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端午吟詩
有一對夫婦,妻子能吟詩作文,被稱為才女,而丈夫卻不學無術,好吃懶做,因此家境十分貧寒。
端午節到了,他家無錢置辦過節的物品,見別人家買這買那,妻子怨憤交加,於是便吟詩一首:
家徒四壁學相如,佳節端陽百物無。
寂寞淒涼尋底事,聊將清水洗蒼蒲。
丈夫雖不能完全看懂,但也知是在埋怨自己,慚愧之下,便離家而去。為了籌備過節的費用,他竟夜入民宅去偷牛。不料,被人抓住,送到縣衙。
縣官問他為什麼偷牛,他說因為妻子寫詩埋怨自己無力養家,以致“佳節端陽百物無”。誰知縣官是個詩迷,聽說他妻子能做詩,便立刻派人把這人的妻子傳來,並命她當眾吟詩一首,說如果詩作得好,就赦免她丈夫的罪。她聞聽一哂,立即吟道;
滔滔銀漢向東流,難洗今朝滿臉羞。
自笑妾身非織女,夫君何故夜牽牛?
新三從四德詩
胡適在台灣,曾創作了一首“新三從四德”詩:
太太出門要跟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說錯要盲從;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打罵要忍得,太大花錢要舍得。
挽劉半農聯
趙元任挽劉半農聯:
十載唱雙簧,無詞今後難成曲;
數人弱一個,教我如何不想他。
挽李宗吾聯
厚黑教主李宗吾去世後,任瑞如先生挽聯說:
教主歸冥府,繼續闡揚厚黑,使一般孤魂夜鬼,早得升官發財門徑;
先生辭凡塵,不再諷刺社會,讓那些汙吏劣紳,做出狼心狗肺事情。
數英雄兮張宗昌
張宗昌能詩,其《笑劉邦》曰:
聽說項羽力拔山,嚇得劉邦就要竄。
不是俺家小張良,奶奶早已回沛縣。
其詩中“奶奶”應讀作奶奶的,以罵娘的話入詩,真是狗肉將軍本色。
其二,又作《俺也寫個大風歌》:
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
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起句妙,足以流傳後世;末句開始拽文,估計是經過了文人修改,“吞扶桑”實際上是句當時流行的空話。
啟功妙語
啟功常有妙語,他的“自敘”如下:
檢點平生,往日全非,百事無聊。計幼時孤露,中年坎坷,如今漸老,幻想俱拋。半世生涯,教書賣畫,不過閑吹乞食簫。
誰似我,真有名無實,飯桶膿包。偶然弄些蹊蹺,像博學多聞見識超。笑左翻右找,東拚西湊,繁繁瑣瑣,絮絮叨叨。
這樣文章,人人會作,慚愧篇篇稿費高。從此後,定收攤歇業,再不胡抄。
啟功又有自撰墓誌銘:
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右。麵微圓,皮欠厚。
妻已亡,並無後。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諡曰陋。身與名,一齊臭。
道情詩
徐大椿作《道情詩》說:
讀書人,最不濟,讀時文,爛如泥。國家本為求才計,誰知變作了欺人計。
三句承題,兩句破題,擺尾搖頭,便是聖門高弟,可知三通四通是何等文章,漢祖唐宗是那朝皇帝?
案上放高頭講章,店裏買新科利器,讀得來肩背高低,口角噓唏,甘蔗渣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負光陰,白白昏過一世。就教他騙得高官,也隻是百姓朝廷的晦氣!
不中用
清末,京城流傳順口溜說:
太醫院的藥方,翰林院的文章,都察院的奏章,光祿寺的茶湯,鑾儀衛的刀槍,金魚池的婆娘。
譏諷它們中看不中用。
把鬼變成人
1949年11月,北京公安局一夜之間把全市224家妓院全部封閉,組織妓女學習勞動技藝,使其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妓女們自編自演活報劇,唱道:
千年的冰河開了凍,萬年的枯樹發了青。
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了人。
整人
“文革”後期,曾有一首順口溜在民間悄悄流傳,準確地概括了極左路線的整人史:
挖不完的敵人,清不完的隊;
做不完的檢討,請不完的罪。
夏衍根據清代一首《剃頭歌》改寫的《整人歌》所說:
聞道人須整,而今盡整人。
有人皆須整,不整不成人。
整自由他整,人還是我人。
請看整人者,人亦整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