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詠物寫意篇(3)(3 / 3)

恨不相逢未嫁時

唐代,李師道是著名的軍閥之一,任平廬淄青節度使。當時許多軍閥都想勾結文人和中央官吏,以增強個人實力,而一般不得誌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依附軍閥,以謀取個人出路。

但著名詩人張籍很有骨氣,守正不阿,忠於唐廷,他為拒絕李師道的誘引而寫下一首詩。通篇用比興手法,全以男女的關係來比喻交遊之事。詩曰: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係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裏。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這是一首“喻體詩”。詩人把自己比作一個有夫的少婦,說明已有所歸,而所歸的(指中央政府)又必須與之同生共死。他說:雖然你用意光明,但我還是隻好退還明珠,垂淚拒絕你。“喻體詩”全詩為喻,詩麵全是“喻體”,隱含著的另外的意思才是“本體”。

摘瓜詩

唐朝武則天有四個兒子,長子李弘被立為太子。太子仁德能幹,武則天怕以後控製不了,就在他二十歲的時候用酒毒死了他。

李弘死後,武則天又改立次子李賢為太子,即章懷太子。李賢有才幹,學識淵博,曾注釋《後漢書》。他不滿母親的陰毒暴虐,預料到母親將來可能也對自己下毒手,就作了一首《黃台瓜辭》。詩曰:

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尚自可,摘絕抱蔓歸。

李賢本意在勸母不要狠心把兒子都殺光,結果適得其反,武則天看後大為不滿,又把他給廢掉了。過了四年,又逼其自殺,李賢死時年僅三十一歲。

深山藏古寺

相傳,宋徽宗時設畫院,每年考畫錄取新生。

一次,以《深山藏古寺》命題,結果,考生們有的畫了高山峻嶺,山下有一座古廟;有的畫了蒼山幽徑,叢林中露出一座古寺的塔頂;有一人則既沒畫古廟,也沒畫塔頂,隻在雲山繚繞的山下溪流旁邊,畫了一個汲水的老和尚。

主考審評,第一種畫法,流於平淡,且沒有表現出“藏”字來;第二種畫法,對“藏”字有所表現,但畢竟還“露”出了塔頂;第三種畫法最妙,構思大膽而且巧妙,不落俗套,更能顯出“深山藏古寺”的意境,把主題表達得含蓄而深邃。

古寺以深藏見其幽邃、神奧,繪畫能含蓄、蘊藉,才耐人尋味。文章如畫,亦貴在弦外有音,言外有意。竹鎖橋邊近酒家

宋朝設置了宮廷畫院。一年,以詩句“竹鎖橋邊近酒家”為題進行考試,題眼是“鎖”字。

獲得頭名的是大畫家李唐,他畫的是一座小橋,橋邊是茂密的竹林,竹林高出挑著一麵酒旗,旗上寫個大大的“酒”字。

踏花歸去馬蹄香

清朝舉行一次繪畫比賽,畫題是杜甫的詩句:踏花歸去馬蹄香。“花”和“馬”是實物,都並不算難畫;“踏”與“歸去”是動作,畫麵上相對比較不易表現;而最難畫的是形容詞“香”字,這“香”,如何在畫麵上表現出來呢?

於是,有人畫了許多花瓣,在“花”上打主意;有的畫個人躍馬揚鞭,在“馬”上作主章;有位畫家隻畫了一隻停著的馬蹄,又畫上幾隻圍繞馬蹄飛舞的蝴蝶。結果,這幅畫名列第一。

蝴蝶為什麼圍繞馬蹄飛舞呢?是因為馬蹄上有香氣;馬蹄上為什麼會有香氣呢?是因為這馬剛剛踏花而歸啊。“踏花”是用“馬蹄香”表現出來的,“馬蹄香”是用蝴蝶圍繞馬蹄飛舞表現出來的。此畫之成功,在材料的選擇上,邏輯的推理上,手法的含蓄上,都對寫文章有所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