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疾病防治預防(四)(3 / 3)

當孕婦出現以上症狀時要予以高度重視,應早期發現,及時處理,以免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

約90%宮外孕的發生部位在輸卵管,約有60%的輸卵管妊娠患者曾患過輸卵管炎,所以,預防輸卵管的損傷及感染,盡量減少盆腔感染是防止宮外孕的關鍵。

絕大多數盆腔感染患者是由於病原體上行感染造成的,即由陰道內的病原體沿著黏膜上升而感染到盆腔器官,主要是輸卵管。陰道內的病原體是由於不注意衛生,不經常清洗外陰,使陰道汙染形成的。當陰道受到機械性外力作用,如婦科陰道檢查、性交(尤其是在經期性交)等,造成陰道黏膜損傷及病原體上行感染,首先經輸卵管進入腹腔。

一旦有盆腔感染時,應及早徹底治療。已經是輸卵管妊娠者,在手術時應保留對側輸卵管,盡量避免對側輸卵管醫源性損傷,以免再次發生輸卵管妊娠。

育齡婦女突然出現腹痛、停經後陰道出血,甚至昏厥、出冷汗等一係列症狀時,要及早到醫院進行檢查,向醫生詳細、準確地訴說自己的感覺。及時發現宮外孕,不僅可以避免腹腔內大出血或是更嚴重的後果,而且還可以做隻取出異位妊娠組織而保留輸卵管及生育功能的手術,這對於那些還沒有子女的年輕婦女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還有可能在嚴密地觀察下用中西醫結合的非手術療法進行治療;病情較重者則應積極搶救,行開腹手術,以挽救孕婦的生命。

患過輸卵管妊娠以後,約10%的患者還會再患輸卵管妊娠,這是對側也同樣存在著輸卵管炎的緣故。如果對側輸卵管正常,在進行輸卵管妊娠手術治療時,醫生考慮到了患者今後的再妊娠問題,保留了健康側輸卵管,或采用了將患側輸卵管切開,清除胚胎組織後再行修補等手術,則患者就有再妊娠的可能。而采用什麼手術治療輸卵管妊娠,這由醫生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及病情需要來決定。隻要患者提出今後再生育的要求,同時病情又允許並有可能,醫生就應考慮製訂正確的治療方案。但若患側輸卵管不能保留,而對側輸卵管又有病變時,雖然對患側輸卵管做了整形術,但手術的預後就不一定很滿意。

對於其他的宮外孕,如宮角妊娠、腹腔妊娠、卵巢妊娠等,隻要對側有正常的卵巢和輸卵管,是完全可以再妊娠的。但因宮頸妊娠而行子宮全切的患者,就不可能再有妊娠的機會了。

妊娠28周以前妊娠中斷或有妊娠中斷表現者稱為流產。發生在妊娠2周以內者叫早期流產;發生在1228周者為晚期流產。通常以早期流產最為常見。

停經、腹痛、陰道出血是流產的主要症狀。根據症狀發生的時間,以及流產發展的程度,可分為先兆流產、難免流產、不完全流產、完全流產、過期流產、感染流產、習慣性流產等類型。

那麼,流產的原因是什麼呢?

1胚胎方麵的原因。胚胎發育異常是早期流產的主要原因。由於精子或卵子有缺陷,胚胎發育到一定程度就死亡了。檢查早期流產排出的組織,僅有羊膜囊而沒有胚胎。

2母體方麵的原因。母親患急性傳染病,病原毒素經胎盤侵入胎兒,造成胎兒死亡;或由於母親高熱、中毒,引起子宮收縮而導致流產;母親患慢性疾病,如心力衰竭、貧血,可使胎兒缺氧而死亡;或因腎炎、慢性高血壓、血管硬化引起胎盤病變而導致流產;還可能由於內分泌失調,如黃體功能不全、甲狀腺素缺乏等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導致胎兒死亡而流產。另外,如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畸形、子宮肌瘤、子宮頸口鬆弛,也容易引起流產。

3其他原因。如跌倒、過度勞累、撞擊、性生活、酗酒、吸煙、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等,也可造成流產。

完全流產是胎兒及胎盤等胚胎組織自子宮完全排出,常發生於4~6個月的妊娠;陰道出血量明顯減少或停經,腹痛消失;經檢查子宮已接近正常大小,宮口已關閉或逐漸關閉。

完全流產後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若仍有出血時,可口服益母丸或益母膏,還可用一些子宮收縮藥物及預防感染藥物。

所謂不完全流產,即部分胚胎組織自子宮流出體外,另一部分組織殘留在子宮腔內。因子宮強烈地收縮使孕婦感到腹部有陣發性劇痛,出血量多,甚至發生休克,如不及時處理可危及生命。

一旦確診為不完全流產,應盡早采取措施終止妊娠,以免發生不必要的流產並發症,如大量流血或感染等。殘留在宮腔內的組織容易引起感染,表現為發熱、下腹痛,甚至自陰道排出帶有臭味的液體。其炎症可蔓延到盆腔,引發腹膜炎、敗血症,進而發生感染性休克。

對殘留在宮腔內的組織,應迅速清除,立即行刮宮術,以避免繼續出血或發生感染。手術前後均應給予抗生素以預防感染。刮宮取出的組織物應進行病理檢查。對曾有感染征象者,組織物應做細菌培養。自然流產連續發生3次以上者,稱為習慣性流產。每次流產常發生在同一妊娠月份,其流產過程與一般流產一樣。造成習慣性流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夫婦雙方的染色體異常,胎兒染色體異常的發生率很高。

2孕婦黃體功能不全。

3患慢性疾病。

4生殖器官疾病,如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畸形、子宮肌瘤等等。

在治療方麵,應詳細檢查流產的原因,之後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屬於夫婦雙方染色體異常者要避免妊娠,如果妊娠即應進行胎兒檢查,發現異常必須終止妊娠。黃體功能不健全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孕激素;患慢性疾病應積極治療,不宜妊娠者最好不妊娠,或在醫生指導下妊娠;對子宮畸形者可先行手術矯正治療後再妊娠。

先兆流產是指僅有流產的先兆,實際上並未流產。其表現為有少許陰道血性分泌物或少許陰道出血,伴有輕微下腹部疼痛。經檢查,子宮大小與孕月相符,宮口未開,妊娠試驗陽性,超聲波檢查有胎心搏動。

為防止流產的發生,經檢查確認為妊娠後就應避免可能造成流產的原因。如妊娠最初3個月應避免性生活,注意勞逸結合,預防各種疾病,避免劇烈運動、吸煙、酗酒等。要向孕婦及家屬宣傳優生知識,在確實不能保胎時,應順其自然,以自然流產為好。

先兆流產的症狀大部分是孕婦的主訴感覺,醫生在製訂治療方案時,應綜合參考其工作環境、生活環境等因素,穩定情緒,給予孕婦精神上的支持。如果超聲波檢查或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連續測定結果均顯示胎兒仍然存活,則90%以上的孕婦仍可渡過早孕階段。這就需要臥床休息,保證充足的營養,用一些對胎兒無毒副作用的鎮靜藥物,可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難免流產是先兆流產的進一步發展,其症狀表現為腹部疼痛加重,陰道出血量多,子宮頸口已開大,胎膜膨出或已破,發現有胎兒堵塞子宮口時,流產已不可避免。

一旦確診為難免流產,應及早采取措施終止妊娠,以免發生不必要的流產並發症,如大量流血或感染等。處理原則是立即做吸宮術,迅速清除宮腔妊娠組織,以達到止血目的。若月份較大,宮口已開,胚胎組織堵塞於宮口,可先用卵圓鉗迅速將胚胎組織夾出,待子宮縮小後再行刮宮術。手術前後均應給予抗生素,以防治感染。若出血過多,或出現休克的早期症狀時,應適量輸血。刮宮取出的組織物,均應保留並做病理檢查。

流產後,應繼續使用抗生素,直至正常體溫保持3天以上。出現不明原因的反複流產後,夫婦雙方均應到醫院做全麵體檢,並配合醫生做好有關的家族史及環境因素調查,以找出流產的根本原因並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