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電視新聞機構的組織結構(1 / 3)

電視新聞機構是指從事電視新聞內容生產的、為履行一定的廣播電視職能,達到某種社會目的而建立的具有一定規模的組織機構。一般來說,電視新聞機構包括台、頻道、欄目和節目四個層次。我們將從新聞頻道的角度去分析頻道組織結構。新聞頻道是指24小時全天候專門播出新聞節目和具有新聞屬性節目的專業電視頻道。世界上第一個全天24小時播報新聞的電視專業頻道是1980年6月1日由泰德·特納開辦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ABLENEWSNETWORK)。此後,新聞頻道在諸多國家和地區紛紛出現,世界各大電視台在把新聞作為自己的主打節目的同時,加大對世界重大事件和生態狀態的關注。新聞頻道的競爭成了國際媒體競爭的主戰場,新聞頻道成為一家電視台綜合實力的標誌。下麵,我們以中國中央電視台、英國廣播公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鳳凰衛視等為例分析電視新聞組織結構的變遷。

一、國內電視新聞機構的組織結構

1.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的組織結構

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自2003年開播以來,成為電視新聞規模化傳播的典型代表。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為了達到新聞時新性、真實性的目標,在2004年又經曆了兩次改版,希望能夠在頻道的管理體係上下功夫,提高節目質量,放大優勢欄目的收視效果。2006年6月初,新聞頻道進行第四次改版,提出了總體目標:擴大頻道影響力,提升頻道品牌價值;具體目標:完成收視任務,推出主打欄目,提升晚間黃金時段競爭力。央視新聞頻道最近的一次改版是2009年7月27日開始的,一直到8月17日,在央視新聞頻道又一檔老牌欄目《午夜新聞》再次變臉,時長由原先的半個小時縮短至15分鍾之後,新聞頻道20天的改版最終完成。

(1)新聞頻道創立之初的部門設置

新聞頻道的部門設置主要包括10個部門:綜合部、時政新聞部、新聞聯播編輯部、新聞采編部、地方新聞部、國際新聞部、新聞專題部、社會專題部、軍事節目部和新聞製作部。

(2)新聞頻道最新的部門設置

在2009年最後一次改版後,新聞頻道的部門名稱略微做了調整。同樣下設10個部門,分別為綜合部、時政新聞部、新聞聯播編輯部、新聞采編部、地方新聞部、國際新聞部、新聞專題部、社會專題部、軍事節目部和新聞製作部。

央視新聞頻道還是采用中心製的管理運作方式。頻道本身隻是虛擬的,並不是一個實體的機構,並不能發揮頻道的本質作用。隨著中央電視台多次參與突發性事件的報道,內部應急預警機製形成和成熟的同時,也開始注意在日常報道中開始啟動新的內部管理運作模式。特別是2009年央視新聞頻道啟動了新一輪的改革之後,各欄目的信息資源、人力資源之間不再是嚴格地歸屬於某一個部門,而是開始有了資源之間的互動和流通。

2.鳳凰衛視的組織機構

鳳凰衛視的記者並不是很多,也不是每個事件報道都是自采新聞,但是無論是從收視率還是業界口碑來看,鳳凰台新聞卻是叫好又叫座的。為什麼?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有一個高效的指揮中樞和一個有效的運行機製。在突發新聞或重大新聞來臨的時候,鳳凰衛視往往能在第一時間給予詳盡地報道,而這些都是以編輯部高效的工作做支撐的。

2004年俄羅斯劫持人質事件發生時,由於政府控製,鳳凰衛視派出的記者盧宇光並沒有從前線傳回太多有效的信息,更多的則是現場的感受和緊張的氛圍。而最後鳳凰台呈現出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新聞報道,其中很多的內容是由編輯通過多種途徑獲得,而這一切正是有賴於流水作業的高效運轉。拿工廠的生產流水線來比較,此時的記者、編輯、主持人都已經成為了這條高速運轉的流水線上的一個個“元件”,他們每個人交出的都不是一個完整的產品,而是產品的一個配件,最後經過主持人的組裝,一件完整的、精美的新聞產品呈現在了觀眾麵前。這與我們傳統觀念上認為的記者不僅要采集信息,而且還要把信息加工成一個成品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由此可見,大編輯部這個指揮中樞為廣播新聞流水作業提供了組織上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