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疾病防治治療(六)(3 / 3)

1高危妊娠,如雙胎或足先露等胎位不正的患者,應及一早住院,不能等到臨產或有規則宮縮時才人院,以免失去早期處理的時機。在產程開始時,產婦就應臥床待產,應少做肛

診,或陰道檢查,以防胎膜早破。

2對於胎膜早破、胎頭高浮或胎位不正者,應進行常規胎-已、音監護,如胎心變慢、連續2~3次均在100次/分左右時,直立即更換產婦臥位、吸氧並積極檢查,及早發現臍帶受壓,並及時處理。胎先露尚未入盆而羊膜已破者,必須平臥或將臀部抬高,切勿起床活動,並及時進行肛診或陰道檢查,以爭取早期診斷。

醫師在進行人工破膜時,應使羊水緩慢流出,以防臍帶被羊水衝出。

由生殖道感染造成絨毛膜一羊膜炎症性病變,伴有發燒、脈搏加快、胎心率加速、子宮壓痛、陰道有臭味或膿性液體流出等症狀時,即為羊膜感染綜合征。這種綜合征是對胎兒影響很大的一種並發症,常因處理不及時對母嬰均有一定危害。

絨毛膜一羊膜感染常見於胎膜早破的病患者,特別是胎膜早破超過24小時者,當脈搏增加時,應首先考慮有羊膜炎的存在;如再有不明原因的胎心率加速及發燒現象時,則羊膜炎存在的可能性較大。這就提醒孕婦,當發現有胎膜早破時(產婦可感到陰道內有羊水流出),無論有無發燒,應立即去醫院做檢查。除常規地做胎心率、常規血象檢查(了解血白細胞中性分葉核細胞的增高情況)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特別是對孕34周左右者可在監測胎兒肺成熟度的同時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細菌培養和塗片檢查。

當產婦有子宮壓痛和子宮張力增加、羊水有臭味或為膿性時,則是嚴重的羊膜炎表現,應當采取緊急措施進行搶救。

羊膜炎即絨毛膜一羊膜炎,其發生與胎膜早破後感染有關。其常見的細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杆菌、變形杆菌、黴菌以及滴蟲等。

1感染有兩種途徑:

(1)孕婦陰道或宮頸本身帶菌上行感染到胎膜。

(2)由外界傳染,如檢查所用的器械、手套、生活應用工具及用品受汙染(如廁所汙漬、汙染的手紙等以及不潔的性生活等)後,通過上行感染到胎膜而發生了羊膜炎。

2為防止羊膜炎的發生要做到以下幾點:

(1)防止胎膜早破和及早處理胎膜早破。

(2)孕產婦必須注意孕期衛生,如每天要清洗外陰,若發現有自帶多而色昧異常,或出現外陰、陰道瘙癢等症時,應去婦科做檢查,並及時接受治療。

(3)妊娠期應減少性生活,性交前雙方都應清洗外陰,注意外陰清潔。

(4)經常保持廁所及日用工具清潔,盡量不洗盆浴,避免使用公共浴池,盡量減少感染的機會。

(5)醫生使用的檢查工具、器械,一定要嚴格消毒。在孕防產期盡量避免做肛查或陰道檢查。

絨毛膜一羊膜炎是因生殖道感染而導致圍生兒死亡率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胎膜發炎,使胎膜水腫,組織易被細菌侵蝕,脆性增加,容易發生胎膜早破,使胎兒失去胎膜的保護,並可發生臍帶脫垂等並發症。感染胎膜的細菌也可以進入羊水內繁殖,使羊水汙染,胎兒吸入汙染的羊水可發生肺炎及敗血症並危及生命。胎膜早破還容易引起早產,使圍生兒的死亡率增加。因此說,絨毛膜一羊膜炎是分娩期一種十分嚴重的並發症,因此,孕婦與家屬不可忽視。

在妊娠晚期,由於孕婦仰臥時間過長,有時會出現頭暈、心慌、麵色蒼白、出汗、惡心等症狀,並且有脈弱、血壓下降情況發生,如迅速改變體位,由平臥改為左側臥或半臥位,症狀就會很快緩解,這就是仰臥綜合征,也稱低血壓綜合征。這是由於孕婦在仰臥時,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及腹主動脈的緣故。下腔靜脈可完全被壓扁,血液隻能從較細小的椎旁靜脈、無名靜脈回流,致使回流不暢,回心血量減少,心排血量也就隨之減少,於是血壓下降並出現一係列症狀。

仰臥綜合征的發生不僅影響孕婦生理功能,對胎兒也有危害。心排血量減少、腹主動脈受壓引起的子宮動脈壓力減小,都直接影響胎盤血液供應。經胎心監護可顯示出胎兒心率異常的圖形,以及羊水汙染、胎兒血有酸中毒變化等宮內窘迫的表現,甚至帶來不幸後果。

綜上所述,迅速改變體位是最簡單有效的治療方法。平時孕婦應避免平臥,采取左側臥位,在需要平臥位做檢查時,也要警惕仰臥綜合征的發生。

月經周期正常的孕婦,妊娠期若超過預產期兩周以上(大於或等於294天)尚未臨產時稱過期妊娠。過期妊娠可出現兩種情況:

1胎盤功能正常,不影響胎兒健康,但繼續妊娠可使胎兒長得過大,頭顱過硬,通過產道時有困難。

2胎盤功能迅速減退,呈現衰老變化,胎盤不能再給胎兒提供足夠的氧和營養物質。由於胎兒嚴重缺氧,使已經發育良好的胎兒變得消瘦、皮膚多皺,胎兒腦細胞功能受到影孵≥響,還有可能造成J'智力低下或神經係統後遺症。

4綜上所述,對過期妊娠不能等閑視之,應注意以下兩點:

1應學會自己監測胎兒的方法,可在妊娠30周開始數胎動,一旦胎動明顯減少(12小時胎動少於20次為警戒線)應即刻去醫院就診。

2可做B超了解胎盤鈣化程度及羊水多少。胎盤鈣化三級以上為胎兒過熟,羊水厚徑低於3厘米為羊水過少,可提示胎兒過期;電子胎心監護儀也可了解胎心動態情況,及時發現異常;尿E,值可了解胎兒、胎盤情況。

從以上情況來看,若屬過期妊娠應及時結束妊娠。若過期但胎兒胎盤情況尚好,胎兒已成熟,可以於妊娠4周後適治當服用引產藥物,低濃度催產素引產。對於高齡產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胎兒過大者,應積極引產,為搶救胎兒也可以做剖宮產。

正常妊娠全過程超過42周為過期妊娠。過期妊娠對母子不利,尤其對胎兒有害,所以應當避免其出現。防止過期妊娠應做到以下幾點:

1按期做孕期保健檢查。

2核對末次月經及以往月經周期是否規律,以準確計算胎齡。

3凡預產期(經核實)超過0天,應人院做好引產準備,實行計劃分娩。

4凡羊水量正常,胎兒大小適中,胎盤功能也正常,隻是宮頸尚不成熟者,可積極進行宮頸軟化,在全麵監測之後,延遲分娩2~3天。沒有條件監測時,則應及時采取引產措施,勿使妊娠超過42周。

在我國,造成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依次為:

1產科出血。包括流產、宮外孕、葡萄胎、胎盤異常出血、產後出血等。這些致死原因多數是可以避免的,隻要定期做產前檢查,有出血現象發生時應及早到醫院治療,一般出血還是可以控製的。

2妊娠合並心髒病。因妊娠時心髒的負擔明顯增加,所以,心髒病人懷孕前必須取得心髒內科醫生的同意,並在產科和心髒內科醫生的共同監護下進行孕期保健,否則懷孕是危險的。

3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尤其子癇是危險的。為預防本病,應定期進行孕期檢查,如測血壓、查尿蛋白等。發現異常及時治療,是可以避免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及子癇的。

4產褥感染。產褥感染多因個人衛生欠佳,或臨產接生時未嚴格遵循無菌操作規程造成的。隨著醫療條件的改善,以及抗生素的應用,目前因產褥感染死亡的患者已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