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英軍敗北(3)(3 / 3)

戰鬥過後,隆美爾知道韋維爾決不肯放棄哈法亞,不久就會發動反攻。他連忙指揮“非洲軍團”加強了薩盧姆、哈法亞和巴迪亞的防禦力量。

隨後,隆美爾下令修築薩盧姆-哈法亞-巴迪亞防線的工事,又在埃及邊境上修築了幾個據點。當隆美爾視察巴迪亞防區時,德軍偵察兵在一片沙漠上發現了大量的物資——那都是過去格拉齊亞尼的意大利軍隊丟棄的。

隆美爾欣喜若狂,馬上派兵把可用的意大利物資都運來,加強薩盧姆-哈法亞-巴迪亞防線。他在據點中設立臨時工廠,修好了很多火炮。意大利統帥部知道後,加裏波第向隆美爾提出抗議,這些物資是意大利的財產,隻有意大利部隊才有權使用。當那些物資丟在沙漠上時,意大利軍隊一點都不關心,等德軍把物資運回來後,意大利人才開始反對。隆美爾對此置之不理。

德軍在哈法亞和209淺灘高地(摩德爾角)部署了88毫米高射炮的陣地。當88毫米高射炮放平炮管射擊時,幾乎可以摧毀任何坦克。

希臘戰役是二戰中在希臘及阿爾巴尼亞南部的戰爭,戰爭是在同盟國(希臘、英國)與軸心國(德國、意大利)之間進行,包括克裏特島戰役和幾次海上戰役。

二戰爆發時,希臘首相梅塔克薩斯宣布中立。1940年10月28日,意大利大使埃魯紐馬爾向希臘政府提交了3個小時的最後通牒,要求準許意大利軍隊占領希臘的一些戰略要地,梅塔克薩斯拒絕接受。在梅塔克薩斯拒絕以前,意大利軍隊已經通過阿爾巴尼亞邊境進攻希臘了。

戰役初期,意大利軍隊越過卡拉斯提爾河,但遭到希臘軍隊的重創。在3周內,希臘境內的意大利軍隊被趕了出去,希臘軍隊乘勝進入阿爾巴尼亞南部。意大利向阿爾巴尼亞大舉增兵,但阿爾巴尼亞南部山區仍被希臘軍隊嚴密控製起來。

1941年3月,意大利軍隊發起的大規模反攻嚴重受挫。德國接受了意大利的求援。1941年4月6日,德軍大規模從保加利亞入侵希臘,希臘軍隊和英軍奮勇抵敵,由於因兵力及裝備上的落後而戰敗。

4月27日,德軍占領雅典,英軍成功撤出約5萬人。

希臘被德國、意大利和保加利亞瓜分,德軍瓜分了雅典、塞索洛尼基、馬其頓及一些在愛琴海的島嶼包括大部分克裏特島。

當英國幹預希臘戰敗後,英國總參謀長布魯克元帥認為英國在希臘的幹預是戰略上的巨大錯誤。布魯克認為丘吉爾政府拿出中東力量幹預希臘,破壞了韋維爾提出的留下必要軍事資源完成征服利比亞的計劃。結果,英國留在中東的防禦力量嚴重不足,為隆美爾的“非洲軍團”發動攻勢提供了可能。

英國曆史學家裏克特說,丘吉爾企圖通過在希臘的軍事幹預來影響美國的政治氣候,直到希臘戰役失敗後丘吉爾仍然堅持這種策略。

後來,希特勒談到希臘戰役時說:“若意大利沒有攻打希臘或者不需要德國的幫助,德國可以在蘇聯嚴寒到來之前占領列寧格勒和莫斯科,更沒有導致後來慘敗的斯大林格勒戰役。”

4.英國人揮動“戰斧”

進入埃及境內,海岸公路變成了陡峭曲折的懸崖坡道,深藍色的地中海海浪撲打著鬆散的海岸。海岸公路夾在令人眼花繚亂的海洋和突起的懸崖之間,高達600英尺。這條海岸公路通向開羅,過了薩盧姆幾英裏,另一條公路岔向右邊,把懸崖分割為彎道,即S形曲線。這裏就是哈法亞。

哈法亞緊扼薩盧姆方向的海岸公路,將埃及沿海平原與利比亞沙漠高原分隔開來,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隆美爾派威勒姆·巴赫上尉堅守哈法亞。巴赫曾經當過牧師,他率部參加了1941年5月底攻占哈法亞的戰鬥。

“非洲軍團”從哈法亞向沙漠高原修築了新的要塞防線,這條防線有很多據點,包括卡普措以南8公裏左右的206號據點和哈菲德山梁上的208號據點。如果巴赫率領的“非洲軍團”守住哈法亞,那麼英國裝甲部隊將被迫進入沙漠作戰。

對於巴赫堅守哈法亞,隆美爾是有信心的。現在的最大問題仍然是怎樣向前線部隊提供給養,巴爾比亞公路在托布魯克被英軍阻斷。在坎布特以東部隊的給養必須繞過托布魯克,從沙漠裏經過。而沙漠上的道路太難走了,隆美爾曾經多次催促意大利駐利比亞政府修建公路,但毫無結果。

意大利海軍繼續把“非洲軍團”的補給物資運往的黎波裏,而不是班加西。就算不打仗,部隊每天也需要飲水、口糧等1500噸以上的物資。“非洲軍團”的補給太困難了,維持如此長的補給線更是難上加難。但隆美爾沒有調動意大利海軍船運的權力,這種情形無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