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一天比一天熱,給養的缺乏對“非洲軍團”官兵健康的損害越來越嚴重。許多年輕的士兵開始掉牙,齒齦一直流血。對於“非洲軍團”官兵來說,夏天太難熬了。
由於夏天太熱了,隆美爾放鬆了對官兵的要求,同意德軍官兵平時穿短衣和短褲,拘謹、古板的隆美爾也經常穿著短衣短褲乘車視察。每天早晨6時,他就開始用各種奇怪的步兵戰術操練所有的官兵,這些戰術對“非洲軍團”消滅托布魯克地堡裏的英軍是非常有用的。
殘酷的生存環境已經令隆美爾感到壓抑,而保羅斯又經常向德國統帥部告他的狀。每到一處營地,隆美爾都能察覺到官兵的抱怨聲在日益增多。
能否繼續維持托布魯克的包圍圈,就要看“非洲軍團”的薩盧姆陣地能否守下去。他將“非洲軍團”各部隊的任務進行了明確的劃分:第一線部隊緊緊圍住托布魯克,防止英軍反撲;第二線部隊守好薩盧姆陣地,同時抵擋英軍在加紮拉、薩盧姆等地的迂回反攻,絕不能讓英軍解圍。
夏季最熱的日子來了,坦克停在沙漠上,溫度高達華氏160度,坦克兵都不敢摸一下坦克。電影攝影師們拍攝了一張隆美爾在坦克裝甲上煎雞蛋的照片,借此引起德國民眾的同情和支持。
“非洲軍團”要想獲勝,除了倚靠步兵部隊的堅守外,還必須倚靠裝甲部隊。擊退任何從埃及來的英軍,都要靠裝甲部隊。但是,裝甲部隊不可能同時擔負這麼多任務,而且裝甲部隊還要參加托布魯克的攻城戰。
隆美爾決定先使用步兵部隊守住一切堅固的防線,再把裝甲部隊集中起來組成預備隊,對付英軍任何向托布魯克防線的集中突圍,同時對付部署在薩盧姆以東埃及的英國裝甲兵團的進攻。為了這個目的,一切在靜態防線上的摩托化部隊都已由非摩托化部隊接替。
隆美爾在5月中旬的兵力部署距離守住防線的要求仍很遙遠。薩盧姆防線的步兵兵力不足,隻有輕裝的步兵占領了幾處前哨陣地而已。毫無疑問,英軍遲早會發現“非洲軍團”的不利處境,向薩盧姆防線發動進攻。為防萬一,隆美爾決定在加紮拉建立新的防線,這道防線對阻擋英國裝甲兵團的進攻十分有利。但怎樣把缺乏卡車的步兵部隊撤往該防線卻是個難題。
1941年5月,韋維爾的第13集團軍正式成立,包括第4印度師、新建第7裝甲師及第22警衛旅。此時,韋維爾對埃及的英軍兵力仍感不足,不想向隆美爾的“非洲軍團”發起反攻。丘吉爾反對韋維爾的拖延行為,不斷要求他組織反攻。
5月12日,4艘英國艦艇駛抵亞曆山大港,運來238輛坦克,其中“馬蒂爾達”式坦克135輛,比韋維爾為保衛埃及集中起來的坦克多3倍。兵力增強後,丘吉爾急於戰勝“非洲軍團”,以提高英軍的士氣,命令韋維爾立即發動反攻。
韋維爾派一支由戈特旅長指揮的裝甲和步兵混合部隊,堅守戰略要塞哈法亞、卡普措和薩盧姆附近的幾個據點。在哈法亞、卡普措和薩盧姆附近,雙方兵力犬牙交錯,很難說哪一方最後控製了這三個要塞,一場大戰在即。
5月15日,韋維爾發動了代號為“英勇”的進攻。一部分英軍從正麵攻打哈法亞以及薩盧姆防線,英裝甲部隊先向西北再轉向正北攻打卡普措。
在哈法亞,英軍與意軍相遇了。意軍邊打邊從哈法亞撤退,英軍坦克前進了10多公裏,意軍突然開始了頑強的阻擊。第二天上午,“非洲軍團”控製了戰場的局麵。5月16日下午,英軍損失了18輛坦克,退守東南方向的哈法亞。
代號為“英勇”的進攻戰持續不到兩天,英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重新占領了哈法亞。哈法亞高地高達152米的懸崖把埃及的沿海平原與利比亞的沙漠高原分隔開來。如果英軍長期占據哈法亞,那麼“非洲軍團”在托布魯克的外圍將很容易受到攻擊。最重要的是,哈法亞是“非洲軍團”進攻埃及的主要通道。5月17日,英軍開始在哈法亞修築防禦工事,還使用坦克、炮兵和戰防炮組成強大的戰鬥群來堅守哈法亞。但隆美爾絕不能坐視英軍在哈法亞加強防禦力量。
這時,薩盧姆防線多次告急,薩盧姆的作戰對隆美爾來說是很難受的。5月22日,隆美爾乘車來到薩盧姆前線。“非洲軍團”剛打退了英軍,隆美爾主持了一連串會議,指出英軍在哈法亞配置的兵力不足,他決定先奪取哈法亞。
5月26日晚,德軍第8裝甲團從西南方向進攻哈法亞,德軍第104步兵團的一個營從東北方向進攻哈法亞。“非洲軍團”衝上蛇形道路,與英軍展開了肉搏戰。27日,德軍第104步兵團衝上哈法亞的頂部,與第8裝甲團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