發脾氣隻是因為上頭給的壓力大,和自己沒有一點關係。其實所有的主管都有自己的上司,都得對自己的上司俯首稱臣,一個公司規模大,關係也越錯綜複雜,就算是總裁也有他的頂頭上司,他要讓股東們不滿意,一樣也會丟了飯碗,隻是他們的飯碗沒你丟了那麼容易,但這關不是說他就沒有來自上頭的壓力,而當上司受了氣,心裏不舒服往往又會發泄到比自己階層更低的員工身上,因此,隻要你上司不做出十分過分的舉動,你都沒有必要生氣或是覺得不公平,在社會上工作又怎會有公平二字呢?雖然如此,你也沒必要讓自己成為上司的出氣筒。你想想,當你上司受到上頭的壓力,挨了批,當然想找一個替死鬼,讓自己心裏舒服一點,難道他會反過來罵自己上司,讓自己跟上司關係弄僵,最後甚至被炒魷魚嗎?
這下子你該明白了吧?公司就是一個小小的社會,彼此之間鉤心鬥角,變化無常,你就更應該從實際的角度來處理好你跟上司的關係,你不要老是有這種思想:“要是這個沒用的東西再說這樣的話,我就炒了他!”而是應該這樣想:“我不會因為這種人放棄我的前途,我要好好把握機會。”或許這個做起來比說起來難,但你不妨試一試。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份滿意的工作,但是你看看你的周圍,又有幾個人的工作十分令人滿意呢?十分理想的工作包括好的工作環境,相處比較融洽的同事等等。這都是找工作的人想要的,公司裏沒有爾虞我詐,鉤心鬥角,可是在現實生活這卻是永遠都不可能找到的。因為十全十美的工作隻是人們美好的願望,隻要有公司就會有爭權奪利的現象出現,即使你所在的公司很小,甚至隻有兩個或是很少的部屬,也不例外。換一句話說,就算隻有兩個員工,他們彼此之間也會出現政治鬥爭,把這種情況再推而廣之,你就可以想象公司政治鬥爭有多激烈。莎士比亞說過一句話:“人類天生就是搞政治的動物”而你就是人類中的一個,所以你也免不了會加入到公司裏的鬥爭中去,而你與同事之間的交往也會更困難,這樣一來,你還會找到理想的工作環境嗎?當然,就某種程度來說,理想化固然好,但人更應該從事實的角度看待事物,人類本身就不是十全十美的生物,你如果隻從自己期望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那你隻是在浪費時間,所以不要再去找尋那些十全十美的工作,它們隻可能是你心裏麵美好的幻想,在現實中根本不可能存在。
“這沒什麼,不值得發脾氣”你必須時刻這樣提醒自己,隻有你頭腦冷靜,才能更客觀的看事情,才會明白工作和個人根本不是一回事,這樣你就能夠接受工作隻是人生一小部分的事實,有報告說:一個人一份工作平均隻能做到兩到五年,這是一段不算長的時間,更何況你還有休息時間,它一周頂多占你35/40個小時,每周隻需前四天工作,第五天你就可以休息了,就可以擺脫上司對你的管束。更何況,工作並不是真正的坐牢,你的上司也隻是暫時管束你,並不是真正看牢房的,隻要你想離開,他也攔不住你,但是隻要這段關係沒結束,你就必須盡全力去做,尤其是剛開始十分重要,我們要在彼此相處中明白怎樣才能弄懂上司的意圖,隻要你能隨時明白上司的想法,你就能掌控全局,明白了這一點,你就能更痛快的玩這場辦公室遊戲了。
最後還得告訴你,在這場遊戲中,第一階段是找工作,第二階段是保住工作,第三階段是走向成功。而第三階段又是遊戲中至關重要的地方。而如果你不能和上司處理好關係,你就別想走到第三個階段,因此你必須不再把上司看成麻煩人物,而要好好與他共處,輕鬆地轉化自己所麵臨的危機,這就要求你必須十分明白這份關係發展的趨向,更重要的是不斷調節自己的心態。
規則26、適當的時候要與鯊魚講道理
上司怎樣看待下屬,對他印象怎樣,往往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上司對你的看法不公正的時候,你如何才能讓自己成功申辯呢?這可是很不簡單,一定要注意下麵幾個方麵:
首先,你要明白一個人不可能把人或事看得一分不差,多少會有一些與事實不相符的地方,如果是一些無傷大雅的零碎小事,根本不需要向上司申辯,就算受了一點小委屈,也要一笑置之,不放在心上,隻有在一些十分重要、事關重大的問題上才要好好向上司申辯。所以這就要求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例如:如果是有人向你上司進讒言,說你工作不夠認真,態度有問題,而你上司也相信了,那你就不要有所顧慮,態度強硬的申辯,因為這是原則問題;如果上司覺得你能力和素質不夠,還須加強,這個問題也比較重大,但你要在適當的場合申辯;如果你上司認為你性格有點缺陷,需改進,那你不要太在意,這隻是一個誤會,不申辯也行;如果你上司有時對你一些生活習慣開玩笑,那就更不值得一提了。
弄清楚了該申辯的內容後,就該說到怎樣申辯了,在申辯之前,你必須要把問題弄清楚、弄透,不要隻停留在表麵,雖然有時是反映同一個問題,但處於不同角度申辯,引起的重視程度不同,隻有把問題看透了,從最有利的角度去申辯,才能引起上司的重視。如果你說了一大通,卻讓上司摸不著頭腦,搞不清楚你說的什麼,那又有什麼用呢?當然隻在內容上注意是不夠的,因為上司工作很忙,再加上他畢竟是上司,不一定會留意你的申辯,你內容再好,他沒耐心聽也是枉然,所以我們還必須注意說話的技巧:不要囉嗦,也不要含糊不清,要說的簡單明了,一聽即懂;也不要毛毛躁躁,不要衝動行事,要沉著穩重,十分得體,讓上司產生聽的興趣,另外在態度上也要注意,不要總是說自己什麼方麵好,什麼地方優秀,讓人覺得你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似的,容易令人反感。申辯是因為上司對你否定,而你通過自己的陳述事實,改變他對你的看法的一種方式,所以隻要讓上司認同和肯定你就好了,不要太過於誇自己,更不要讓人覺得你蠻橫不講理。即使是要說實際情況,分辨黑白,也要以謙虛、誠懇的態度去說,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更容易讓人接受,還有在方式上也可馬虎,因為申辯的結果就是要糾正上司對自己的一些錯誤的結論,這可以很讓他覺得很沒麵子,所以在申辯的方式上一定要注意:切不可再傷他自尊,隻要達到申辯的目的就行,第一你要選擇合適的環境並針對上司脾氣來說,其次要找到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在最適當的時候申辯。
當你成功地申辯完,且在真相大白的時候,你一定迫切希望上司能給你肯定的答案,並甩掉以前錯誤認識,給你公正的正確的評價,但如果你上司一言不發,什麼都不表示時,你也不要緊追不舍,要給他時間考慮。因為作為一個上司不能說推翻一個決定就推翻,說改變就改變的,他一定要慎重,所以你不要讓你上司馬上答複,給他空出一點時間;但如果在你申辯後,上司經過慎重考慮了,仍不能接受或是沒有改變他的觀點,你也應該理解,因為雖然你是按照事實說的。也有道理,但畢竟隻是你單方麵的說法,也可能因為沒考慮到或是沒查清楚而有錯誤,這都是可以諒解的,那你又該如何呢?你應該把握住尺寸,通過分析和思考,覺得對的就接受,不對的以後再繼續申辯,當然,如果上司以過慎重考慮,接受了你的申辯,那就什麼事都沒有了,而你也不必要為了以前對你的某些錯誤認識而不滿或怨恨,這畢竟有原因的,不要再計較以前的事了,隻要你得到公平對待就行了。
有人把社會嚴格劃分成一個一個不同的層次。各層次的人各守自己的本位,如果有什麼不守本位的越軌行為,就會受到社會眾多人的譴責。這樣就給了每個人一個名分並劃分了行為的範圍,使其在自己的範圍內活動。對於每個下屬也是如此,堅守本位是最重要的職業道德,如果不能堅守本位,時時越位去做一些不屬於自己職權範圍之內的事情,必然會惹得上司不快,更有甚者,還有可能成為上司眼中的“危險分子”。
規則27、避開“越位”的雷區
足球場上的越位有明文規定,但在千變萬化的社會生活裏,對越位就很難有一個公認的說法。一般來說,下屬在和上司相處過程中,如果超越了自己的位置,違背了社會角色的原則,就算越位。常見的越位情況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種:
(1)決策越位。
處於不同層次上的人員的決策權限是不一樣的,有些決策是下屬可以做出的,有些高層決策必須由上司做出。如果下屬按自己的意願去做必須由上司決策的工作就是決策越位。
張先生是某中學的校長,而李女士是分管後勤的副校長,該中學準備建一棟教學樓,需從兩設計單位中選擇一家設計單位來設計該教學樓。按學校的工作程序,應由校長和主管校長共同確定設計單位後,再由主管校長具體組織實施,但甲設計單位通過熟人找到李女士後,希望能夠承擔該工程的設計,李女士為了討好設計單位,表示她本人同意由甲單位設計,但需張校長也持此同樣意見。甲設計單位上司為了給曾是自己學生的張校長一些壓力,就將李女士的話告訴給張校長。張校長雖然本來就同意由甲單位設計該教學樓,但對李女士這種變相的決策越位做法十分不滿,從此兩人之間的關係蒙上了一層陰影。
(2)角色越位。
有些場合,如宴會、應酬接待,上司和下屬在一起,應該適當突出上司,不能喧賓奪主,如果下屬顯示自己過多,就是角色越位。
張女士是一位不善言談、性格內向的私營企業家,而她的秘書李小姐則是一位相貌出眾、談吐幽默並具有鼓動力的女中豪傑。在張女士的創業過程中,李小姐曾立下汗馬功勞,可以說,沒有李小姐,就沒有張女士今天的企業。但當張女士和她的秘書李小姐在一起的時候,周圍的人員都為李小姐的容貌和才華傾倒,因此言行舉止都以李小姐為核心,反而把張女士當成李小姐的陪襯。在創業時,張女士對這種現象隻能忍受,但在事業有成的今天,張女士已經忍無可忍,最終兩人反目為仇。
(3)程序越位。
有些既定的方針,在上司尚未授意發布消息之前,下屬不能犯自由主義。如果搶先透露消息,就是程序越位。
李先生是某縣長的秘書,該縣機關幼兒園欲購置一批電子琴,請縣長特批一筆經費,經縣長辦公室研究,同意撥款。但在李先生和幼兒園園長的一次私人聚會上,李先生把縣長同意撥款的消息先透露給園長。園長知道消息後就給縣長打電話,對上司對幼兒園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縣長接完電話後對秘書的做法十分不滿,認為秘書沒經上司同意就對園長透露消息的做法有搶功之嫌,並從此覺得此人不可重用。
(4)工作越位。
有些工作必須由上司幹,有些工作必須由下屬幹,這是上司與下屬的不同角色。如果有些下屬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力,或出於對上司的關心,做了一些本應由上司幹的工作,就是工作越位。
局長張先生在兩年前因舍己救人的事跡而廣受讚揚,並因此被提拔上他在能力上並不十分勝任的局長崗位,而副局長小王則是一位精明能幹、辦事果斷、為人熱情的年輕人。小王看到老張工作起來十分吃力,就幫助他做了很多本應由老張承擔的工作。起初,老張對小王還是十分感謝。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不管是上司還是下屬,都覺得小王比老張更勝任局長的工作。老張心裏也有察覺,並對小王開始不滿起來。覺得如果讓小王頂替自己的局長位置,自己將會很沒麵子,加上小王對此種現象又沒有采取積極主動的解決辦法。老張為了保住自己的局長位置,就將小王在大學時因沒處理好戀愛問題而一位女大學生事後又跳樓自殺的消息透露給大家,這樣一來,大家倒覺得小王幫助老張做工作是別有用心的,並對小王的人品產生懷疑,小王也隻能啞巴吃黃連。
(5)表態越位。
表態是人們對某件事情或問題的回答,它是與人的身份相關聯的,如果超越自己的身份,錯亂表態,不僅表態無效,而且會喧賓奪主,使上司和下屬都陷於被動。
某中學校辦公司在某一年度超額完成了年度計劃利潤,公司領導為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計劃給每個人分發5000元的獎金,但按學校規定,需經勞資科批準。但經理考慮到此獎金標準大大高於學校其他教師的獎金,勞資科長不一定能夠批準。因此就等勞資科長到省城開會之時,直接找到和自己關係不錯的學校秘書長,學校秘書長答複公司經理,此獎金可以發,但要等勞資科長出差回來之後再辦具體手續。勞資科長出差回來後,感到十分為難,如果不批準,將會影響公司職工的積極性,並引起公司職工對自己的不滿;如果批準,將會影響其他教師的積極性。勞資科長隻好把情況向校長彙報,校長雖然采取了折中的辦法,但校秘書長卻很難消除自己在學校領導中留下的不好印象。
(6)場合越位。
有些場合,上司不希望下屬在場,下屬一定要了解上司有關這方麵的暗示,否則就會造成場合越位。
王博士剛分配到某局辦公室任主任,和局長同在一個辦公室工作。王博士發覺走出校門之後,有很多課本之外的東西需要學習,而局長正是一位好老師。局長的談吐、局長的言行舉止、局長的才智,正是王博士學習的榜樣。王博士想方設法和局長多在一起。有時,局長向王博士暗示,他需要和客人單獨談話,王博士還是沒有離開的意思,弄得局長左右為難。有一次,王博士的一位現任某外資公司總裁的大學同學要和局長進行高層決策的密談,礙於對大學同學的情麵,不得不象征性地邀請王博士和局長一起用餐。沒想到王博士卻真的跟隨他們一起去用餐,並影響了談判的進度。後來局長伺機把王博士調出辦公室,在心目中早已將王博士打入冷宮。
(7)語氣越位。
在和上司相處過程中,下屬如果不重視上司的社會角色,在對外交往過程中,說話過分隨便,往往容易造成語氣越位。小陳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某公司從事辦公室工作,公司經理是一個性格開朗、說話隨便並容易和大家打成一片的年青小夥。平時大家在一起,相處得十分融洽。分不出誰是經理誰是職員。但是當公司對外談判時,如果小陳還像平時一樣,拍著經理的肩膀說:“馬老兄,中午到哪一個飯店用餐?”這就是一個比較明顯的語氣越位。
以上種種,無論是哪一種越位,都會給自己的前進帶來阻力,甚至扼殺自己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