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十萬火急(2)(3 / 3)

德軍坦克衝到樹林東邊,裝備手榴彈和燃燒瓶的蘇聯軍官們同它們進行搏鬥,兩輛德軍坦克起火,其餘的退了回去。最後,蘇聯軍官們寡不敵眾,司令員基爾波諾斯等人壯烈犧牲。

9月19日,德國南方集團軍攻陷烏克蘭首府基輔。蘇軍西南方麵軍,麾下第40、第21和第38集團軍在鐵木辛哥率領下,撤至別洛波利耶、克拉斯諾格勒一線重新組織防禦,掩護哈爾科夫工業區。

據西方史學家記載,在被希特勒稱之當時“世界上史無前例的最大戰役”——基輔戰役中,蘇軍4個集團軍被圍殲,65.5萬名指戰員被俘虜。

基輔戰役曆時兩個月之久,延緩了德軍“中央”集群向莫斯科的推進,迫使德軍不得不在俄羅斯的冰天雪地中作戰。

1941年9月18日,在基輔戰役中,蘇軍西南方麵軍司令部被德軍重重包圍在一個小樹林裏,他們商量接下去怎麼辦:在小樹林等到晚上呢,還是馬上突圍?這時,德軍發起了新的衝擊。德軍步兵在行進間展成散兵線,在坦克的掩護下撲向小樹林。

當德軍到達樹林邊緣時,方麵軍司令部縱隊在司令員基爾波諾斯等人率領下,進行反衝擊。德軍經不住這種白刃戰,又退下去了。

基爾波諾斯將軍腿部受了傷,人們把他抬到峽穀的泉水邊,被炮彈嚴重震傷的集團軍司令員波塔波夫也被送到這裏,而皮薩列夫斯基將軍已經英勇犧牲。

晚上6時30分,基爾波諾斯、布爾米斯堅科和圖皮科夫召集指揮員討論突圍方案,敵人又開始猛烈的炮擊。突然,基爾波諾斯一聲不吭地倒在了地上,兩分鍾後就逝世了,司令員副官含淚從他的上衣取下了金星獎章和各種勳章。

夜間,圖皮科夫帶領人們衝擊。他們不放一槍地突然撲向敵人。等德軍清醒過來時,很多蘇軍指戰員已經殺開了一條血路,經受長時間痛苦折磨後終於回到了自己人那裏。這些人包括多貝金、達尼洛夫和帕紐霍夫幾位將軍、格列博夫中校。圖皮科夫將軍沒能回來——他在衝鋒中犧牲了。

一些負了重傷的指戰員落入德軍手中,包括方麵軍軍事委員會委員師級政委雷科夫。雷科夫遭到了凶殘的拷打,並被殺害。昏迷中的波塔波夫將軍被德軍抓走了,大家都以為他犧牲了。但是,德軍拷問室裏可怕的折磨並沒有摧垮這位年輕的集團軍司令員。戰爭結束時,蘇軍從希特勒集中營裏救出了他。

3.血與火的考驗

戰爭時期,蘇聯西方麵軍的戰敗有許多因素:

1. 德國蓄謀已久。

納粹德國在蓄謀侵蘇戰爭時,他們擬製了“巴巴羅薩”計劃,計劃綱領明確提出:“要滅亡以莫斯科為核心的蘇聯,達到這一曆史性的任務,但這並不意味著蘇聯問題的全麵解決。最重要的問題是要滅掉俄羅斯民族。”

為了達此滅亡蘇聯的目的,納粹政權最大限度地征集了德國和被征服的奧地利、荷蘭、比利時、法國、捷克和波蘭的所有物力、人力,用現代化武器武裝和戰爭鍛煉了幾百萬精銳部隊。

到1941年初,德國整合了約90萬平方公裏土地上的資源,統治著1.17億人口,德國掠奪了大量戰略原料,控製著大量的礦山、鋼鐵廠、油井。

1941年,德國煤產量4.39億噸煤、3180萬噸鋼、480萬噸石油。軍備開支占國民總收入的58%。蘇聯的鋼產量僅為1830萬噸、煤產量1.7億噸。

2.蘇聯戰備不足。

蘇聯擁有驕人數量的飛機——19000架,但80%是老式雙翼機。而德國飛機雖然數量不多,但“梅塞施米特”式戰鬥機、“容克”式俯衝轟炸機性能先進。

蘇軍坦克除了T-34坦克967輛、KV-1重型坦克508輛、KV-2重型坦克83輛先進外,其餘的2萬多輛坦克比較落後。蘇軍坦克很少裝備無線電設備,極大地影響了戰鬥力。

裝甲兵的作戰思想陳舊,沒有任何新奇之處。蘇軍將坦克當作移動的炮台使用,蘇軍坦克被分散配置在步兵部隊中,無法發揮裝甲部隊的優勢。

納粹德軍閃擊西歐,震驚世界。蘇聯終於意識到坦克的威力。西歐淪陷後,斯大林對坦克、戰機的研製生產給予了前所未有過的重視。

蘇聯科研、兵工廠夜以繼日地工作。蘇聯一個個坦克團、一批批火炮、飛機裝備部隊倉促組建,但裝備先進武器的蘇軍部隊嚴重缺乏訓練,作戰思想陳舊,更缺乏戰爭鍛練。蘇德戰爭爆發時,蘇軍仍在組建和訓練部隊。

剛剛開戰,巴甫洛夫就失去了對很多部隊的聯係。這是因為蘇軍的通訊設備設施破舊及不足。在戰爭中,巴甫洛夫竟忙著請求莫斯科緊急送配電台。

蘇軍第10集團軍由於戰前部署過於靠前,開戰後保護它側翼的第4集團軍被德軍擊退後,第10集團軍遭到德軍的包圍。

巴甫洛夫對這些情況完全不知,而且各集團軍之間也互不了解情況。巴甫洛夫隻是根據最高統帥部的命令盲目指揮,結果使德軍得以縱深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