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妊娠晚期(二)(3 / 3)

孕婦鼻出血一般都在一側,且出血量不多。一旦發生鼻出血,可將出血側鼻翼向鼻中隔緊壓或塞入鼻孑內一小團幹淨棉花後緊壓5~0分鍾即可止血。也可以用冷水袋或濕毛巾敷前額或後頸部,促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但不要用硬紙塞鼻孔,以免損傷鼻黏膜。流鼻血時,不要驚慌,流進嘴裏的血應盡量吐出,不要下咽,以免刺激胃引起嘔吐。經過簡單處理仍不能止血時就要迅速到醫院診治。

此外,用手挖鼻、擤鼻涕、打噴嚏時也容易出鼻血,而這些與孕期鼻出血關係不大。

部分孕婦臉上出現不同程度的褐色斑,由於分布於鼻梁兩側,形似蝴蝶,故稱蝴蝶斑。

蝴蝶斑是由於懷孕後體內激素的變化,使得皮膚色素沉著而產生的。除了麵部以外,乳頭、乳頭周圍及外陰部皮膚顏色都有改變,這種情況屬於孕期的正常生理現象,不必擔心,一般產後數月後即可消退。但也有少數孕婦的蝴蝶斑分娩後消退不明顯,影響美觀。其原因可能是與孕期曬太陽過多、飲食不當、精神不愉快和有雀斑家族史有關。由此可見,在懷孕時應避免長時間的陽光照射,增加飲食中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保持心情舒暢,注意麵部衛生,就能夠消除或減少蝴蝶斑的發生。但是千萬不要隨便使用所謂消斑靈一類的藥品以及化妝品,否則會引起過敏性皮炎並加深色素斑。

婦女懷孕以後,隨著腹部增大,在腹壁上會出現一條條花紋,人們稱它為妊娠紋或花肚皮。

妊娠紋的花紋彎彎曲曲,兩端細,中問寬,一條條平行或互相融合。大約70%的孕婦於孕5~6個月時出現妊娠紋,除腹壁可見外,臀部、大腿和乳房也可出現。初孕婦的妊娠紋在妊娠期呈粉紅或紫紅色,常有黑色素沉著,柔軟光滑,有皮膚變薄的感覺。分娩後,花紋色素逐漸消退,遺留灰白色或銀白色有光澤的疤痕樣花紋。這種妊娠紋實際上是皮膚的萎縮性期保健變化。這種萎縮性改變與皮膚的高度伸展有關。但主要是由於孕期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使皮膚彈性減弱,彈性纖維斷裂,加之真皮內血管的管壁變薄而出現粉紅或紫紅色。雖然分娩後妊娠紋顏色變白,但不能消退。

要想防止妊娠紋的發生,應注意以下兩點:

1要防治病理性妊娠,如巨大胎兒、羊水過多、多胎妊娠等,以減少子宮過度脹大而使腹部過度膨脹。可以通過合理控製飲食,避免營養過剩來預防妊娠紋的出現。

2要加強腹部皮膚、肌肉彈力纖維的彈性,使腹部保持足夠的彈性以適應腹部的膨脹。這就需要孕婦在孕前注意體育鍛煉,特別是要注意腹部鍛煉,如做仰臥起坐、伏臥撐等。經常堅持腹部鍛煉的人,妊娠紋的發生就很少,即使有也是很輕微的。

妊娠期的婦女,因體內激素的影響皮膚會變得粗糙,且抵抗力低下,容易發炎,這常常使孕婦感到不舒服。怎麼辦呢?最好的保健方法是:

經常保持皮膚清潔和光滑,清洗後塗些質地優良的護膚脂。注意大便通暢和保證充足的睡眠,並要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以及營養豐富的食物。要穿質地柔軟、寬鬆的衣服,盡量避免穿化纖類的衣服,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如有皮膚發炎的現象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以免病情加重。

妊娠後,由於肝髒和腎髒的功能減弱,在妊娠中後期容易出現皮膚發癢的現象。容易發癢的地方是受內衣和襪子摩擦的部位。出現現象時,不要亂抓亂搔,應該加強營養和衛生,保持良好的新陳代謝,少食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鹹魚等,同時注意口味,應以清淡為宜。

分泌物增多也可引起外陰部發癢,此時除了注意陰部清潔、勤換內褲外,還應該防治陰道滴蟲或念珠菌陰道炎。

孕婦在妊娠期間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瘙癢,這種情況多在妊娠6個月後發生,也有在早孕期開始的,但在分娩後很快消失。這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種症狀,稱為妊娠瘙癢症。

對於妊娠瘙癢症發生的原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可能是受血內持續高濃度雌激素的影響,也可能與膽汁的淤積有關。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因為這類孕婦再妊娠時還會複發,而且她們的母親、姐妹可有同樣的情況。

另外,由於膽汁淤積引起的瘙癢可同時出現黃疽,這就需要與病毒性肝炎加以區別。

孕後期,孕婦常在後半夜失眠,這主要是因胎動愈來愈厲害或是夜間經常發生下肢痙攣疼痛所致。

失眠會增加懷孕末期疲勞感,以下幾種簡單方法往往兆子癇的可能性。這種疾病可使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其功能嚴重受損,若不及時積極進行治療,孕婦可能發生抽搐、腦溢血、心功能衰竭、肝髒損害、腎功能衰竭、胎盤早剝以及胎兒窒息、胎死宮內或新生兒窒息死亡等。因此,孕婦在孕中、晚期出現頭痛、眼花、耳鳴情況時,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應盡快去醫院治療。

發熱是感染性疾病共有的症狀。最常見的是感冒,此外有急性扁桃體炎、肺炎、肺結核、急性腎盂腎炎、急性闌尾炎等。發熱可有低熱(38℃以下)、中熱(38℃~39℃)和高熱(39℃以上)。重度感染,除了寒戰、高燒外,還可發生毒血症、敗血症,甚至出現休克、昏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