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的卓文君朝思暮想,一晃五年過去了,好不容易才接到丈夫的一封信,送信的差官還催促說:“大人吩咐,立等回文!”
卓文君驚喜交集,連忙展開信來,隻見白紙一張,上麵寫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萬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卓文君眉頭一皺,頓時明白了,夫君已有嫌她之意,故以怪誕的家書初露心跡。卓文君心頭愛恨交織,當即寫好複函,交與差官。
司馬相如滿以為此就能難倒卓文君,不料很快就得到了回信,拆開一看,愣住了!原來卓文君已靈巧地將信上數字依序綴成了一篇如訴如泣、聲淚摧心的抒情文: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隻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拆斷,十裏長亭我眼望穿,百惦記,千思念,萬般無奈叫丫環。
萬語千言把郎怨,百無聊賴十依欄杆,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祭祖問蒼天,六月三伏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端陽想起有情白娘偏遇無情小許官,四月枇杷未黃我梳妝懶,三月桃花隨水流轉,二月風箏線兒斷。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來,你為女來我作男。
司馬相如看後,深覺內疚,為卓文君的聰明才智和純真不渝的愛情所感動,隨即駕著駟馬,親自赴臨邛迎接卓文君到長安。此後,他杜絕犬馬聲色,潛心治學,終於成為著名的辭賦家,堪稱一代文豪!
司馬相如的信中隻有數字,卓文君的回信,則綴連數字成句,前後連貫一氣嗬成,並委婉勸夫,如怨如訴,字字動心,句句真切。她真乃難得的才女!賈似道行酒令
宋鹹淳年間,賈似道宴請丞相馬廷鸞、江萬裏。賈似道先舉一酒令說:
我有一局棋,寄與洞中仙,洞中仙不受,
雲: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馬廷鸞說:
我有一魚竿,寄與漁家傲,漁家傲不受,
雲:夜靜水寒魚不餌,滿船空載月明歸。
江萬裏說:
我有一犁鋤,寄與使牛子,使牛子不受,
雲:且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賈似道是宋理宗寵愛的賈貴妃之弟,深受皇帝信任,作惡不少,後於漳州木綿庵為鄭虎臣殺死。
賈似道之令,借古詩“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隱含“我的勢力浩大,你們睜隻眼閉隻眼,能讓著我的就讓著點”之意。這是引用、雙關之法。
馬廷鸞之令,借古詩“夜靜水寒魚不餌,滿船空載月明歸”,隱含“等你賈某失去了靠山,就隻會剩下淒涼和孤獨”之意。
江萬裏之令,借古詩“且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暗示“你賈似道行事要留點餘地,給自己的後代積點德”,語含譏刺。
三人手法相同。每人所說的第二句和第三句首尾相銜,又屬頂真法。
何月仙的數字信
明代著名科學家、散曲大家朱載堉,為朱元璋的九世孫。15歲時,父親被人誣陷入獄。隨後,他在懷慶鄭王宮外築土室,閉門讀書,一心研究律學、算術、天文學、計量學、戲曲和舞蹈等。
19年後,父親冤情得到平反。此時,已是35歲的朱載堉,給離別19年的戀人何月仙寄去一封奇怪的數字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
億、千萬、百萬、十萬、萬、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遠在他鄉的何月仙,收到渴望已久的信,急忙打開來看,始覺迷茫,繼而明白朱載堉在試探自己是否變心,同時,也在考她的學識。於是,便用這兩行數字,寫下兩首長短句:
一別之後,二地思念;三月等來四月盼,誰知一等五六年;七弦琴,無心撫彈,八行書,九夜寫完,十裏長亭我望眼欲穿。百思念,千思念,萬般無奈叫丫環。小丫環,你休言,十萬火急把信傳,要花百萬銀兩送差官。臨行前,有囑言,千萬要你親閱覽。億(憶)往昔,情深似海,翹首望,早日花轎抬月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