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教育的探析——從紅色時尚劇熱播的視角(2 / 3)

二、對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教育的思考

(一)要洞悉大學生的心理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要內化為大學生的思想,外化為大學生的行動,這存在一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大眾化的過程。傳播學認為受眾是整個傳播過程的關鍵,任何傳播活動隻有被受眾所接受,傳播才能起到效果,而受眾心理又是決定傳播效果的關鍵所在。這些問題是大眾傳播過程中不得不注意的問題,也是在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核心價值教育必須要研究的問題。要提高大學生核心價值教育實效性,必須研究大學生的心理特征,不斷地改進我們的傳播方式、傳播內容,才能取得良好的傳播和教育效果。

傳播學認為,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受眾對於侵入性的、強目的性的信息傳播有著很大的反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我們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過程中應該盡力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否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傳播和教育效果將大打折扣果。在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教育過程中,一方麵,我們要充分發揮發揮隱性教育作用,通過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形式,把富有教育意義的道理悄悄地傳入受教育者的心田,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另一方麵,在活動的內容上和形式上,要選擇那些與大學生所喜歡的內容與形式。針對“90”的大學生這一特定人群,筆者認為,在堅持教育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一致的基礎下,應融入一些時尚的元素,如將搖滾、說唱、遊戲的因素加入到紅色作品中去。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大學生們自己創作一些流行的紅色作品,在他們中間刮起一股紅色時尚的潮流。

(二)拓展核心價值的教育媒介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上個世紀90年年代出現的新興媒體互聯網,已成為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了。盡管互聯網在中國的應用和普及是在上個世紀末的事,但絲毫沒有影響其普及的速度和範圍。據2011年1月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27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57億,較2009年底增加7330人。從網民年齡結構來看,20—29歲的人群占的比例最高,達到29.8%。從網民職業結構來看,學生的比例最高,達到30.6%,從網民學曆機構來看,大專及以上的學曆占23.3%。13從上述數據中,可以清晰地看出,高等學校成為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場所之一,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進網絡世界,上網已經成為大學生必過的生活。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教育要充分應用發揮新媒體的優勢資源,拓展傳播的媒介載體,打破傳播時間和空間的限製,做到精準投放,及時分析反饋信息,改進傳播方式手段,改良傳播效果,為大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產品。

一方麵,利用互聯網等新媒體向大學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如開展“紅歌我來秀”、“故事樂翻天”、“經典每一天”、“箴言對對碰”等唱網上評選活動,糅進了時尚元素,采用網上選秀形式,借以發掘紅色資源、承載紅色精神、喚起紅色記憶、點燃紅色激情;另一方麵,利用G媒體(Game Media)(它被認為是繼短信後的又一頗有活力的媒體形式)開發能夠吸引當代年輕人紅色網遊、紅色動漫等等。在高度娛樂性基礎上融入愛國主題與價值理念,使青少年在紅色網遊中所取得的身份認同與現實世界中的身份認同趨於一致,遊戲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將是不言而喻的。如團中央在抗戰勝利60周年時提倡開發的網遊《抗戰英雄傳》,2007年上線以來APA一直呈上升趨勢,故事從蘆溝橋事變開始,直至抗戰勝利,貫穿多個抗戰重大事件,讓玩家參與戰場戰鬥,保家衛國,消滅入侵之敵。在遊戲過程中,玩家不僅能了解到抗日戰爭的基本史實,還能強化大學生作為中國人的主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