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經是懷孕的必然結果。但少數婦女在確定妊娠以後,在原來應行經的時間仍出現少量陰道出血,常被誤認為是“月經”。這種現象常在懷孕的頭一個月出現l次,也有個別人在早孕期3—4個月內按期出現少量流血,但不影響胚胎生長發育。這種情況常見於雙子宮,不受孕的一側子宮蛻膜出血。但對某些出血的真正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孕卵著床時的一種生理反應,也可能是先兆流產等妊娠並發症的症狀。所以,已確定懷孕又有陰道流血時,應立即去醫院檢奄,查清出血原因,以便進行適當處理。
一般情況下,有正常生殖功能的男、女成年人,婚後一直生活在一起,性生活正常,且沒有采取避孕措施,兩年內懷孕的可占95%以上。醫學上將婚後生活在一起,在未避孕情況下,兩年以上不懷孕,稱為不孕症。如從來未懷過孕為原發不孕症;婚後曾經流產或分娩,其後未避孕,又連續兩年以上未再懷孕,為繼發不孕症。目前國內外對不孕症的診斷年限標準不一,也有說婚後一年不孕的為不孕症。
假如男女任何一方生殖功能不正常,有不孕因素,不論結婚多久不孕,都可診斷為不孕症。結婚時年齡已超過30歲,也就不一定要等兩年不孕再進行檢查,因不孕症的治愈率隨年齡的增長和不孕時間的延長而遞減,故年齡大的婦女應爭取時間,以免錯過治療時機。
從生理上講,懷孕、生育是由女方負擔,所以一般人認為,不孕隻是女方的問題,而男方常沒有責任,甚至為了不生孩子與女方離婚。實際上,不孕症中30%一35%是男方存在問題導致的,所以,尋找不孕的原因應從雙方著手,雙方都需要進行檢查。男方到泌尿外科檢查,女方到婦科檢查。
女性不孕的原因比起男性要複雜得多,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麵:
1影響卵巢產生卵子及內分泌功能的失調導致的不孕。,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卵巢闕如或發育不全;後天性原因,如因腫瘤、炎症、手術、放射線損傷或切除了卵巢組織,因此不能產生卵子。此外,由於全身性疾病,如精神過度緊張或焦慮引起的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營養不良或維生素缺乏、急性傳染病、結核病及各種理化因素(如鉛、酒精、煙草等)造成的慢性中毒,均可引起不孕症。
2阻礙卵子與精子結合或阻礙受精卵著床導致的不孕。可因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無子宮、無陰道、子宮發育不良(幼稚型子宮)及子宮畸形,或陰道畸形、處女膜閉鎖等引起不孕。後天因素,如生殖道各種炎症,包括陰道炎(滴蟲、真菌、淋病等)及重度宮頸炎,均會產生大量黃膿樣分泌物,影響陰道的酸堿度,不利於精子的活動與生存;結核性輸卵管炎可造成輸卵管管腔堵塞;其他如子宮內膜異位症所造成的粘連(子宮腔粘連、子宮頸粘連等)及子宮肌瘤等均可引起不孕。
3原因不明的不孕。這種情況約占不孕症總數的10%。到目前為止,還有極少數不孕症的夫婦查不出明確的原因。
得了不孕症後,如男方經檢查生殖器官、精液等均屬正常,也沒有全身性疾病,女方應進行全麵而係統的檢查。其中包括全身體格檢查、生殖器官的發育狀態與功能檢查。如生殖器官基本正常,醫生將有計劃地安排一些檢查,包括基礎體溫測定、陰道塗片、宮頸黏液檢查、子宮內膜活檢、輸卵管通暢試驗、交媾試驗、各種激素的測定,甚至腹腔鏡等檢查。檢查的原則必須由簡單到複雜,邊檢查邊治療。
男性不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精液異常。表現為沒有精子、精子數量過少、精子發育異常或死精子過多等。造成精液異常有睾丸局部病變、睾丸炎、睾丸結核、睾丸腫瘤、附睾疾病等。還有全身性疾病,如維生素缺乏症、全身性結核病、糖尿病及各種理化因素,如鉛、酒精、煙草造成的慢性中毒等。
2精液排出障礙。如陰莖過短、嚴重的尿道下裂、陽痿、輸精管部分或全部缺乏及輸精管因患炎症、結核而堵塞等。
3免疫因素。精子、精漿可以在體內產生抗自身精子的抗體,使射出的精子發生自身凝集,而不能穿透宮頸黏液。
因此,如不孕,男方應到泌尿外科進行全麵的檢查。除了向醫生詳盡述說病史,進行全麵身體檢查外,最重要的是做精液檢查。檢查前3—7天應避免性生活。收集精液時,最好用手摩擦生殖器射精,將精液射人幹淨的玻璃瓶內蓋嚴立即送檢;不宜用陰莖套收集精液,因橡皮套及滑石粉或潤滑油有殺滅精子的作用。在冬季,精液需注意保溫,並在2小時內送到化檢室,這樣才能準確地反映精子數量和精子活動能力。如不正常,則需多做幾次檢查再行判斷。
胎盤從形態上看雖然比較簡單,但功能卻是多方麵的,有以下幾點:
1物質的交換及轉運。胎盤采取擴散、運輸等方式,進行營養物質、氧氣、二氧化碳、電解質等的交換及轉運,母血以每分鍾500—600毫升的流速通過絨毛間腔進入胎體循環。
2胎盤滋養葉細胞合成激素。胎盤可合成l0餘種激素,如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以調節胎兒在宮內生長之需要,促進乳腺的發育及胎盤本身生長發育的需要。
3胎盤能產生各種酶。如催產素酶、耐熱性堿性磷酸酶等,起著維持妊娠的作用。
4能將各種抗病的抗體帶給胎兒。
5處理胎兒體內代謝產物。將胎兒代謝產物通過胎盤的絨毛血管運送到母體的靜脈係統,將廢物排出體外。
實際上,胎盤行使著相當於成人的消化、呼吸、泌尿、解毒和內分泌等功能。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胎盤絨毛的交換麵積也不斷擴大,正常足月妊娠絨毛的總交換麵積相當於成人腸道的吸收麵積。
正常的胎盤在外形上呈卵圓形(也有像心髒、腎髒形的),重量約占胎兒體重的1/6,約500~600克。在某些病理情況下,胎盤無論是形態,還是重量都會發生變化,形成異常胎盤。其常見的異常情況有以下幾種:
1形態異常
(1)單胎的多葉胎盤。其胎盤呈多葉狀,常見的呈雙葉,稱雙葉胎盤;也有由三葉組成的,稱三葉胎盤,較少見;也有呈七葉,極少見。此種胎盤剝離娩出時易造成胎盤殘留,從而引起產後出血及感染。
(2)額外胎盤或副胎盤。即在主胎盤周圍另有一個或多個小副葉在胎膜內以一定間隔發育。如其與主胎盤無血管相連,即為假胎盤。這種副胎盤也是較為常見的,發生率約為3%。有副胎盤存在容易造成胎盤殘留,導致母體產生出血或感染,也可形成前置胎盤。胎盤殘留宮內太久容易形成胎盤息肉。
(3)有窗(孔)胎盤。即胎盤中有缺損,此種胎盤易造成醫生操作因難。
(4)絨毛膜外胎盤。胎膜邊緣及其附近的蛻膜、絨毛膜不正常,成為輪廓胎盤。這種胎盤常可導致產前出血。
(5)其他。如膜狀胎盤、環形胎盤等在臨床上均少見。
2胎盤大小及重量異常
(1)大胎盤。胎盤重量可為胎兒重量的/4、l/3,甚至1/2。某些疾病如先天性梅毒、糖尿病患者可有大胎盤。
(2)小胎盤。其重量小於400克,常見於早產或未成熟產。
臍帶是聯係胎兒及胎盤的紐帶,具有重要的作用,加之臍帶柔軟、細長,容易受壓及扭曲,因此,各種原因中斷臍帶的連貫及通暢,都將危及胎兒的生命。
臍帶呈圓柱狀,內有兩條臍動脈及一條臍靜脈。臍帶的表麵被羊膜所覆蓋,色白,表麵光滑,直徑1—25厘米。足月臍帶平均長50~60厘米,如短於30厘米或長於70厘米都屬異常。過長易打結、纏繞、脫垂,過短易影響血液循環或發生胎盤早期剝離。臍帶有一條臍靜脈,接受從母體來的新鮮血液並流經胎兒全身回到胎兒的動脈係統,最後進入兩條臍動脈流人胎盤至母體,這是胎兒血液循環的特點之一。胎兒賴以生存的營養物質,如電解質、無機鹽、激素、微量元素、免疫抗體等,均需經過臍帶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