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自懷孕初期身體機能就會發生變化,不但孕婦本身需要更多的營養,而且還要將營養供給胎兒,故妊娠期母體的營養狀況對胎兒極其重要。要想生出健康的嬰兒,必須有健康的母親。
1母親的營養除了對胎兒生長發育不可缺少外,還要供給與胎兒有密切關係的不斷增長的子宮、胎膜、臍帶及胎盤的需要。
2在整個妊娠期,為了增強母親的抵抗力,提高防禦各種疾病的能力,需要營養。上謄期
3為增強分娩時的娩出力、防禦分娩時的出血、產後授乳及育兒等方麵的體力消耗做準備,需要在妊娠期積蓄營養,以增強體力,因此孕婦及家庭成員都應重視孕期營養。
怎樣給孕婦增加營養呢?
1多吃新鮮蔬菜和瓜果,攝人身體所需要的維生素A、l維生素c、鈣、鐵等。
2多食用玉米、小米、土豆等,其所含維生素比大米、白麵高,還含有人體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3多吃豆製品、花生、芝麻醬等,如發芽豆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
4多吃魚、肉、蛋、奶,可供給大量蛋白,特別是牛奶及雞蛋中含有大量的鈣和磷脂,有利於胎兒骨骼生長及神經的發育。
5適當食用一些海帶、紫菜、蝦皮、海米等,補充膳食中的碘,促進胎兒的發育。
營養因素與不孕有著一定關係。事實上,營養不良的婦女即使懷孕,也會影響胎兒的健康成長,造成胎兒生長遲緩、流產、死胎增多等。僥幸出生的嬰兒則體重低、體質差、智能發育低下,還會出現體力和行為方麵的某些異常,以及免疫功能缺陷等。營養不良和維生素缺乏,特別是維生素A、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E的缺乏,可以影響卵巢內分泌功能而造成不孕。此外,體力消耗過度或缺乏戶外活動,也可影響卵巢功能,可使不孕率增高。
一般來說,營養不良或過度消瘦的婦女,經過補充營養,體重相應增加後,卵巢功能即能得到某種程度的改善,從而增加受孕的機會。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因饑餓而導致的營養不良顯然是不複存在了。但~些婦女由於食欲不振、精神性厭食、全身疾病及手術引起的腸內消化吸收不良或代謝功能紊亂等因素,也可造成身體攝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的整個過程發生障礙,從而導致營養不良。因此,在諸多不孕因素中,營養不良是不容忽視的。除生活上進行自我調理外,必要時應去醫院診治。
營養不良可以導致不孕,但也並非吃得越多營養就越豐富,受孕機會也就越多。相反,婦女過度肥胖,也可影響卵巢功能而造成不孕。
孕婦的膳食要富有各種必需的營養素,不僅要滿足吃飽和色香味俱全的要求,還要合理、適當。哪些食物中含有必需的營養呢?
1蛋白質。如奶、蛋、肉、魚及動物內髒。
2豆類食物。如黃豆、豆腐、豆製品中所含蛋白質較多。鈣主要存在於奶及奶製品、豆類、海產品(如海米、蝦皮、海帶)以及綠葉蔬菜中。鐵則在動物肝、腎、血、蛋黃、豆類及綠葉蔬菜中為多。鋅在肝髒、蛋、瘦肉及魚類中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