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視新聞訪談節目的界定
電視新聞訪談節目以訪談為節目的主要形式,以某一新聞事件或新聞人物為節目的話題,主持人與訪談參與者就話題進行對話與交流,是一種常見的電視新聞節目體裁。
電視新聞訪談節目一般在演播室錄製,有的節目走進了嘉賓的辦公地點、家裏或事件發生地,有的節目實現了直播。電視訪談形象地展現主持人與嘉賓(或現場觀眾)的談話過程,觀眾通過訪談節目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或人物,並體會在談話過程中積累起來的“場信息”——談話中嘉賓的動作表情、內心情感、現場氣氛等。可以說,電視訪談節目是一種直接與當事人或權威專家對話的深度解讀。如《麵對麵》節目就以“傾聽、探尋、求證”為節目宣傳語,力圖通過訪談對新聞進行深度的挖掘。
二、電視新聞訪談節目的類型及特點
電視新聞訪談節目有多種分類方法,在此,僅從節目形式和節目主題兩個角度對其進行分類。
1.電視新聞訪談節目的分類
(1)從節目形式分,可以分為電視專訪和談話節目
①電視專訪
電視專訪又叫做電視專題訪談,一般由節目主持人(或記者)對嘉賓進行一對一的專題訪問,沒有現場觀眾參加,由於訪談在主持人(或記者)與嘉賓之間進行,雖然觀點不能多元化,但對話題的談論往往能更加深入,在這種深度的交流中,觀眾可以對所談事件或嘉賓本人有更深的認識和了解。專訪的形式更像是兩人促膝長談或是兩人進行智慧的碰撞。例如,央視的《高端訪問》節目,主持人水均益“專訪外國元首、政府首腦和各界國際知名人士”。在《高端訪問》2010年5月19日對土耳其總統居爾進行專訪的節目中,居爾先生就水均益提出的問題做了詳細的回答,談了他今年訪華與2005年訪華看到的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對此次訪問的期待、土耳其現在的形勢、土耳其應對金融危機的經驗教訓、土耳其加入歐盟的道路、土耳其與北約的關係、土耳其的外交政策等內容。兩人在交談中有共識,也就一些有不同意見的問題進行了交談,整個專訪的信息量很大,訪談中穿插的短片為觀眾了解訪談背景提供了更多信息,也使節目更有層次感,增加了節目的可視性。
央視的《麵對麵》,鳳凰衛視的《風雲對話》、《名人麵對麵》,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拉裏·金現場》,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與媒介見麵》(MEETTHEPRESS)等節目都屬於電視專訪。
②談話節目
談話節目往往是多人參加的談話,由主持人進行提問和引導,嘉賓和現場觀眾就節目主題進行交流和討論。談話節目可以呈現多元化的觀點和話語,在主持人、嘉賓、觀眾之間形成一種互動的對話,多人參與或者說大眾參與是節目的主要特色。談話節目比起電視專訪,節目形式更加活潑,大家各抒己見,節目現場形成了一種大家共同討論、談話聊天的氛圍,因此談話現場變得更加重要。有時,談話節目的現場還會根據話題的不同進行相應的布置,例如央視財經頻道的《對話》節目有一期談論的話題是“尋找中國動漫世界語”,節目現場就布置了很多生動可愛的動漫形象,不僅可以為現場增加氣氛,還可以為節目中的對話服務。
談話節目在歐美電視界被稱做“TALKSHOW”,翻譯為“脫口秀”,表示脫口而出,提倡嘉賓、觀眾講真話,談話變成了節目的主體,可視性的多元對話在電視上呈現出無窮魅力。央視的《實話實說》、鳳凰衛視的《魯豫有約》都直接參考了美國著名的談話節目《奧普拉脫口秀》,另外,央視的《對話》、《小崔說事》等節目也都是典型的談話節目。
(2)從節目主題分,可以分為以事件為中心的訪談和以人物為中心的訪談
①以事件為中心的電視訪談節目
以事件為中心的訪談節目是指節目的話題圍繞某一新聞事件展開。如《麵對麵》“肖東樓:直麵手足口病”這期節目,主持人董倩訪問衛生部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肖東樓先生,節目請肖主任來的目的不是要談他的個人經曆,而是請肖主任談防控手足口病這個話題。主持人請肖東樓主任談了手足口病的發病特征、發病原因、病死率、傳播渠道、防控措施及當前的網絡直報係統等知識,介紹了當前我國防控手足口病的情況。這期節目為廣大觀眾在當時手足口病高發的時刻認識手足口病、防控手足口病及時提供了信息。又如《實話實說》節目往往圍繞一個新聞事件或新聞話題展開對話,像“為什麼考英語”、“酒後駕車該當何罪”、“啃老之痛”、“怎樣找到好工作”這些話題,都圍繞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新聞事件、新的社會現象展開,節目一般請新聞當事人、專家學者、行業代表、百姓代表、媒體人士等來到節目現場,討論事件的前因後果、解決之道或就某一話題進行爭論。總之,節目的主題不是訪談嘉賓,而是請訪談嘉賓來談論某一新聞事件或新聞現象。這樣的節目就是以事件為中心的訪談節目,嘉賓的選擇因所談事件而定。
像《麵對麵》、《小崔說事》、《對話》、《風雲對話》等節目都可以算作是以事件為中心的電視新聞訪談節目,他們都圍繞某一話題展開,對話題進行談論。
②以人物為中心的電視訪談節目
以人物為中心的電視新聞訪談節目話題圍繞新聞人物展開,相當於人物專訪,以人物的人生經曆、內心情感等為節目的主要內容,試圖向觀眾展現一個立體化的新聞人物,人成為節目的主題。例如《名人麵對麵》節目采訪陳丹青,“許戈輝問道,‘您說是不是搞藝術的人會經常處在這種狀態下(大驚小怪,過於敏感)。’‘藝術家不都是自戀的嗎,不都是希望名垂千古的嗎?您例外嗎?’這樣的問題迅速調動陳丹青的情緒,進入狀態,陳清事實。”節目“旨在揭開新聞人物造就新聞事件的原因”,通過主持人的訪談讓觀眾了解陳丹青的性格、經曆和這次辭職的原因。又如《楊瀾訪談錄》訪問“金馬影帝”黃渤,製作了“生存之小人物”這期節目,節目在兩人的對話交流中回顧了黃渤出道前走南闖北的經曆、拍戲遇到的坎坷、別人對他的冷嘲熱諷,談論了成名後黃渤的心態以及黃渤的生存法則等內容,向觀眾展現了一個非常自然樸實的黃渤。當黃渤說到他成名前遇到的冷嘲熱諷時,我相信觀眾也跟隨黃渤一起體味著那份心酸,體味著黃渤樂觀的自我調節。觀眾不僅可以從節目中了解黃渤,更可以從他的人生經曆、人生體驗中汲取養分。這樣的節目就是以人物為中心的訪談節目,聊人物身上的故事是為展現整個人物服務的,全方位地展現新聞人物是節目的目的。
比如《名人麵對麵》、《楊瀾訪談錄》、《魯豫有約》等節目都屬於以人物為中心的電視訪談節目。
2.電視新聞訪談節目的特點
(1)信息量大,有一定深度
電視新聞訪談節目信息量大,訪談一般較為深入,節目時間也比較充裕,相當於一種專題節目或者訪談形式的深度報道。節目可以通過主持人追問、質疑、播放短片、加入討論辯論等方式增加節目的深度和廣度。
比如上文提到的《高端訪問》水均益對土耳其總統居爾的訪談,節目插播了五個小短片,分別介紹了土耳其的概況、土耳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土耳其政壇、土耳其與各大國間的關係、居爾本人,短片與訪談的主要內容互相配合,相得益彰,節目的信息量增大,也幫助觀眾對土耳其和居爾有了形象性的認識。水均益在提問時,會加上一些相應的背景信息做鋪墊,這一方麵讓外國友人更加容易理解他的提問,一方麵也讓觀眾了解了國際問題的相關背景。
又如,王誌的提問以質疑見長,在做《麵對麵》節目的時候,王誌的質疑常常成為節目深度挖掘的代名詞。在2003年“非典”肆虐的時期,王誌采訪北京市代市長王岐山時問道,“‘現在你是不是有點急啊?’‘我非常同意你的說法,但現在看來你這個說法幾乎是不可能的’‘製定這些措施,你的依據是什麼’……有人這樣形容你(王誌)的采訪:‘告訴你吧,我不相信;要我相信,你就得經得起我的挑剔’”正是在這樣的不斷質疑和挑剔中,訪談才得以深入進行,如果記者隻是一味地同意或奉承對方,那麼也許被采訪對象說的隻是表麵信息,老百姓在節目裏聽不到他們想聽的更加實在的內容。訪談在主持人、記者的追問、質疑中變得更加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