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獨立學院應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和基礎,能促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開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能提高學生自我意識水平,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改造自我,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改善大學生的人生態度和思想道德狀況,而這恰恰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心理健康教育為前提和基礎時,思想政治教育將會取得更顯著的效果,這是因為:與社會意識形態相比,心理健康教育更能直接地作用與大學生的認識、情感和意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於學生正確地認識社會和自我,克服消極心理,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有助於塑造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和優秀的道德品格,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思想覺悟,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之一。
而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項工作的思想保證,是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心理健康教育的這一地位決定了高校必須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全麵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發展性教育和調適性教育的協調發展,片麵地發展任何一個方麵都將不利於學校各項工作的長期順利開展。
(四)當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要以發展性教育為主
大學生因為正處於幼稚走向成熟期的轉型階段,他們的心理很容易受到社會上各種不良思潮的影響產生諸多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也引發了不少事故,這不但給學生的自身成長,而且給學生的家庭、學院,乃至給社會帶來了巨大影響。當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很多人普遍存在以下心理問題:不能準確進行自我定位、缺乏對自我情緒的控製能力、情緒極易發生波動、思想不穩定極易受挫折而困惑苦惱、難以客觀的自我定位、內心敏感、人際交往不和諧等等這些心理問題如果不及時地予以調節和引導,就會危及學生的心理健康,嚴重的還可能發展為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不利於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影響學習效率和生活熱情,甚至對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帶來負麵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要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麵向全體學生,發現他們潛在的心理問題,向他們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引導他們消除心理困惑。調適性教育主要麵對的是已經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對消除大多數學生的輕微心理困惑效果較差。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必須開展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