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駐守突尼斯的德意軍隻能利用有限的補給和有利的冬季雨天,暫時減緩盟軍的推進。
利比亞的隆美爾部隊已經彈盡糧絕了,隆美爾的部隊每月最少需要8萬噸的補給,可在1942年12月僅得到2.4萬噸,最後被迫撤離的黎波裏,於1943年2月中旬逃到突尼斯馬雷斯防線,堅守著突尼斯的門戶。
3月,盟軍發動了攻勢,決定首先摧毀馬雷斯防線。與此同時,盟軍海空軍再次聯合作戰,痛擊意補給艦船和德意聯軍後方運輸線。
盟軍裝備了大量的美式轟炸機,能夠在白天對西西裏島、意大利和地中海地域的運輸船隻裝載點和護航艦船編組進行大規模轟炸。
在一次轟炸中,22架美式飛機把西西裏巴勒莫港的4艘商船擊沉。4月10日,美國轟炸機向駐守在撒丁島拉馬達累納港的意最後兩艘重型巡洋艦發動突然襲擊,擊沉了“的裏雅斯特”號巡洋艦,摧毀了“戈裏齊亞”號。
後來,德意聯軍司令阿尼姆上將再次向希特勒報告彈盡糧絕的困境。南線的凱塞林元帥建議撤出突尼斯,把部隊撤回本土,可是希特勒沒有同意。這樣,軸心國的陸海空軍不得不繼續在非洲垂死掙紮。
4月,被盟軍空軍擊沉擊傷的意補給船高達60%。4月30日,3艘意大利驅逐艦運送部隊900人,也被擊沉。
德意不甘示弱,於5月3日夜晚派出一艘8000噸的商船,滿載著彈藥、炸彈和地雷,在一艘魚雷艇的護航下向突尼斯進發。
結果,意商船和魚雷艇在邦角附近,被3艘英國驅逐艦擊沉。無法得到補給的突尼斯德意聯軍,情況十分危急。
5月7日,盟軍攻占了德意聯軍在北非的最後兩個海港——突尼斯港和比塞大港。德意聯軍逃到突尼斯北部的邦角,向上級報告無力再接受船運補給。
希特勒下令派船增援。當天晚上,3艘德國運輸船向邦角駛去,通過西西裏海峽後卻找不到能夠靠岸的港口,被盟軍飛機炸成了碎片。
在突尼斯之戰的最後階段,盟軍統帥部認為德意聯軍會通過海路或者空運從邦角逃走。盟國海空軍計劃對突尼斯海岸實施封鎖,把德意聯軍殲滅在非洲大陸上。
為此,盟國地中海護航運輸船隊停止駛向馬耳他島,集中海軍力量封鎖突尼斯。在突尼斯海岸,盟軍進行了第一次嚴密封鎖,參加封鎖的驅逐艦、魚雷艇和小型艦艇在邦角海岸呈半圓形展開。
盟軍炮艦向邦角半島的德意聯軍開火,牽製向實施封鎖的艦艇射擊的德意炮兵部隊。盟軍的轟炸機和戰鬥機支援和掩護艦艇,殲滅了德意聯軍的飛機,使德意聯軍無法乘運輸機逃走。
除幾百人乘小型艦艇逃往西西裏島外,5月13日,近30萬人的德意聯軍向盟軍投降。就這樣,盟軍的海上作戰促成了非洲戰爭的結束。
4.意大利海軍投降
1943年7月25日,隨著盟軍在西西裏島的登陸,墨索裏尼的倒台,意大利代表開始與盟國在西西裏島秘密談判。意大利表示,隻要盟軍在意大利登陸,意大利馬上加入盟國,並對抗德國。
8月31日,由於英國不同意意大利加入盟國,盟國向意大利下達了最後通牒:必須無條件投降,否則就接受戰爭。
9月3日,意大利代表在盟國起草的停戰協定上簽字,意大利向盟國投降了。直到這時,意大利海軍參謀長代科爾坦上將才得知有關意大利海軍的停戰條款的內容。
代科爾坦原來還準備隻要有關條款有損海軍的榮譽,就立即就那些條款提出抗議。但現在代科爾坦發現這些條款並未損害海軍的榮譽,隻規定了要把海軍軍艦、艦員和武器轉移到盟國港口,並且沒有規定意艦隊向盟國投降,隻載明盟國有征用意大利軍艦的可能。代科爾坦決定接受投降,命令意海軍的所有軍艦盡量遵守這個決定。
9月8日晚,德軍向羅馬進軍。意大利國王、巴多格裏奧、內閣成員和高級官員們等人於9月10日來到意大利南方的布林迪西,在盟軍占領區成立反法西斯的意大利政府。