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斷《涼州詞》
相傳,乾隆皇帝過生日時,紀曉嵐在他的寶扇上題寫了唐人王之渙的名詩《涼州詞》,由於一時疏忽,竟把首句“黃河遠上白雲間”的“間”字漏寫了。
乾隆佯裝大怒,說他有“欺君之罪”,要把他處死。紀曉嵐急中生智,趕緊解釋說“萬歲息怒,臣是用王之渙的原詩改填的一闋新詞。”於是念道:
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乾隆見他機智,雖屬狡辯,卻也辯得有理,就免了他的死罪。
紀曉嵐巧斷誤寫的古詩,得以免去“死罪”。可見,標點符號的作用關係到人的生死哩!
二句變三句
明代才子祝枝山很愛和人開玩笑。一年春節,他見人家門上貼上了紅紙,就拿筆在紅紙上寫了12個字:
今年真好晦氣全無財帛進來。
那家主人一看,念成兩句話,“今年真好晦氣,全無財帛進來”,於是心中大怒,伸出手來就要打祝枝山。
這時,祝枝山笑著解釋說:“我寫的是好話,是你自己沒有看明白!”說著用筆點了兩下,那12個字便成了三句話:
今年真好,晦氣全無,財帛進來。
主人見了,立刻轉怒為喜。
歐陽修巧勸宋祁
宋祁起初寫文章非常愛用冷僻字,比如“迅雷不及掩耳”這樣的話,他偏要寫成“震雷無暇掩聰”。歐陽修和他一起編寫《唐書》,對他愛用冷僻字很有意見,於是決心幫助宋祁改掉這個毛病。
一天,歐陽修在宋祁書房的牆上寫了“霄寢匪貞,劄闥洪休”兩句話。宋祁看後,批評歐陽修說:“這是‘夜夢不祥,題門大吉’的意思,你何必用這樣冷僻的字眼呢?”
歐陽修笑著說:“你在編寫《唐書》時,不正是這樣的嗎?”
宋祁聽了以後,臉立刻紅了,他知道歐陽修是有意教訓他。從此,他決心改正。後來,他不但克服了自己的缺點,還寫出“紅杏枝頭春意鬧”的名句,被人譽為“紅杏尚書”。
白鶴變黑鶴
一次,乾隆皇帝到江南遊覽名勝古跡。一天黃昏時分,見天際飛來一隻白鶴,乾隆隨即命侍從的文人賦詩詠鶴。有個叫馮誠修的詩人,即景信口吟道:
遠見天空一鶴飛,朱砂為頸雪為衣。
馮誠修正要吟第三句時,乾隆皇帝突然對他說:“你不要往下吟了。現在我命你把吟的白鶴變成黑鶴。”
聽了乾隆的話,旁邊的文人個個瞠目。隻見馮誠修略作停頓,然後從容地接著吟道:
隻因覓食歸來晚,誤落羲之洗墨池。
這精巧的構思,回天的妙句,使在場的人聽了無不交口稱讚。
解縉寫《有喜》詩
明代才子解縉曾奉旨替朱元璋寫一首《有喜》詩,他第一句寫道:
君王昨夜降金龍,
這是把皇子喻為金龍,但朱元璋看了說:“生下的是個女孩兒。”解縉略加思索,筆鋒一轉又寫道:
化作嫦娥下九重。
用一個“化”字便改男為女,真是補得天衣無縫,但朱元璋又說:“已經死了。”解縉立刻露出歎惋的神情,馬上又走筆寫道:
料是世間留不住,
對噩耗的處理多麼妥帖!她又回到天上去了。朱元璋接著又說:“已把她拋到水裏去了。”解縉隨即揮筆寫出最後一句:
翻身跳入水晶宮。
明太祖朱元璋邊看邊說邊思量,覺得結尾與開頭遙相呼應,構思十分奇妙,他反複吟誦,讚賞不已。
逐留兩可
明代江南才子徐渭一次外出訪友,正值黃梅季節,陰雨連綿,行走不便,就呆在朋友家中,談古論今,安吃穩睡。
幾天過去了,朋友見徐渭並無離開之意,想逐客又難以啟齒,於是就在客廳顯目處寫了一張紙條: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不一會,徐渭信步踱到客廳,一眼便瞧見了那張紙條,明白是“逐客令”,不禁十分惱怒,暗想:真不夠朋友,你以這種辦法對待我,我偏要反其意而行,於是高聲朗誦道: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