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教育的探析——從紅色時尚劇熱播的視角(3 / 3)

(三)營造核心價值教育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作為學校教育的軟環境,是對大學生進行核心教育的主要陣地之一,它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提供生存的土壤和升華的優良環境。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起著重要的作用。建設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把教育意圖隱藏在各種形式的教育載體之中,把富有教育意義的道理以受眾能接受的方式的形式,悄悄地傳入受教育者的心田,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校園網絡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網絡使大學生獲得的信息更加豐富,視野更加開闊,同時也充實了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容,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教育知識和鮮活的事實素材。但同時也是各種反馬克思主義和非馬克思主義爭奪青年的主要陣地。盡管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逐漸成熟,但其可塑性依舊很大。盡管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能強,但鑒別力依舊很欠缺。針對這一情況,加強網絡陣地建設,搶占網上理想信念教育的製高點是對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使十分必要的。增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實效性要求不斷改革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

核心價值教育不是口號,隻有使正確的思想被認同,使其內化入心,落實到其行為,才能說這種教育取得了真正的成效。著名教育家第多斯曾說:“教育不是讓人消極無為、無所不為,而是要激發主動性,使人自我塑造,高揚主體性。”要增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也不能是簡單的“灌輸”的被動式教育,而應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隻有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充分調動其主動性,把核心價值教育轉化成他們的自我教育,才能真正地實現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此外,應加強同學們之間的相互教育,大學生是具有較高知識水平的青年群體,有相似的思想、話題、興趣、愛好,並通過網絡進行交流,經常有一些事件通過網絡成為了大學生的“議題”,如日本扣押中國船長實踐,一時間才校園網論壇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激起了學生的愛國情操。但由於網絡傳播的有時產生“放大效應”,網絡有時好會想放大鏡一樣把一些事情擴大化,甚至扭曲事實,部分大學生不能理性地分析問題,產生來了一些過激的情緒,這就需要我們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

三、結語

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日益深入,大學生越來越直接麵對一個全球化的世界,各種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衝擊,信仰危機、生存危機和多元化價值觀等問題都影響著他們的價值。拜金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對部分大學生腐蝕很大。加強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既是強化大學生精神支柱的一個重要且緊迫課題,也是一項長期、複雜、係統的工程。要有效地開展大學生核心價值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空洞說教。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於抓住大學生的心理,搭準其思想脈搏,充分利用各種教育教學環境與媒介,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才能使教育切入學生思想深處,才能有的放矢。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王小錫,王建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

[3]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4]楊興林,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現狀與思考[J].理論探索,2010,(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