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疾病防治治療(一)(3 / 3)

若屬這種原因的流產,需經手術把子宮與後腹壁剝離,才可生育。

3子宮頸裂傷。在難產時采用產鉗分娩,或人工流產手術後,子宮口是會留下裂傷的。當再次受孕時,胎兒就會從裂傷處漏出來,有這種情況時,可以用手術縫補子宮口而防止再流產。

4子宮變形。正常子宮是由肌肉構成的中空的袋子,形狀像一個倒放著的梨。可是有些生理不正常的子宮,會有不正常的形狀。變形不嚴重者,還可能依正常情形懷孕,但也往往會造成流產。過去還不大知道這是造成流產的~種因素,近年來才發現。這種子宮變形,除了用x線檢查之外是不易發現的。如果有流產而又是不明原因的,可以做一次x線檢查,若確實是由這一原因引起的流產,那麼就該用外科手術來醫治。

5慢性闌尾炎。如果沒能在急性期及時施行手術割除,就轉入慢性期,在沒有醫好的情況下便受孕的話,可使舊病複發而造成流產。所以最好是在還未受孕之前,接受手術治療。

6卵囊腫瘤和子宮肌瘤。在腫瘤小的時候,還感覺不到不舒服,因此往往不知道有這種病。可是懷孕之後,腫瘤就會變大而妨礙子宮的增大,也容易引起流產。應通過外科手術治愈後再懷孕。

7夫妻血型不合。這種情況雖然很少出現,可是如果經過多次小產而又不是因上述各種原因造成的,或嬰兒生下來就發生嚴重的黃疸而夭折,這就要懷疑到血型向題了。血型中有一種Rh因子,若夫妻倆有一方具有這種血型的因子,就無法消除這種流產因素。若在婚前驗過血型,便可避免這種不幸,這也就是同時具有這種因子的男女不宜結為夫妻的道理所在。

上述幾種流產因素都是潛伏在體內的,有這些因素時,縱然沒有外部的原因,也會引起流產。

孕期不足28周而胎兒提前出生的稱為流產。如發生在孕期12周前稱為早期流產,如發生在2周及以後稱為晚期流產。

流產的胎兒一般均不能存活。引起流產的主要原因是因精子和卵子存在缺陷所致,也不排除外界因素的影響。屬於母體方麵的原因有:內分泌失調,早期妊娠時如果卵巢黃體功能不全,以致產生的孕激素不足,可使子宮蛻膜發育不良而影響孕卵著床及發育;甲狀腺功能減低時甲狀腺素分泌不足,細胞的新陳代謝降低,從而影響胎兒發育。生殖器官疾病,如子宮畸形(雙角、縱隔子宮等),子宮肌瘤尤其是黏膜下子宮肌瘤也可影響胚胎生長的環境而致流產。如患有子宮頸內口鬆弛,由於胎囊、胎兒逐漸長大,而增加了對子宮頸的重力積壓力,使原來較為鬆弛的子宮頸內口不能承受,引起胎膜早破而發生晚期流產。急性傳染病,如流感、肺炎等的細菌毒素或病毒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內引起胎兒中毒、感染而死亡,高熱也可引起子宮收縮導致流產。患嚴重慢性疾病,如嚴重的心、肝、腎疾病或引起胎兒缺氧,或引起胎盤損害而發生晚期流產。母子血型不合時,由於母體產生抗胎兒抗體以致胎兒無法在宮內繼續生長而流產。

已經確診為妊娠的婦女,如發生下腹痛或陰道出血情況時應考‘慮流產的可能性。由於流產的胚胎多數屬於孕卵體不正常。因此自然流產實際上是一種自然淘汰現象。對於可能流產的患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確定是否會流產。腹痛愈重,陰道流血愈多的患者流產的可能性愈大。若僅有流產先兆,則應注意休息,可適當使用保胎藥物,如用黃體酮及鎮靜劑等。但也不必盲目無限期地保胎,必要時應到婦科檢查,做尿妊娠試驗及B超檢查,以確定胎兒發育情況,然後再決定下一步如何處理。

孕婦在孕期應注意衛生,預防並及時治療急性傳染病,盡量避免接觸有害物質,對於內分泌失調、生殖器官疾病及慢性內科疾病患者應根據病情決定是否可以妊娠,並應在治療後或病情穩定時切除黏膜下肌瘤、修補子宮頸內口鬆弛等之後再妊娠。

黃體酮可使妊娠子宮肌肉鬆弛,活動能力降低,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能力減弱,降低妊娠子宮對催產物質的敏感性,有利於孕卵在子宮內生長發育。因此,可用來治療先兆流產,是婦產科常用的保胎藥物之一,但黃體酮並非是萬能保胎藥,如果不根據具體情況使用,也會招致不良後果。

流產的原因很多,治療流產須針對病因才能達到保胎目的。當孕婦體內缺乏黃體酮而導致流產時,適量應用黃體酮可起到護卵保胎作用。然而,黃體酮缺乏大約隻占流產者的30%左右,有50%以上的流產是由於胚胎發育不良或因異常情況引發的,以致胎死宮內,被機體排除。倘若此時注射黃體酮則不但不能改善胚胎發育,使死胎複生。相反還可因黃體酮對子宮肌的抑製作用,使子宮收縮功能減弱降低排出異物的

能力,增加不完全流產的機會,還可由此引起出血增多,繼發造成胎兒外陰發育障礙,導致女嬰男性化。

維生素E有無保胎作用,目前尚有爭論。動物實驗結果證實,維生素E的生理作用主要是抗酸化。缺少維生素E可導致生殖腺萎縮,妊娠期缺少維生素E會引起胎盤變性,嚴重者胎兒可被吸收,或發生流產。此外,維生意E缺乏尚可導致不孕,故被稱為抗不孕維生素。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維生素E與妊娠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維生素E可以影nP胎J的發育,且與胎兒的出生體重及新生兒黃疸程度都有一定關係。

臨床實踐也證實,用維生素E治療先兆流產、早產確有效果。尤其是與黃體酮合並應用時療效更佳。有人已經證實先兆流產孕婦應用維生素E後,血中黃體酮的濃度上升,而這種內源性黃體酮的維持妊娠,保護孕卵的作用,肯定明顯優於通過肌肉注射給予的外源性黃體酮。

當然,也不能濫用維生素E,自從有“維生素E有抗衰老作用”之說以後,人們把維生素E和維生素C視作人體營養中的兩大支柱,服用者a漸增多,不少人長期自購服用。但研究證明,維生素E服用過多、過久或服法不當均可引起一時性胃腸紊亂(如惡心、腹瀉、胃腸脹氣)。同時,大劑量服用還可降低維生素A、維生素K的吸收,時間一長就會出現出血、疲乏、頭痛、頭暈、腹瀉、蕁麻疹、高血壓、血脂增高等一係列症狀。因此,孕婦服用維生素E必須遵醫囑,不能濫用,大劑量服用時更要嚴格進行監護。

流產後,應加強孕婦的保健,具體措施有:

1加強營養。流產後會或多或少地失血,加上早孕階段的妊娠反應,流產後一般都會使身體變得比較虛弱,有些人還會出現輕度貧血。因此,應多吃些營養豐富的補養品,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如瘦肉、魚、蛋、雞、乳、海產晶、大豆製品等。

2注意個人衛生。流產時,子宮頸日從開放到完全閉合需要一段時間,故流產後要特別注意個人衛生。要保持陰部清潔,內褲要常洗常換,半個月內不可洗盆浴。特別需要提出的是:流產後1個月內,在子宮尚未完全恢複時,要絕對禁止性生活,以防感染。

3注意休息。流產後須臥床休息兩周,不可過早地參加體力勞動,要防止過度疲勞和受寒受潮。否則。易發生子宮脫垂。

4不可急於再次懷孕。流產後子宮內膜需要4~5個月的時間才能完全恢複正常,在這期間,應嚴防再次懷孕,因為再孕對胎兒生長和以後的分娩都有影響。

5保持心情舒暢。不少婦女對流產缺乏科學認識,流產後情緒消沉,有些人還擔心以後再次發生流產而憂心忡忡,這種顧慮是不必要的。因為絕大多數的自然流產都是偶然的,而且,自然流產的胎兒70%左右都是異常的病態胚胎,主要是染色體異常所致,它們很難發育成為成熟胎兒。自然流產可以被認為是一種有利於優生的自然淘汰,不必為此憂慮。因此,始終保持樂觀的情緒,會加速流產後身體的康複,更有益於身體健康。

肥胖孕婦極易發生下列並發症,從而對母嬰產生不利影響:

1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發生率高。可發生子癇、胎兒宮內發育遲緩,而增加圍生兒死亡率。

2高血糖、糖尿病、巨大兒發生率高。

3分娩過程中產程延長發生率高,這就會增加孕婦的手術率和感染率,胎兒宮內窒息也可隨之增加。

4難產率高。特別是胎兒大,易發生梗阻性難產。

5由於肥胖增加了麻醉和手術技術上的困難,剖宮產兒缺氧發生率高。

1孕早期應及時進行產前檢查,防止並發症。重點檢驗血糖、尿糖、尿蛋白,測量血壓,監測胎兒、胎盤功能。

2限製飲食(熱量),但必須滿足蛋白質、鐵、鈣等礦物質。胎兒大小,傷口愈合。在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