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聽護理專家怎麼說:糖尿病的生活保健1(1 / 3)

糖尿病患者和普通人一樣,可以享受高品質的生活。既然我們不能趕走疾病,就更應該在生活中注意保健,預防各種急慢性並發症的出現,將疾病的傷害減到最低程度。

知識答疑1

如何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心理保健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很多患者在剛剛得知自己患上這種病之後,思想負擔很重,以致影響正常的生活。患者可能會出現過度緊張、恐懼疾病、煩躁易怒,甚至悲觀絕望的情緒。糖尿病患者在治療疾病的同時,還要重視心理的保健。

一、糾正並克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

在全球幾乎每一個國家,糖尿病發病率都在上升。如何糾正糖尿病患者的不健康心理?首先要讓患者接受患上糖尿病的現實,並且積極克服心理因素,正確地了解關於糖尿病多方麵知識,樹立“疾病並不可怕”的信念。並要與醫生密切配合,接受並服從醫生的囑咐。如果一味地回避,隻會讓疾病更嚴重,錯失治療的良機。

二、尋求家人的幫助

糖尿病真正可怕的是它的並發症,為了治療及時,患者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並發症的發生通常在一開始時並沒有感覺,然而,一旦有了感覺,就表明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所以,患者應該認真、全麵地做好檢查,明確自己的症型、分期,提前預防並發症的發生。當身體發現異常時,可以向家人尋求幫助。讓家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輕鬆、良好的生活環境,對放鬆患者情緒很有幫助。

三、與其他患者的溝通

糖尿病患者應該多與人交流,尤其是增進與其他患者之間的交流。通過相互溝通,可以學到其他患者與疾病抗爭的經驗,為自己提供借鑒。通過溝通,還可以調節患者情緒,消除緊張感。患者與醫生也要建立良好的聯係,多向醫生谘詢治病、保健方麵的事情。

知識答疑2

如何預防糖尿病的常見並發症

糖尿病之所以可怕,是在於層出不窮的並發症。糖尿病的並發症主要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都會嚴重影響身體的健康。對於糖尿病並發症應以預防為主,等到出現症狀再去治療就為時已晚了。

一、如何預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患者最常見的急性並發症之一,常出現在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一旦出現即發展迅速,而且病情凶險、變化快。酮症的出現是因為患者的胰島素不足,從而引起酮體生成過多,導致以高血糖、高血酮、酸中毒為特點的臨床綜合征。要避免發生酮症酸中毒,特別要記住以下幾個方麵:

1.堅持合理使用胰島素與藥物

糖尿病患者要堅持合理使用胰島素,尤其是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若發現近段時間食欲不振或出現感染等其他並發症問題,也要持續使用胰島素。對於使用口服藥物降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能隨意中斷有效的治療,或頻繁更換降糖藥物。

2.養成平時多喝水的習慣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症狀加重,如出現不明原因的消瘦、惡心、嘔吐等情況,就要及時檢查血糖了。如果一時難以分辨是突發低血糖,還是高血糖,而又無法立即測量血糖和酮體時,可以嚐試讓患者喝少量糖水,如果症狀沒有改善就應該馬上去醫院就醫。如血糖超過15毫摩爾/升,必須檢查尿酮體。若尿酮體陽性,患者可以先喝500~1000毫升水。如尿酮體強陽性或持續陽性,則必須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3.注意尿酮的檢查

當出現糖尿病病情加重或其他應激情況,如發燒、嘔吐等時,都必須加強血糖、尿糖、尿量和尿酮的監測。比如當患者有嚴重心髒病發作或嚴重感染等情況時,每天應該至少檢查尿酮2次。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酮症酸中毒臨床表現可能不明顯,因此,一旦感覺與平時“不一樣”,應引起警惕,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患者和家屬平時應加強與醫務人員的聯係,以便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指導和幫助。

二、如何預防高滲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高滲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很嚴重的糖尿病並發症,患者一旦發病,將對其生命構成極大的威脅。

1.早期發現並治療原發病

早期發現和治療糖尿病是預防並發症的第一步,尤其是對於無症狀性糖尿病,由於發現不及時,會導致並發症發現不及時。

2.慎用影響血糖的藥物

血糖水平容易受到藥物的影響,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慎用糖皮質激素、利尿劑等藥物。輸液時也要注意,不要使用葡萄糖溶液來混合其他藥物。

3.避免引起失水的因素

患者身體大量失水容易導致高血糖,造成機體的高滲狀態。尤其是老年人,因為對口渴的感覺不明顯,常常錯過補水的最佳時機,因此更容易失水。因此,患者應避免高熱、嘔吐、腹瀉等因素。

三、如何預防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的慢性並發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預防糖尿病腎病的發生非常重要,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幾點:

1.嚴格控製血糖水平

糖代謝紊亂的影響是廣泛的,可影響腎小管毛細血管基底膜,使其組成成分發生改變,出現增厚及滲透性能改變,之後便會出現腎髒功能的改變。

2.避免使用損害腎髒的藥物

慶大黴素、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以及大多數磺脲類及雙胍類降糖藥對腎髒有損害,對於有明顯糖尿病腎病的患者應盡量避免使用。

3.預防和治療尿路感染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差,對感染的抵抗力較弱,易並發腎盂腎炎,加重腎髒損害,因而,積極預防和治療尿路感染也是重要的手段。

4.堅持低鹽、優質蛋白飲食

飲食中含有過多的鹽,會使血壓升高,而且容易引發水腫。而對於腎功能不正常的患者,過多的蛋白質也會增加腎髒的負擔,這無異於雪上加霜。患者應該保持低鹽飲食,對蛋白質也要選擇優質品種,如牛奶、雞蛋等,而且應將蛋白質攝入量控製在每日每千克體重0.5~0.8克。

5.積極預防高血壓

糖尿病患者常常會合並高血壓的發生。高血壓可導致腎髒血管的損害,而腎髒的損害反過來又會加重高血壓,形成惡性循環。必須嚴格控製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水平。

6.控製患者的血脂濃度

高血脂易導致腎髒損害和動脈硬化,血液中多餘的血脂會累積在血管壁上,使得血管壁發生變性和狹窄。積極控製高血脂,使血脂維持在正常範圍內,這是預防糖尿病腎病的前提。

7.合理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

糖尿病患者由於體內生理代謝出現紊亂,造成機體的防禦機能減弱、抵抗力下降,因此好發多種感染。據統計,糖尿病患者因感染致死的占患者總人數的10%以上,而老年糖尿病患者由於體質較差,合並感染的死亡率更高,絕對不容忽視。

四、如何預防糖尿病並發感染

1.注意個人衛生

感染的病原菌通常來自生活中,因此患者應該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勤洗澡、勤刷牙、勤換衣,保持口腔及手、足、頭發的衛生。

如果患有甲溝炎、雞眼、胼胝、腳癬、甲癬等感染,應盡快妥善治療,以防細菌入血,導致感染加重。女性患者還應經常保持外陰部的清潔。

2.積極治療糖尿病

單純治療感染而忽視血糖的控製,是無法收到良好治療效果的。患者在治療感染時,還應積極治療糖尿病,使血糖控製在理想水平,以糾正機體的代謝紊亂。已經使用胰島素的患者,可適當增加劑量,以防病情惡化;尚未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必要時可加用胰島素治療。

3.抗生素治療

抗生素的劑量、療程都要足夠,才能有效控製感染。感染嚴重的患者以靜脈給藥、聯合用藥為原則。注意,不宜長期用藥或預防性用藥。

4.外科治療

藥物控製不是治療感染的唯一手段,必要時需采用手術手段來清除感染。如合並有癤癰、蜂窩組織炎、皮膚感染時,患者需要經常清創或采用切開引流等外科治療,以防傷口感染加重。

5.多鍛煉

堅持適當的體育運動,可以增強體質、增加機體抗病能力。不過,運動更多的是一種預防的手段,感染的治療期間不適宜做過分消耗體力的運動。

五、如何預防糖尿病並發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慢性並發症之一,種類很多,如腦梗死、腦出血等。目前並發腦血管疾病已成為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以下預防措施:

1.控製血糖、血脂、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